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四平市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穩定增加脫貧群眾收入的重要手段,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加工等多種庭院經濟模式,把發展庭院經濟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讓農家“方寸地”變成增收“聚寶盆”。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展庭院經濟14.97萬戶,發展庭院種植面積283萬平方米,發展庭院養殖445萬(頭/只),累計發放補貼資金815.73萬元,戶均增收達到500元以上。
強化資金籌措。統籌各級銜接資金、涉農整合資金、縣級財政資金、社會幫扶資金及金融貸款等,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庭院經濟項目予以支持。各縣(市)區制定出臺支持庭院經濟發展項目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細化政策措施,規范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強化產銷銜接。各縣(市)區突出建立穩定購銷關系,將庭院經濟產品和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起來,積極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與農戶簽訂訂單,加強與商場、超市等合作實行直供直銷、定點經銷,不斷擴大庭院經濟產品銷路。
強化消費幫扶。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大力開展“萬企興萬村”四平行動、“第一書記代言”等活動。各級包保領導、包保部門和駐村工作隊落實庭院經濟包保機制,幫助農戶搞好項目謀劃、資金籌措、技術指導、日常管理和穩定銷售。
強化載體搭建。將庭院經濟發展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幫扶車間、小額信貸等緊密聯系起來,探索“庭院經濟+”、共享庭院等發展模式,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拓展穩定增收渠道。創立庭院經濟比武“擂臺賽”,培育和選樹一批具有特色的鄉鎮、村,引導庭院經濟向多元化、現代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強化典型宣傳。及時總結發展庭院經濟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主流媒體,積極宣傳典型經驗、推廣典型范例,通過典型引領,推動全市庭院經濟健康發展。
強化調度考核。市、縣兩級將庭院經濟發展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范圍,獎優懲劣,建立“月調度”工作機制,強化工作通報,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壓實主體責任,提高重視程度,確保工作落實。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