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評 >

環球消息!高管“年薪千萬”絕跡,券業降薪動真格了!

2023-04-05 04:52:21 來源:清一色財經

券業降薪動真格了!

近日,伴隨著券商2022年年報陸續披露,員工薪酬情況也浮出水面。截至界面新聞發稿,已有2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2年年報,占比超過一半,除國信證券以外的大型券商均已披露完畢。


(相關資料圖)

多家券商高管帶頭縮減薪水,以國元證券、申萬宏源、中金公司為代表的高管薪酬遭遇“腰斬”,東興證券高管薪酬降幅更是達到六成。有頭部券商2021年有12名董監高薪酬逾500萬元,如今僅剩一人獲得這樣的“高薪”。

在員工人均薪酬方面,各家券商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招商證券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47.27萬元,較2021年的77.97萬元同比下滑39.37%,員工人均薪酬減少超30萬元。

此外,員工薪酬降幅超三成的還有信達證券和海通證券。與此同時,也有券商上調人均薪酬,其中國泰君安、紅塔證券漲幅達10%左右。

國泰君安方面表示,統計數據中出現漲薪,與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出現變化有關。

八成券商高管年薪縮水,“一哥”率先回應降薪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截至4月3日,共有18家證券公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出現減少,占比近八成。

其中,2022年中信證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為1.0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66億元縮水6245.72萬元,同比下滑37.51%。

對于降薪一事,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在3月31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回應稱:“薪酬以及激勵嚴格按照公司治理結構相關規定,公司董事會、薪酬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共同研究制定薪酬體系;公司也會考慮按照主管機構的薪酬指引和指導意見來設定薪酬管理辦法。”

此外,張佑君還表示,未來的薪酬體系也會充分體現短期和長期、不同層級,包括前臺和后臺員工的不同要求和布局,未來薪酬體系能夠使股東、員工滿意。

同時,中金公司高管也出現大幅降薪,2022年董監高年度薪酬總額為4126.20萬元,縮水5315.40萬元,較2021年9441.6萬元同比下滑56.30%,成為披露數據中降幅最大的券商,超過“一哥”中信證券的37.51%。

東興證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從2021年的3702.81萬元減少至2022年的1435.28萬元,同比減少61.24%。申萬宏源則從2318.15萬元減少至1062.63萬元,降幅54.16%,國元證券從3116.96萬元減少至1484.29萬元,降幅52.38%。

此外,華泰證券、方正證券、中國銀河、中信建投證券、中泰證券、海通證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也分別減少20.09%、26.32%、27.00%、34.74%、38.22%、41.84%。

界面新聞統計數據發現,本次券商高管薪酬普降后,已經看不到高管“年薪千萬”的現象,薪酬在500萬元以上的高管數量也在減少。

從歷年數據可以看到,“超高薪”高管集中在“三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

數據顯示,2021年券商高管年薪千萬的共有3人,均在中信證券就職,分別為執委會委員馬堯(1162.63萬元)、執委會委員薛繼銳(1152.53萬元)、前高級管理層成員金劍華(1074.62萬元)。

中信證券2022年年報顯示,薛繼銳去年的薪酬為636.16萬元,金劍華的任期在去年6月28日屆滿,其薪酬為72.29萬元。

行業人均薪酬普降,招商證券同比下滑近四成

在高管帶頭降薪的大背景下,各家券商人均薪酬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具體到員工人均薪酬,可以根據員工年平均薪酬=(支付給員工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期初員工人數+期末員工人數)/2]的公式計算。

Choice數據顯示,在23家上市券商中,員工薪酬降幅最大的券商當屬招商證券,其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為47.27萬元,較2021年的77.97萬元下滑39.37%。這也意味著,僅一年,招商證券的員工人均薪酬減少超30萬元。

除此之外,員工薪酬降幅超三成的還有信達證券和海通證券。其中,海通證券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為49.98萬元,較2021年的78.45萬元下滑36.30%,員工薪酬一年減少28.47萬元。

此外,剛剛上市的信達證券也積極響應行業號召,2022年員工人均薪酬39.91萬元,較2021年的58.52萬元減少18.61萬元,同比降幅達31.80%。

同期也有券商逆勢漲薪。如國泰君安證券在2022年的人均薪酬為74.19萬元,同比增長10.49%。此外,紅塔證券、光大證券(維權)的2022年職工人均薪酬也均有漲幅,分別同比上漲9.4%、1.52%。

國泰君安方面稱,2021年年報中,在處置上海證券股權后,上海證券不再被納入合并報表范圍,但年初人數仍包含上海證券。而在2022年年報中,由于國泰君安持有華安基金的股權比例增加至51%,華安基金被并入報表。由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公司短期薪酬增加了該項,導致公式計算時分子被拔高,加上員工人數、員工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這影響到了數據計算的可比性。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券商降薪主要與市場環境影響有關,與券商業績下滑有一定聯系性,此前‘曬薪’事件,引起了行業薪酬調整壓力,同時相關政策的出臺,也使券商行業薪酬待遇逐漸回歸理性。”

有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去年行業薪酬普降可能多是因為行業在2022年度的業績下滑所致。受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影響,券商在某些時期可能會面臨客戶交易量減少、資金凈流出等壓力,這可能導致其業績下滑。為了控制成本,券商可能會采取減少員工薪酬等措施。”

還有券商從業人士表示:“由于券商業務相差不大,所以會造成同業競爭,一但降薪就有人員流失的風險。此時資源會偏向頭部券商,這是因為整個行業降薪意味著行業風險增加,過去依靠高薪‘挖角’的中小券商已經不占優勢了。”

“券商要想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整體上要依靠優秀的研究、風險管控、業務創新等能力,競爭的焦點在于對宏觀經濟、行業及微觀主體等方面的認知。全面注冊制到來后,券商將需要更多的從業人員。”上述券商從業人士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