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開好局】產業合作促發展
2月3日,2023年合肥蚌埠產業合作對接會在合肥如期舉行。來自蚌埠市的凱盛科技、國顯科技、帝晶光電等41家骨干企業與合肥的蔚來汽車、京東方、科大訊飛等20家龍頭企業進行供需對接、業務交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拿出了最好的產品、最大的誠意,尋求合作伙伴,謀求雙方共贏。”當天活動中,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安徽銳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分流器達成500萬元采購協議。
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建強告訴記者,作為蚌埠的“老字號”,企業如今在電阻器、電感器等細分賽道蹚出了一條路,此次就奔著合肥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力爭成為配套供應商。
蚌埠企業“摩拳擦掌”,合肥企業也傳遞出積極信號。會上發放的招商手冊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蚌埠產業政策和招商優勢,引起企業家們熱議。
“蚌埠是我們的‘老根據地’了,多家企業的零部件年供貨額超過5000萬元。”江汽集團采購中心副總經理戚軍說。
京東方合肥區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合蚌企業的合作多集中在中游,希望未來能在上游原材料及設備供應、下游戰新產業場景應用中實現突破。
“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蚌埠市經信局就登門促成對接會事宜。此次對接會是兔年新開始,也是深入合作的第一步。”合肥市經信局總工程師余強表示,從行業龍頭起步,希望未來兩地推進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在“頂天立地”的同時,實現“鋪天蓋地”,合作更加深入頻繁。
記者了解到,當天對接會主要聚焦汽車零部件和新型顯示產業,兩地8家企業簽訂了4個產品采購合作協議,合同金額2000萬元;近20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去年以來,蚌埠市圍繞新型顯示、汽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工業互聯網賦能等領域,多次組織企業赴肥考察對接,積極融入合肥產業鏈、供應鏈。
“我們把與合肥產業對接作為穩增長、促合作的重點工作,以此進一步推動兩地產業深入融合、協同發展。”蚌埠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市經信局已經達成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相約”共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
(記者 孫言梅 通訊員 靳瑾)
鉚足干勁拼開局
2月4日,記者走進位于淮北相山經濟開發區的今麥郎飲品(淮北)有限公司。偌大的廠區內,一輛輛大貨車正在排隊。
“產品滿產盡銷,這些大貨車都在等著提貨。”公司負責人李正財告訴記者。
在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瓶瓶剛剛生產出來的礦泉水經過打包,由機械手擺放整齊后運往倉庫。倉庫內,叉車司機們正開著叉車運輸礦泉水。“我就住在附近,上班很方便,每月收入有1萬多元。”叉車工周素梅說。
“有困難找區里準沒錯。我們正月初六開始生產,區里了解到企業有缺工情況,幫我們招了8名工人。今年,我們還要新上兩條生產線,新車間的地點已經定了。”李正財信心滿滿地說。
在安徽金冠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個個晶瑩剔透、形態各異的玻璃杯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公司生產的產品是玻璃器皿。我們和宜家、沃爾瑪都有合作,產品銷往全球各地,其中最受歡迎的要數蠟杯。”公司負責人李茂華告訴記者,“新年新氣象,我們企業的轉型步伐也在加速。今年,我們準備進軍光伏玻璃產業,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項目即將上馬。”
“園區內的企業已基本復工,都在鉚足干勁,全力沖刺首季‘開門紅’。”相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劉波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開發區剛剛成立了規上企業包保專班,由班子成員對企業進行包保,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2月2日,相山區還在相山經濟開發區舉辦了一場食品制造(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座談會,邀請園區內16家企業參加,收集企業發展訴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按照持續深化‘一改兩為’要求,我們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聚焦企業發展難點堵點,強化對企業的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良環境。”相山區委書記朱龍說。
(記者 丁賢飛)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