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為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勵廣大市民群眾,共建共享“森林城市、人民之城”,添彩新時代“奉賢美、奉賢強”高質量發展,展現奉賢“以水為魂、以綠為基,草長鶯飛、水美魚肥”的新江南景致,進一步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生態發展的濃厚氛圍和美好場景,助力奉賢區“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由上海市奉賢區綠化市容局、上海市奉賢區文學藝術聯合會主辦,上海市奉賢區攝影家協會承辦,奉賢區文化館、奉賢區圖書館協辦、上海市英科實業有限公司支持的“新奉賢、新江南”2023奉賢區生態主題攝影暨第二屆鳥類攝影展于6月12日在奉賢區圖書館開幕。
(資料圖)
鳥,是大自然的精靈,鳥,是人類的朋友,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在733平方公里的奉賢土地上,棲息著有300多種鳥類。愛鳥、護鳥是奉賢人的傳統美德。豐富的水系資源,茂盛的綠色植被,31.6公里杭州灣海岸線的灘涂,給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與人類和諧共處、相得益彰。
《歸巢》潘順賢
《黃眉姬鶲》宋飛
《領地》夏其林
《水上飛》蘇志軍
《同學聚會》顧勇男
《小鷿鷉》劉斌
《繡眼鳥》宋飛
《在水之湄》姚劼
《愜意家園》李國華
《水影游戲》瞿軍
《愛子心切》高仁發
《雛鳥》潘益飛
《闖入君懷》金水泉
《俯沖》宣四維
《黑天鵝安家金海湖》蔡麗蓮
《藍色太陽鳥》吳世明
《六墩村的白鷺》臧林法
《母愛》劉夢櫻
《獨領風騷》唐冠鳳
近年來,奉賢有一批攝影愛好者,愛鳥、護鳥、拍鳥隊伍異軍突起,國家森林公園,海灣漁人碼頭,南橋上海之魚等公園、濕地,常能見他們的身影,他們長槍短炮,讓一只只飛舞的精靈,以最美的姿態和精彩的瞬間,定格在方寸之間。這次集中展出了36位攝影家和愛好者100幅攝影作品。
愛鳥、護鳥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種鳥類的消失,對于人類以及子孫后代都是有害無益的。鳥類不僅是農林生產的保護者,還是生態資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期望通過鳥類、生態展活動,進一步提高公眾愛鳥護鳥意識,激發廣大市民愛鳥護鳥的積極性,增強群眾愛鳥護鳥的自覺性,讓更多人了解,保護鳥類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愛護身邊的野生動物,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