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淮南市鳳臺縣堅持黨對鄉村治理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為民辦事作為“第一任務”,以嚴的基調、實的作風堅持“一線工作法”,聚焦治理力量、治理機制、治理模式三個維度發力,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堅持力量下沉到一線,推動治理力量網格化。注重延伸工作“觸角”,建立完善的社情民意通道,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縣委定期專題研究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把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抓好格、找到人、結成對、見個面”的思路,選派22名縣級領導干部“一對多”包點聯戶,常態化參與基層治理事項。按照“整體覆蓋、均衡分布、聯戶成片”原則,構建村(社區)—片區—黨小組—代表—村(居)民“五級治理聯動機制”,全縣250個村(社區)劃分1850個片區,設置“黨員網格先鋒崗”,吸納200余名黨員、退役軍人等人員力量擔任網格員,做實群眾接待、需求收集、問題反饋工作,實現黨建、服務和治理“一網融合”。示范化打造“黨小組議事點”500個,組織黨員群眾定期召開“板凳議事會”“民情懇談會”“政策宣講會”,發放黨員干部包保聯系卡10000余張,營造出村民動態快發現、民情快掌握、問題快解決的工作氛圍,切實打通民情民意“大動脈”。
堅持矛盾化解在一線,推動治理機制高效化。堅持問題導向、關口前移,確保合理訴求得到積極回應,矛盾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依托一體化智能平臺,網格員通過“淮南e治理”平臺,發現問題、上報問題、協調聯動解決問題,為網格注入“數字力量”;通過落地展板、LED顯示屏、“兩微一端”等廣泛宣傳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小程序、“陽光村(居)務”“12345熱線”等線上平臺,打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村黨組織負責及時響應、分類辦理、跟蹤督辦,推動矛盾化解、民生服務等多領域覆蓋、高效率解決。深入推進“黨建+信訪”,整合鄉鎮綜治中心、信訪辦和司法所資源,選派威望高、有經驗的“五老人員”成立信訪矛盾調解小組,建立矛盾糾紛登記、轉辦、調處、督辦和回訪“一站式”工作機制,閉環解決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發揮駐村民警、包點法官最大效能,結合主題黨日活動深入開展“黨建引領·法潤鄉風”主題活動,組織調解聽證會,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群眾達800人次。
堅持服務落實在一線,推動治理模式多樣化。樹牢“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指導思想,以“一線走訪、一線服務”切實抓好民生服務落實落地。組織鄉鎮黨政領導干部、駐村工作隊開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以入戶、座談等方式,摸清鄉村發展、聽取意見建議,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調研走訪120余次,收集意見500余條,解決“眼前事”100余件。研究制定《關于建立“黨員進社區 服務再起航”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實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全縣85家單位共4950名在職黨員干部分別在所屬社區報到,累計服務群眾3.6萬人次,幫助解決難題280余個。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動能,深入實施“暖民心行動”,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打造“老年教學點”250個,依托村(社區)食堂示范化建成“老年助餐點”42個,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感。組織開展“聚民意,惠民生”專項行動,按照收集、研處、辦理、反饋、評價五個程序,通過“網上信箱”、接待日活動、“我為鳳臺發展獻良策”等多種方式協調多部門聯合有效解決民生難題。
責任編輯:陳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