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 楊璐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山東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三屏、十廊、一區”森林生態建設布局。
《實施方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針對山東省國土綠化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明確“十四五”期間擬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出“三屏、十廊、一區”森林生態建設布局。
其中,“三屏”是指在魯中南山地丘陵區、魯東低山丘陵區、平原糧食生產區構建森林生態安全屏障;“十廊”是指沿海岸線、黃河、大運河、馬頰河、徒駭河、沂河、沭河、濰河、彌河、大沽河-膠萊河等宜林區域建設森林生態廊道;“一區”是指在城市和村莊拓展綠化空間,實施城市生態修復,開展農村“四旁”植樹,進行見縫插綠,打造城鄉科學綠化建設區。
按照國家林草局《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編制提綱》,在全面開展山東省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的基礎上,圍繞“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提出科學編制相關規劃、充分挖掘綠化潛力、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創新管理和政策、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等七個方面的建設任務。
《實施方案》從健全國土綠化制度、完善政策機制、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進行細化,增強政策措施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為深入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下列制度保障:深化林長制改革,健全林長制制度體系;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并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規范造林用地管理;開展造林綠化落地上圖工作,帶位置安排造林任務;落實礦山生態修復實施管理辦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實施辦法、荒山造林與管護辦法,統籌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森林采伐限額和公益林“采一補二”管理辦法、省級公益林劃定和管理辦法,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把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錨定“三個走在前”總定位,謀劃提出的沂蒙山區域、尼山區域、沂山區域等一批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與《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充分銜接,均獲得國家政策支撐,能保證落地落實。山東省制定的森林生態補償辦法、荒山造林與管護辦法,通過落實財政獎補機制,增設公益性崗位,可有效激勵引導社會力量植樹造林。
據悉,國家林草局和省政府采取“局省共建”模式,在項目安排、投融資、科研立項、采伐管理政策等方面,共同支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山東將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情況納入林長制考核內容,壓緊壓實各級林長的責任。《實施方案》將主要任務分解落實到國家林草局有關司局和省有關部門單位,通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形成推進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