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天天熱推薦:年味漸濃,年貨市場“熱”起來——2023年安徽省年貨市場觀察

2023-01-16 16:27:21 來源:安徽日報

1月13日,安慶市懷寧縣月山鎮村民在家門口超市置辦年貨。


(資料圖)

通訊員 檀志揚 洪勝武 攝

1月11日,肥東縣新春年貨節上,群眾正在選購年貨。

通訊員 許慶勇 攝

“土味”賀新歲

禮盒迎熱銷

物質豐富的今天,你會挑選哪些年貨?

合肥市民朱女士說:“趁著年貨節活動,我囤了不少東西。有餅干、牛奶等禮盒,預備過節送親友;一些零食、酒水,春節招待客人;還買了臭鱖魚、三河米餃之類的土特產,都是原產地發貨,難得的團聚時光,一定要買一些美食一起分享?!?/p>

在六安市葉集區,當地的特色美食風干羊肉近期迎來熱銷?!耙惶煲l貨十多頭羊,早上才寄了幾單快遞到上海、杭州?!卑不帐¢e來小敘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曹黎在葉集區經營多家餐飲門店,1月12日,她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前后,店里都要賣出去一兩千頭羊,其中不少是寄往外地。

“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年貨的品質要求自然也就高了,要好吃還要有特色。”對“土味”走俏年貨市場,曹黎深有感觸。她說,寄到外地去的羊肉,一些是賣給了在外務工或定居的六安人,還有一些是來過葉集區的外地人特意訂購的,“羊肉到處都有,但‘葉集羊肉’是皖西名菜,品質有保障,大家就是沖著這一口特色美味下單的”。

除了購買土貨,對安徽人來說,每年這個時候,灌香腸、曬臘肉、炸肉圓子,自制美食也是迎接新年的必備儀式。美團優選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5日,“臘肉掛鉤”銷量環比上月增長150%,“灌香腸套裝”銷量環比增長近25倍。銷量增長最快的城市里,合肥、六安、宣城、淮南、蕪湖等城市位居前五。

春節走親訪友,不少人會帶上禮盒。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合肥高新區合肥軟件園二期的“徽動消費 年貨精選”年貨節線下會場,家電、茶葉、干貨、酒水等各式禮盒擺滿了貨架。

據了解,為激活消費潛能、加快恢復市場消費活力,由省商務廳指導,省網商協會主辦、火橙電商等承辦的“徽動消費 年貨精選”2023線上線下年貨節于1月3日正式啟動,持續至1月16日?;鸪入娚特撠熑诵煸S說:“初步測算,日均最高銷售額超過15萬元,其中銷售最多的是年貨禮盒。我們會根據顧客需求,自由搭配禮盒內產品,熱銷禮盒均價在300元左右?!?/p>

商之都紅府超市負責人陸梅香告訴記者,超市的年貨節活動自去年12月29日啟動,水果禮盒、堅果禮盒、奶粉以及預制菜產品等迎來熱銷,“年關將近,從1月10日開始,銷售額明顯增加”。

搭乘電商“快車”

皖貨暢銷全國

在蕪湖市繁昌區的“憨豆熊”生產車間,篩果、脫皮、選果、清洗、浮水、烘干……經過繁瑣的制作工序以及安全檢測,這些堅果將銷往全國各地。

從過去的趕大集、辦年貨,到如今動動手指、送貨到家。搭乘電商“快車”,越來越多的安徽好貨在年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在今年的拼多多年貨節上,我們的日銷量近20萬單,較平時翻番?!薄昂┒剐堋笔且患抑鞔螂娚啼N售的堅果品牌,企業負責人周偉告訴記者,蕪湖地區炒貨業發達,競爭很激烈,如果繼續以傳統線下銷售為主,回款賬期長,品牌影響力有限,市場規模很難進一步拓展,電商給了他這樣的初創企業發展的機遇。

2016年,周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目光瞄準電商。沒想到,入駐拼多多第一年,線上營業額就超過1000萬元,之后每年更是翻倍遞增,銷售規模和品牌影響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線上銷售的新速度讓周偉很吃驚。他說:“過去,每年20%的銷售增幅就很不錯了,而電商卻讓我們實現了10倍甚至20倍的增長。”目前正值年底銷售旺季,周偉表示,目前發貨、供應鏈以及客服體系都馬力全開,保障年貨供應。

同樣轉戰線上的還有安徽老字號品牌詹記?!白鳛閭鹘y的糕點生產企業,雖然依然以線下門店銷售為主,但在2021年前后,也開始正式向線上發力?!闭灿浧放乒P經理傅凱麗說,門店輻射范圍有限,外賣、網購等線上銷售模式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圍繞年貨禮盒銷售,今年我們推出了5款禮盒,不僅在安徽本地熱銷,還賣到了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地。”美團外賣數據顯示,截至1月13日,詹記本月的訂單量環比增長了34%,相比去年增長達97%。

符離集燒雞、潁州黃牛肉、臭鱖魚……記者瀏覽京東年貨節主頁看到,安徽多款特產借助電商暢銷全國,豐富了老百姓的春節餐桌。據了解,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年貨采購需求,商務部已連續三年會同相關單位共同指導舉辦“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今年年貨節將從2022年12月30日持續至2023年1月28日。我省2022年網上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9%。

抓住春節機遇

提振消費市場

春節前后是周期性消費高峰。面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這一首要任務,記者留意到,今年全省各地都搶抓機遇,推出了多種多樣的促銷活動,提振消費信心。

1月9日至12日,明光市舉辦第二屆“農貨節”,現場共設置展位50余個,以明光綠豆、明光艾草、芡實、三界小花生、自來橋粉絲等為代表的明光優質特色農產品盡皆匯聚于此。明光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農貨節”期間,參展農產品經營主體還針對特色產品實行價格優惠,真正讓企業提升銷量,讓農民增加收入,讓消費者獲得實惠。

1月9日,第四屆天柱山年貨節暨“歡樂過大年”鄉村村晚活動在潛山市天柱山鎮天寺村開幕??脆l村村晚、購幸福年貨、品特色美食、賞田園美景,美麗鄉村散發著濃濃的年味。年貨節活動持續到1月11日。“鄉村村晚+年貨節”已成為當地有特色、有影響、受關注、聚人氣的鄉村旅游品牌。

舉辦年貨活動,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這次年貨節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有500多款產品,但線下受場地限制,品種較少,活動剛剛過半,準備的50款禮盒就只剩三四款有庫存?!毙煸S坦言,活動籌備之初,大家對銷售額預期不高,一直到活動開始,才發現無論是企業團購還是零售,大家的購買熱情都很高漲,預計總銷售額達500萬元,明顯好于預期,這增強了協會成員企業新一年的發展信心。他表示,明年的年貨節將根據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進行線下場地的升級裝修,籌劃更多的促銷活動,今年的第二場促銷活動也已進入溝通和準備階段,將在春節后開始。

對于年貨暢銷,深耕商超零售領域多年的陸梅香顯得很冷靜。她告訴記者,春節是傳統的銷售旺季,如何抓住旺季是當下要關心的事。“除了在超市內售賣,最近我們正在舉辦進社區進機關活動,把年貨送到百姓身邊去,拉動銷售。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新年可期,紅府超市將繼續在選品上多下功夫,把好商品品質關,提升服務質量。”陸梅香說。(記者 彭園園)


【經濟快評】

搞活年貨經濟是恢復和擴大消費首場硬仗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年貨經濟也逐步熱了起來。線上各大電商平臺近期不約而同推出年貨購物促銷活動,線下零售、餐飲、文旅等各行業也鉚足勁頭,營造氛圍、制造熱點、創新模式,希望能把握春節消費旺季,激發消費熱情,讓年貨市場和年貨經濟更活躍、更紅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安排今年經濟工作時明確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能不能抓住春節這個最重要傳統節日和一直以來最具爆發力的消費旺季,進一步活躍城鄉消費市場,以更大力度搞活年貨經濟,可以說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首場硬仗。

搞活年貨經濟,圍繞如何激發消費意愿、釋放消費潛力,出臺支持性政策措施,營造寬松包容市場環境,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企業、社會、政策各個層面形成合力,能夠實打實凝聚起擴內需、促消費的行動共識。同時,如果年貨經濟能夠更加活躍,消費意愿和潛力能夠充分釋放,就能讓各類市場主體真實感受到消費市場在升溫,對于穩預期強信心至關重要。一定程度上來說,搞活年貨經濟,更是一場不容有失、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促進消費關鍵之役。

恢復和擴大消費,面向的是全民,主動權在于每個消費者個體。搞活年貨經濟、提振春節消費,當前最優先和緊迫的事項就在于,最大程度凝聚合力,千方百計激發消費意愿,讓更多人愿意消費、便利消費、放心消費。首要的是,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促進春節消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迅速及時清理一切不利于促進消費的不必要不合理的收縮性和限制性規定。近期及時廢止文化旅游行業8項防疫工作指南,對文旅行業積極開拓春節市場無疑是積極有效的助力之舉。

必須看到,迄今仍有一些地方對春節期間人員往來作出限制性規定,部分地區還在要求集貿市場實行所謂“輪休”。近期一些城市強制性、無差別地要求城鄉一律禁止燃放煙花,引發輿論風波,更應令人警醒。這些不科學和不合時宜的規定,不僅沒有釋放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積極信號,不利于穩定市場主體預期信心,更是在給消費行為人為制造障礙和壁壘,客觀上會壓制消費,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背道而馳。

搞活年貨經濟,各類市場主體是主角。放手發動城鄉各類經營者,讓他們充分運用自己的經營智慧、用好獨創性經營門路,充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就能在促進消費上獲得更大主動權。因此,必須更加注重保障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經營自主權,杜絕不當干預、人為設限,實實在在地支持廣大經營者把握好春節期間人員往來活躍帶來的市場機會,努力在擴大消費、改善經營上實現開門紅,更好地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以更大活力擴大消費、在擴大消費中增強活力,共塑更具生機活力的消費市場。(胡旭)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 數據顯示 線上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