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當前訊息:宿州市埇橋區:成立鄉鎮黨校 打通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

2023-06-15 17:28:04 來源:安徽先鋒網


(資料圖片)

宿州市埇橋區通過指導成立鄉鎮黨校,將“主陣地前移”,打通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有計劃分層次高質量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努力實現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提升農村黨員黨性修養和致富帶富能力。

建強機制管理,保障辦學質量。強化黨校領導班子配備,由鄉鎮黨委書記兼任黨校校長,黨委副書記兼任副校長,其他黨委委員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黨校下設辦公室,根據工作實際由黨建辦、黨政辦、文化站等工作人員兼任辦公室成員,負責處理黨校日常事務。積極組建113名德才兼備、高素質專、兼職教師隊伍,以區級黨校和區直有關單位業務骨干為基礎,聘請鎮級公安、司法、財政、農機、農技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保障教學質量。制定出臺《教學培訓管理制度》、《學員管理制度》等,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規范有序、優勢互補、務實高效、學風優良的黨校工作機制。根據培訓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年度教育培訓計劃,科學確定培訓班次、課程設置,合理安排授課師資和時間。

創新培訓方式,分級分類培訓。結合鄉鎮實際,考慮農村黨員人數多、居住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針對不同類型培訓對象,采取不同培訓方式。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培訓班、村“兩委”干部及后備干部培訓班、鄉村振興大講堂等,采取理論教學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基層黨員干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利用農民夜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遠程教育等,采取流動黨校、送課下基層、專題黨課等形式,開展案例式、研討式、體驗式、情景式教學,增強黨課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選派干部、非公黨建指導員作用,把各類培訓搬到田間地頭、屋前樹下、車間班組,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年以來,全區5個鄉鎮黨校已組織開展各類培訓42期,培訓人數達4140余人。

優化辦學模式,提升辦學成效。以黨校為基地,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形成“1+N”模式的黨校陣地,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實現全覆蓋,打造集黨建陣地、學習園地和教研基地為一體的基層黨建教育平臺。采用“1234”的辦學模式,堅持“黨校姓黨”這一條主線,理論教育與能力培訓“兩個重心”,建立黨員課堂教育、外訓平臺、實訓平臺“三大平臺”,創新主體課堂、自選課堂、網絡課堂、流動課堂“四大課堂”,靈活辦學方式,提高參訓體驗感。建立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資源庫,針對不同要求、不同對象,開設黨性教育、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提升等培訓課程,采取“訂單式”授課,著力提升農村黨員黨性修養、業務水平及致富帶富能力。豐富黨員教育載體,采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培訓方式,選取黨員隊伍中各類先進典型事跡,開展“致富頭雁說”“優秀黨員談”主題宣講30余次。

責任編輯:陳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