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各類農畜產品總銷售額達286萬元,其中現場銷售額156萬元,線上銷售額達130萬元;江蘇青海兩省達成簽約項目10個,簽約金額超10億元;青海省農產品電商直播大賽圓滿落幕,累計直播帶貨1000多場,銷售額459.05萬元……
成績的背后,是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顯現出的一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青海。此次生態博覽會,打開了“綠色之窗”,推開了“合作之門”,收獲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好評。
【資料圖】
“生態博覽會展示了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我深感自豪,同時也深知成績來之不易,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我們將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典范。”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綜合科科長桑珠說。
“生態博覽會上以動植物標本、種質資源實物形式,展示青海種質資源保護成效受到關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盤大棋,只要我們拿出過硬辦法、采取務實舉措,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商務局外貿科科長麥麗斯說。
博覽會期間,一場場主題日專場活動,充分展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達玉文說,在海北州主題日專場活動期間,剛察縣以“勇擔使命、砥礪前行,把生態環境治理好”“產業融合、譜寫新篇,把生態價值轉化好”等五個方面為主題,向全省展示了剛察縣近年來在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系統治理等一系列生態保護上取得的顯著成效。
“黃南州主題日專場活動,對外充分展示黃南打造‘高地’、建設‘四地’的成就,我為之自豪。作為林草部門的一名干部,我將為使黃南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產業更興、百姓更富裕貢獻力量。”黃南藏族自治州林草局干部仁青叁旦說。
生態博覽會上,果洛藏族自治州走“生態路”、吃“生態飯”案例入選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對此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黃河鄉生態管護站負責人加羊多杰感受頗深。“我見證了身邊越來越多的牧民放下牧鞭,光榮成為我國首批、青海首個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這些都充分證明‘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科學論斷。”加羊多杰說。
生態博覽會生態產品展區,青海威思頓薯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馬鈴薯粉條成功圈粉。公司副總經理余大云表示,近年來公司使用青藏高原綠色無污染原生態優質馬鈴薯制作的馬鈴薯類產品走俏省內外市場,參加生態博覽會把青藏高原真正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天地,讓“青字號”產品越來越火。
作為本次生態博覽會子展,匯集11個“地毯國”的藏毯國際展覽會成為一大亮點。中國藏毯協會副秘書長陳亞麗說:“藏毯展迎來20歲生日,它為地毯采購商提供了一個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采購平臺,為地毯制造商提供了一個交流互促的舞臺,更為青海藏毯提供了一個展示工藝文化、品牌形象的窗口。相信,藏毯展將是未來青海打造會展經濟的一個抓手,對青海發展特色產業具有極大促進作用。”
生態博覽會既展示了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創新成果,也是對青海堅定不移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鞭策,累累碩果催人奮進。
“近年來,海南州不斷推進綠色循環農牧業發展,已然成為青海省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隨著‘天路飄香’品牌發布,‘光伏羊’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畜牧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特色化發展的態勢開始呈現。”海南藏族自治州農牧局局長尤拉才讓說。
海南州貴德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馬玉斌說:“貴德將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繼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把生態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助力生態旅游業和生態農業、生態畜牧業,在原汁原味的生態產品上做好文章,讓‘黃河清’變成‘金飯碗’。”
西寧海關所屬西海海關副關長吳曉云說,我們針對新能源、新材料等千億級產業鏈主企業及青海省藏毯、虹鱒魚等特色產業推送最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使用便利化通關模式,用好原產地累積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給予‘全天候’通關支持,提高貨物通關速度。同時,聚焦助企紓困,形成供港蔬菜、供港羊肉、進境糧食等重點幫扶產品清單,有力推動高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擴大出口。
省自然資源廳綜合處處長韓有祥表示,建設產業“四地”是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和行動路徑,將開展重點鹽湖淺層可利用資源核查及動態監測,推進柴達木盆地深層孔隙鹵水型鉀鹽勘查及可利用性評價,圍繞鉀、鎂、鋰等鹽湖資源鼓勵鹽湖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大科技攻關等,推動建設現代化鹽湖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和鹽湖資源高質量循環利用產業鏈,著力構建鹽湖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張慧慧 石成硯 張洪旭 牛玉嬌 王晶 公保安加 尹耀增 王菲菲 何敏 葉文娟 洪玉杰 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