“數字化為能源變革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6月29日,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在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上如此說道。
騰訊云副總裁、能源和資源行業負責人石梅表示。“近年來,騰訊云立足連接和智能,聯合生態力量,發力能源場景。今年以來,騰訊云重點在綜合能源數字運營、儲能商業支付、新能源智慧場站等領域,與合作商共創可復制解決方案,并在逐步實現落地。”
【資料圖】
數據顯示,騰訊云目前在能源領域已服務20余家央國企和超過300家行業企業。
6月29日,在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上,騰訊云聯合生態伙伴發布城市級綜合能源數字運營平臺。
會上,騰訊云聯合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共同發布《城市能源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分析城市能源數字化的形態特征、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同時梳理全球多個城市能源數字化案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系統性的參考。
城市是能源消費的重點區域,也是碳排放的主力軍。《白皮書》提到,我國城市集中了超過50%的人口、75%的資源消費及80%的GDP,城市能耗在總體能源消費中具有“高占比”和“高密度”的典型特征。在雙碳背景下,利用數字技術,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城市能源體系,已成為能源行業共識。
為此,城市級綜合能源數字運營平臺也此大背景下誕生。騰訊云能源與資源行業首席專家孫福杰介紹,城市級綜合能源數字運營平臺基于騰訊云能源連接器EnerLink,聚合了各方產品和服務,并以模塊預集成、松耦合的方式,支持能源用戶按需靈活配置和擴展功能應用,為區域內的能源協同管理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平臺支撐。
針對區域內的用能園區和企業,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數字技術,平臺將提供儲能管理、光伏管理、充電管理、需求響應、虛擬電廠、能效分析、碳資產管理等綜合能源服務,幫助園區企業有效實現節能、降碳和降費。
以儲能為例,“儲能是新能源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儲能項目的運營,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多種方式,支付結算涉及到用戶、服務商、設備商等多種主體,支付流程和收益分配流程非常復雜,傳統方式下,結算一次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湯道生介紹。
另外,面向政府側,平臺通過能耗與碳排放監控大數據平臺,為相關部門的節能監察、能源審計、碳排放管理等提供數據報告。平臺還可支撐省市級能源宏觀調控和雙控形勢分析,為區域能源優化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會上,騰訊云發布了面向儲能管理領域的綜合能源商業支付平臺。綜合能源商業支付平臺由騰訊云與青島能蜂電氣有限公司(下稱“能蜂電氣”)合作打造,并已在能蜂電氣儲能云系統中落地使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