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評 >

房子“白菜價”風波之外:鶴崗在搏擊

2023-05-31 05:45:49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樓市的漲跌,本質上是一個資金和人流愿意進來、并呆多久的問題。有人引而稱為城市價值。對于鶴崗這樣的中國資源枯竭型城市,歷史的榮光過后,遭遇的城市轉型道路上的困難,確確實實是一件并不會輕易之事,也是一場信心之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它們,短期靠的是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長期則有賴于制度和環境的構建。后者更重要。鶴崗在努力!


王迎超 中房報記者 高中華 鶴崗報道


劉雷,鶴崗市發改委主任。見到記者,他對我們說:鶴崗的生態環境很美,房價也不高,我們歡迎有識之士和各類人才來到這里投資置業。


整個4月下半月,鶴崗在全國出名了。一條房價每平方米只有三四百元的消息,在網絡上傳播、發酵、被討論。讓人們平時吝惜的目光轉移到了這個邊陲小城。


外界是一片喊衰之聲。劉雷告訴我們,“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2018年,鶴崗市經濟發展開始出現“觸底反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7%,呈現明顯轉折趨勢。2019年一季度走勢更加喜人,鶴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超過六個百分點,呈現逐漸加速狀態。


鶴崗是一個地級城市,按目前流行的說法,是一個四線小城市。從地圖上看,鶴崗地處黑龍江、松花江、小興安嶺“兩江一嶺”圍成的“金三角”之中。


當地人告訴記者,鶴崗這次“走紅”很莫名其妙。


從外而看,也不算莫名其妙。因為,“房價崩盤”“城市沉淪”這些網絡詞匯,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一夜之間就會讓任何一個城市名聲大噪起來。鶴崗個別房子存在“白菜價”現象,屬實。鶴崗也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這座四線小城在轉型發展中還在經歷陣痛,但也在孕育新的希望。


一個最新的好消息,鶴崗至佳木斯的高鐵將于今年6月開工,開通后鶴崗將直接連接進入高鐵路網,融入便捷的交通新時代。


低價房早已有之


4月17日,佳木斯開往鶴崗的火車上,乘客們議論鶴崗房子“白菜價”事件。鶴崗當地居民朱女士剛從外地回老家,她告訴我們,“是你們不了解而已。幾百元一平方米的房子早在兩年前鶴崗就有賣的了,這并不算稀奇事,不明白這次怎么突然就火了?”


鶴崗“超低”房價走紅于網絡,起于一位名為“奮斗中的小胖”的用戶,他在抖音上發了一個鶴崗房價又創新低的視頻后,鶴崗迅速走紅,吸引來了一些媒體的注意。


隨后,網絡上一家知名房產服務類網站統計出的鶴崗房價,用了“斷崖式”下跌的表述,以及鶴崗“招警”送房送車等消息被迅速發掘和整合起來,大批自媒體和機構媒體迅速跟進轉發報道,鶴崗由此全國走紅。


我們與朱女士等多位鶴崗當地居民交談得知,目前鶴崗的房地產情況是,當地人大都不缺房子,很多家庭都是人均一套房。鶴崗外來人口很少,房產交易基本上靠當地人消化為主。一般買房的選擇是優先買新房;其次是臨近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大戶型二手房,或者優質的學區房,再次是郊區的大戶型二手房;最后的選擇才是郊區的小戶型。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郊區偏遠小戶型還有大批剛需接手,在四線小城鶴崗,這類房子基本已經無人問津。


本次網絡上引發熱議的鶴崗“白菜價”房子,正是指的最后一類房,朱女士說,“網上傳的那幾套房子基本都是這兩年老百姓動遷了分到手里的房子,有的家庭分了好幾套。自住的話,頂樓沒電梯不方便,地點還較偏,想租也租不出去,賣也賣不上價,一年光包燒費(暖氣費)、物業費也得不少錢,這種房子只能低價往出甩賣了。”


朱女士反問我們:你看著幾百塊錢一平方米就能買到,是挺便宜,可這房子買到手,你也得往里搭錢。


房子“白菜價”風波之外:鶴崗在搏擊

棚改、頂賬……


低價甩賣各有原因


4月18日上午,鶴崗市南山區,九州小區及周邊區域,我們進行了實地踏訪,網上爆出的九州興建小區、九州松鶴小區、平安小區等“一萬多元一套”的超低價房產正位于這個區域內。這里距離鶴崗市中心約4.3公里。


鶴崗市棚改辦一位人士告訴我們,這個區域屬于棚戶區改造工程,共有200多棟建筑,目前已有近3萬人口居住。


在一處斷頭路附近,我們找到了網上銷售的九州松鶴小區一處超低價房的所在樓宇。這棟樓所在位置地勢較低,原來被老百姓稱為“西山溝”,經常被煙氣、霧氣所籠罩,當地人普遍對這個地段不太認可,加上該樓形狀為L形拐彎樓,超低價出售的房產正是位于L拐出來的頂樓位置。采光不好,又加上是沒電梯的7層,因此才會以一萬多元一套的超低價格往外甩賣。


“同樣的房子,在上面的好地段每平方米能賣到1000多元。”鶴崗市棚改辦人士說,“這處斷頭路目前還沒有打通,加上公交線路只有一輛車,所以房產價格較低,但附近有一所幼兒園和學校已經配建完畢,未來道路打通后,應該會帶動房產升值。”


隨后,我們又來到了興東小區,這里距離鶴崗市中心超過12公里,屬于遠郊區域,這個有著30多棟建筑的小區主要是為了安置礦區采煤沉陷區的拆遷居民,目前小區已有1000余戶居民入住。網上曝出,這里用10.8萬元即可購買一套114平方米的高層住宅,均價不到1000元/平方米。


我們來到所售房產所在樓棟5號樓后注意到,這棟樓目前入住率較低,除了5號樓,還有不少樓棟的居民窗外也貼出了“低價賣樓”的自制廣告。這里的建筑群于去年年底交工,因為采煤沉陷區居民拆遷改造大都分到了多套房子,而高層建筑的物業費和電梯費較高,不少居民感覺負擔較大,選擇了低價出售。


網上廣泛報道鶴崗坤德花園小區“15萬元買320平方米大復式”的消息,存在誤讀,我們查閱信息發現,該房產銷售信息中標注的320平方米的復式樓,實為2套房產打通而成,單套價格為15.5萬元,實際總價應為31萬元,每平方米均價約合不到1000元。這個價格,與坤德花園小區在網上出售的其他房產,價格大致相符。


我們通過采訪知情人士得知,坤德花園位于工農區熱電廠對面,對外宣傳是鶴崗市唯一的復式大戶型,由于開發商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小區的房產大量以抵賬房形式“頂”給了別人,可能有的人為了快點回籠資金,因此低價甩賣。


坤德花園小區一位居民王女士證實了這個說法。她表示,她家的房子就是頂賬房,建筑面積145平方米,正常市價應該45萬元左右。“如果往外賣,最低也要賣20多萬元。現在這個價格可能是著急用錢。”


價格回落是真,并未出現“大甩賣”


網絡查詢鶴崗市房價,我們發現,在安居客等網站上存在著多個總價幾萬元的鶴崗房源信息,讓人感覺似乎是整個鶴崗的樓盤正在進行“大甩賣”,個別自媒體提出的“房價崩盤論”正由此得出,很多網友也提出要組團來鶴崗“抄底”,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先后采訪了鶴崗市住房保障局、鶴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和多家房產經紀機構,得到的信息是,近年來,鶴崗的房價較四五年前有所回落,商品房銷售均價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二手房交易均價也多在2000元/平方米以上。


肖玉,鶴崗市住房保障局房政科科長。他告訴我們,鶴崗市新建商品房均價為3000元/平方米左右,鶴崗從事房地產開發的都是本土開發商,目前有10多個高層商品房項目在售,基本都是現房銷售。還有2018年獲批的8個多層項目,共計13萬平方米的期房在售。


肖玉說,鶴崗的房地產市場從2000年之后到2014年這段期間,發展一直不錯,房價最高的階段是在2013年~2014年,均價達到4000元/平方米以上,此后開始逐漸回落,從2016年至2018年,鶴崗新建商品房的銷售均價基本穩定在3000元/平方米,沒有明顯波動。肖玉告訴我們:從數據上看,鶴崗近年來的購房需求的確出現了下降,開發企業的投資意愿也隨之降低。


我們走訪了鶴崗多個房產經紀機構發現,各家機構普遍業務較少,顯得有些冷清。金匯源房地產經紀公司一位負責人說,鶴崗當地人不太認可中介,基本都是個人之間進行交易。他們掌握的交易信息顯示,目前鶴崗主城區的二手房均價在2000元/平方米~3000元/平方米之間。個別地點好、精裝修的房子,每平方米也能賣到四五千元以上。


愛鑫家房產的一位負責人說,鶴崗市工農區、向陽區的二手房一般在3000元/平方米以上,學區房一般能達到3500元/平方米以上,有些二三十年以上的老舊房源相對價格較低,均價會低于2000元/平方米。


在鶴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我們看到不少市民在大廳辦理業務,負責產權登記業務的張巍主任說,鶴崗市居民通過房屋中介交易的少一些,更多是買賣雙方共同來辦理交易業務。由于近兩年解決歷史遺留建設項目不動產權證辦理問題,鶴崗不動產交易數量開始出現激增,從2016年的3900多套激增到2017年的6900多套,2018年這一數字達到了7467套。2019年至今已接近2000套。


我們隨后在不動產登記中心看到的2份不動產買賣合同也證實了上述中介人員的話。合同顯示,一處位于鶴崗工農區陽光花園的住房建筑面積約為96平方米,交易價格為26萬元,均價約合2697元/平方米。另一份合同顯示,一處位于北國明珠小區的住宅建筑面積約122平方米,交易價格為24.8萬元,均價約為2032元/平方米。


“煤城”的轉型新路


鶴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為我們提供的數字顯示,從2008年至現在,鶴崗市已拆遷97688套房屋,棚戶區改造和公共租賃住房共計建設和購買105090套。


可以說,正是大量興建的棚改房、回遷房涌入,讓鶴崗的房屋徹底回歸居住屬性,基本達到了供需平衡。部分拆遷戶手中分到了多套房子,最終只能空置或甩賣。此外,因為棚改房在入戶5年內無法上市交易,所以部分售房者只能與購買者簽訂協議,這也是導致低價房出現的部分原因。


拋開少量甩賣的棚改低價房,鶴崗近年來房價走低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大面積棚戶區改造之外,人口不斷外流、資源日漸枯竭、經濟不景氣等多種因素也導致了鶴崗房價走低。不止鶴崗,在黑龍江的另外三個“煤城”——雙鴨山、七臺河、雞西,都普遍出現了房價走低,低價房甩賣等現象。


作為操持當地經濟發展的部門,鶴崗市發改委主任劉雷對我們說,鶴崗市2011年被國家列入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煤炭產量下滑后,人才及產業結構單一,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問題逐漸顯現。如何轉變思想,彌補基礎設施短板、探索經濟發展新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探索出城市轉型新路,已經成為鶴崗市近幾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近這些年來,鶴崗市陸續關閉了當地的小煤礦,整合煤炭資源,實現產業轉型,包括打造“煤頭化尾”示范基地;培育接續替代產業,建設新材料產業基地,發展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等五大產業鏈,推動石墨粉體向電池負極材料等新興應用領域拓展;建設“兩江一嶺”綠色食品加工基地等。


劉雷說,2017年9月,鶴崗建成了“雙創”孵化基地,集孵化器聯盟、電商產業園等于一體,提供項目、資金、人才融合等服務和對接。還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并在2017年提出“金鶴回崗”百千計劃來吸引外來人才,通過實施住房保障、人員編制、醫療健康等多個方面的優惠待遇,目前已吸引數百名碩士研究生、國內外優秀高層次人才回到鶴崗工作。


鶴崗市區兩級財稅收入主要依靠煤炭,所以,“一煤獨大”的經濟格局,曾被黑龍江省委巡視組納入開展小煤礦整治整合巡視的重點。


這也是中國不少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痛。它們的轉型,發展,新生,已經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它們需要外部力量,一起改變。


對“一煤獨大”的經濟格局,鶴崗市委最近在巡視整改階段進展情況通報中稱,已“整改完成,并將長期堅持”。


祝福鶴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