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文若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疫苗大王”蔣仁生的第二個IPO,上市首日破發。
(相關資料圖)
6月20日,智翔金泰(688443.SH)以37.88元/股的發行價正式登陸科創板,開盤即破發,最終報收34.02元/股,較發行價跌10.19%,總市值為124.74億元。
此次IPO,智翔金泰擬募資金額為39.8億元,以發行價計算,對應融資規模為34.73億元。
智翔金泰成立于2015年10月,主要產品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治療領域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智飛生物(300122.SZ)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蔣仁生。
招股書顯示,重慶智睿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智睿投資”)直接持有智翔金泰上市后股份總數的54.54%。蔣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資90%股權,并通過智飛生物持有智睿投資10%股權。因此,蔣仁生可通過智睿投資控制智翔金泰本次發行后股東大會54.54%表決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另外,蔣仁生還擔任智翔金泰董事。
在2022年胡潤百富榜中,蔣仁生以820億元財富值位列榜單第43位,繼續穩坐重慶首富寶座。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智翔金泰的營收分別為108.77萬元、3919萬元、47.52萬元;凈虧損分別為3.73億元、3.22億元、5.76億元;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1.42億元、3.34億元、6.45億元。
截至上市公告書簽署日,智翔金泰所有產品均處于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及銷售,亦無藥品實現銷售收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合并財務報表口徑累計未彌補虧損為-8.19億元。
智翔金泰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期將持續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持續擴大。
“報告期內,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產品管線的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等工作,公司產品管線擁有12個在研產品,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及新藥上市前準備等開發業務的開展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研發投入。”智翔金泰在招股書中寫道。
GR1501(重組全人源抗IL-17A單克隆抗體,通用名賽立奇單抗)是智翔金泰進展最快的在研管線,預計將在2024年年初獲批上市。
GR1501的主要適應癥為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和中軸型脊柱關節炎,其中針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癥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針對放射學陽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適應癥則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入組。
不過,GR1501在正式獲批上市前便已經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根據藥智咨詢統計,國內已有21個類似適應癥的生物制品上市,且大部分藥品都已經進入醫保,已上市生物制品的靶點涵蓋TNF-α、IL12/23和IL-17A。
“GR1501用于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癥將面臨18個已上市生物制品的直接競爭和14個在研生物制品的潛在競爭,用于治療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適應癥將面臨18個已上市生物制品的直接競爭和8個在研生物制品的潛在競爭。”智翔金泰在招股書中寫道。
從競爭對手來看,恒瑞醫藥(600276.SH)、三生國健(688336.SH)、百奧泰(688177.SH)等均有布局銀屑病適應癥藥物,其中恒瑞醫藥的SHR-1314與智翔金泰的GR1501均為IL-17A拮抗劑。
智翔金泰也在GR1501的風險提示中明確指出,恒瑞醫藥銷售能力強,三生國健和百奧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深耕多年,其他進入者也擁有不俗的實力。
智翔金泰另外兩款進展相對較快的在研管線分別是GR1801(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雙特異性抗體)和GR1802(重組全人源抗IL-4Rα單克隆抗體)。智翔金泰預計,GR1801和GR1802將分別在2025年和2026年獲批上市。
據招股書,GR1801針對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被動免疫適應癥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
GR1802針對中重度哮喘適應癥、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適應癥和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適應癥以及GR1603(重組全人源抗IFNAR1單克隆抗體)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適應癥正在開展II期臨床試驗;GR1802針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適應癥和GR1501(重組全人源抗IL-17A單克隆抗體)針對狼瘡性腎炎適應癥已獲II期倫理批件,等待啟動入組。
智翔金泰在招股書中指出,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預計公司2023年1-6月仍處于虧損狀態,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29億元至-3.51億元,2023年1-6月公司虧損金額較去年同期進一步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2023年1-6月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同時,隨著公司進入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增加,公司研發費用有明顯增長。上市之后,擺在智翔金泰面前的問題便是如何加速產品上市并實現商業化,滿足市場預期。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為0.42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