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懷寧縣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錨定“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目標,積極推進黨建制度創新,在全縣117個村(社區)建立33個村級聯合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紅色動能。
延伸組織鏈,變“單打獨斗”為“攥拳出擊”,建強堡壘增強凝聚力。創新組織形式,堅持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的總體原則,各鄉鎮選擇3—5個地域相鄰、功能互補、產業集聚的村(社區)黨組織組建村級聯合黨委。構建激勵機制,擇優安排9名村級聯合黨委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對符合條件且連續2年評為優秀村級聯合黨委書記的,可按有關規定優先選拔充實進鄉鎮領導班子或定向招聘為鄉鎮事業編制人員。輸入源頭活水,輸送42名到村高校畢業生和50名科技特派員到村級聯合黨委工作,推動產業發展。探索聯動模式,在馬廟鎮試點建立大型為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提升聯合黨委運行效率。
整合資源鏈,變“單一模式”為“多措融合”,積聚動能增強保障力。堅持高位推動,將“村級聯合黨委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紅色動能”確定為縣委書記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明確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50萬元以上的目標任務。堅持多產融合,聚焦藍莓、紫薯、蔬菜和稻蝦共生等特色產業,實行聯片規劃、統一流轉、抱團發展,輻射帶動。平山鎮幸福圩聯合黨委籌措資金45萬元投建運營百畝稻蝦連作示范基地,大力發展小龍蝦養殖和有機水稻輪種產業,實現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00萬元。堅持培強扶優,將9個村級聯合黨委實施項目納入中央及省級“培強扶優”項目,每年給予450萬元資金支持。堅持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為18個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662萬元,用信656萬元。堅持數字賦能,聯合黨委領辦的懷寧縣禾潤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入125萬元開發5G物聯網智慧大棚技術平臺,實現藍莓資源管理數字化、生產過程管理精準化,提升了生產效率。
擰緊考核鏈,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爭創佳績增強內驅力。亮明指揮棒,制定村級聯合黨委試點工作考核細則,對村級聯合黨委管理模式、運行績效、經營性收入等進行綜合考核,12個發展實績突出的聯合黨委獲得表彰,最高獎勵100萬元。提振內驅力,出臺《關于實行村級干部績效報酬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績掛鉤的激勵辦法》,差異化兌現村干部績效工資。2022年有8個村(社區)46名村級干部發放自主經營績效獎勵85萬元。樹牢風向標,通過拍攝專題片、制作風采錄、推介事跡展播視頻等方式,對馬廟鎮蕓田圩聯合黨委海蝦淡養、洪鋪鎮濱河聯合黨委大米產業和小市吏港新區聯合黨委紫薯種植加工等進行了集中宣傳,形成了抓產業振興、建幸福鄉村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陳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