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在美國“大外交”的攻勢下,一個“反華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在成型,未來中國或面臨“多線作戰(zhàn)”。據(jù)韓聯(lián)社近日的報道,韓總統(tǒng)尹錫悅對路透社記者表示,臺海局勢之所以變得緊張,是由于(中國)“試圖以武力改變現(xiàn)狀”而造成的,“韓國與國際社會一道反對這一改變”,尹錫悅還強調,“臺灣問題不單純是兩岸之間的問題”,“也像朝鮮問題一樣”,是全世界的事情,“是全球性問題”。
(資料圖片)
尹錫悅的這一表態(tài)“極為惡毒”,對中國“極不友好”。一來,尹錫悅將臺海局勢緊張的黑鍋扣在中國頭上,美國縱容、支持“臺獨”無罪;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就“罪大惡極”,“顛倒是非黑白”。其次,臺灣問題明明是中國的內政,尹錫悅卻將其比作“朝韓矛盾”,那就變成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嚴重扭曲臺灣問題的本質。其三,尹錫悅聲稱臺灣問題引發(fā)“國際緊張局勢”,是“全世界的事情”,這就為“全球干涉”打開了大門。
因此,通過尹錫悅的這番講話,明顯可以看出,韓國正對中國頭上“扣黑鍋”、背后“捅刀子”、腳下“使絆子”,極盡惡毒、陰險之能事,嚴重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有鑒于此,中國外交部對尹錫悅的“涉臺”言論予以了批駁,發(fā)言人汪文斌就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不容他人置喙”,“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顯可以看出,中方的回應“相當客氣”,沒有指名道姓,沒有使用任何貶義詞,也沒有逐條怒批尹錫悅的“涉臺”言論,已經(jīng)給韓國留面子了,哪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給韓國“留面子”,韓國不僅不領情,反手就是一巴掌,對中國進行“打臉”。據(jù)韓聯(lián)社4月21日的報道,韓國副外長張虎鎮(zhèn)于20日晚上“召見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對中方就尹錫悅總統(tǒng)涉臺言論做出的評論,“提出強烈抗議!”
韓國的意思就是,我抹黑你,你居然還敢反駁我,于是召見中國大使一頓臭罵。韓國副外長當著中國駐韓大使的面,怒批發(fā)言人汪文斌的講話“無禮”,“這是外交上的失禮行為”。怒批一頓之后,韓國副外長敦促中國,“應努力不讓此次事件給兩國關系發(fā)展帶來‘不必要的障礙’”,這意味著,韓國方面完全不接受中國的反駁,我就抹黑了,我就涉臺了,你得忍著,否則,兩國關系出現(xiàn)問題,責任在于中方。
中韓誰是大國,還有比這個更屈辱的嗎?不知道的,還以為韓國在訓斥自己的一個附屬國。這種屈辱實在是“忍無可忍”,所以在4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加重了語氣,指出中方已經(jīng)向韓方“提出嚴正交涉”,“強調‘一中’原則是中韓關系的政治基礎”,“要求韓方恪守兩國建交時的承諾”,“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很顯然,中國依然“很克制”,并沒有召見韓國大使進行“對等報復”,希望“大事化小”。
韓國的“囂張態(tài)度”,中國的“咬牙隱忍”,都證實了咱們此前做出的預測。其一,尹錫悅就是“韓版澤連斯基”,是美國的“代理人”,去年5月10日,尹錫悅出任韓國總統(tǒng);7天后,咱們就撰文指出,“美國找到代理人”,作為“地緣博弈高手”,美國要操弄一個國家,“并不比哄小孩要難”。咱們還指出,尹錫悅的“歷史使命”,就是“摧毀朝韓和解”,“摧毀中韓關系”,牢牢地將韓國綁上美國的戰(zhàn)車。
其二,咱們指出,尹錫悅上臺之后,必定“升級半島局勢”,從現(xiàn)在的朝韓緊張關系來看,這一預測也已經(jīng)應驗。那么尹錫悅為何要“沒事找事”,去刺激、撩撥朝鮮?原因很簡單,中韓之間經(jīng)貿(mào)關系密切,文在寅總統(tǒng)就一直主張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想要韓國徹底倒向美國,就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惡化韓國的安全環(huán)境,逼著韓國跳上美國的戰(zhàn)車,因為“半島有事”,“韓國需要美國保護”,別無選擇只能“反華”。
其三,咱們指出,尹錫悅表面“反朝”,本質“反華”,最終將插手臺灣問題。目前這一預測也已應驗:1、2月16日,10架韓國軍機悍然空降臺灣高雄小港機場,嚴重踐踏“一中原則”;2、尹錫悅冒著“韓奸”的罵名,以屈辱的方式,強行修復日韓關系,為日韓聯(lián)手干預臺海問題掃除了障礙,得到美國的高度贊賞;3、尹錫悅明確表示,臺海局勢緊張的責任在于中國,臺灣問題是“全世界的事情”,為插手做“理論鋪墊”。
所以,咱們在去年做出的,尹錫悅是“美國代理人”、“必定惡化半島局勢”,并通過半島危機,“將韓國綁上美國戰(zhàn)車,最終插手臺灣問題”的預測,可以說是完全應驗了,一旦中美攤牌,韓日必定攜手干涉大陸“武統(tǒng)”。此次尹錫悅公然發(fā)表不當“涉臺”言論,韓國態(tài)度如此囂張,一是因為已經(jīng)倒向美國,“圖窮匕見”是遲早的事情;二是因為自認為美國“勝算更高”,中國“四面楚歌”,韓國“狗仗人勢”,“自信心爆棚”。
而中國之所以“克制隱忍”,也的確是因為“形勢艱難”,不希望進一步刺激韓日,哪怕明知道爭取是“無用功”,也希望“拖一天是一天”,不愿“撕破臉”,因為一旦“破局”,很多矛盾和斗爭都會直接擺到臺面上來,那就真的“不可挽回”了。所以,盡管尹錫悅發(fā)表不當“涉臺”言論,韓國怒批中國大使,中國也是呼吁韓國“謹言慎行”,并沒有采取使兩國關系進一步緊張的“報復”,“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如此做人或許平平安安,但行為主體是一個“大國”時,就不妥了。這固然會掩蓋一時的矛盾,但卻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而且還會讓小國“看輕”,原來“泱泱大國”也“不過如此”,只要抓住了它的軟肋,它也得“服服帖帖”,從此對美國更加“崇敬有加”,而對大國毫無“敬畏之心”。周邊國家也都不是傻瓜,也會“見風使舵”,若發(fā)現(xiàn)美國這邊“風頭正勁”,而得罪、甚至羞辱大國也不擔心遭到報復,他們會怎么選擇?
本文由公眾號「利刃號」(ID:lirenjunshi)原創(chuàng)
原文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4861583179006464/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