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熱聞 >

央視重磅,又一部9分神劇?

2023-09-01 09:58:30 來源:小片片說大片

近年來,有一個被反復提及的說法: 東北文藝復興。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部扎根于東北的影視作品。

幾個月前,一部《漫長的季節》,令無數觀眾為之潸然淚下,久久不能釋懷。


(資料圖)

前段時間,本山大叔帶著《鵲刀門傳奇》橫空出世,諷刺和搞笑指數都非常高,被網友稱為是來整頓古偶市場的。

最近,又一部東北劇來了,直接鎖定央視一套黃金檔。

看過5集之后,我覺得必須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輩的榮耀》

看這個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劇。

如果僅僅因為年代劇的屬性而抗拒,或者看到“父輩”兩個字就不自覺想用“父權”來批判,

那你可能就錯過了一部質量不錯的劇。

個人感覺,無論臺前幕后的班底,還是成片的效果,這部劇都非常令人驚喜。

總導演,康洪雷。

《士兵突擊》《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激情燃燒的歲月》,還有某瓣評分直接飆到9.6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經典佳作,都是他執導的。

編劇,趙冬苓。

出自她手的好劇好片大家基本都看過,如去年的《警察榮譽》,劇版的《紅高粱》,黃渤的《斗牛》《青島往事》等等。

演員,郭濤+劉琳,讓人一秒夢回《父母愛情》。

象牙山第一巴圖魯“王云”葛珊珊,前腳還在《鵲刀門傳奇》里威武霸氣地調理丈夫,后腳又在這部劇里演了個生動的母親。

年輕演員里面,“陳延年”張晚意,“林有有” 張月,也都是小伙伴們比較熟悉的面孔。

不說別的,單單這樣的配置,首先就有了一定的質量保障了,至少不會是一部爛劇。

接下來,我簡單講一講這部劇前五集的劇情,大家直觀感受一下。

故事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圍繞著生活在三道溝林場的伐木工人展開。

郭濤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名叫顧長山,是林場923工隊的隊長,和劉琳飾演的存花是一對夫妻,有兩個孩子。

兩人屬于重組家庭,兩孩子不是他們一起生的,長子兆成是存花的,次子兆喜是顧長山的。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的心里也都沒啥芥蒂,對彼此的孩子都視如己出。

經常看東北劇的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末最大的時代悲歌就是下崗潮,三道溝林場的伐木工人們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當時,林業行業開始“減產、限伐、下崗”,林業局的采伐指標有限,給923工隊的上山名額只有二十個。

這意味著,單單923工隊,就將有十幾個家庭失去收入來源。

可是,市場行情不好,林業局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除了縮減人員,讓大家自己找點營生,也沒有什么辦法。

作為隊長的顧長山,希望每個工友都能有收入。

他決定不按照上面的要求減少上山名額,而是讓所有人一起上山,大伙一起分20個人的工資。

這本是件好事,可偏偏卻出了意外—— 工友陳尚友在伐木中不幸喪生。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要求從這天起,所有923工隊的人都不能上山,大家一下子又沒有了收入來源。

事實上,這個悲劇本來是有可能避免的。

因為工資都開不出來了,陳尚友的妻子一直琢磨著兩口子到外地打工。

奈何陳尚友做了一輩子工人,感覺自己一個拿著鐵飯碗的人出去打工很丟人,根本不同意妻子的想法,兩人為此還一度從吵吵到動手。

現在陳尚友死了,妻子更沒有了留在林場的必要。

為了自己和兒子陳興杰 (張晚意飾) 的未來,她決定去廣深打工賺錢,將陳興杰一人留在家里。

意外的是,一天晚上陳興杰光顧著學習,沒有注意到爐火燒著了屋子,直到房子都塌了。

打那以后,顧長山和存花便把陳興杰留在了自己家,陳興杰由此成為了他們的養子。

除了陳興杰之外,善良的顧長山還收養了一個名叫鳳勤的女孩。

鳳勤是“王云”葛珊珊所飾演的角色馬曉云的女兒,她和丈夫梁富寬也是后來才走到一起的。

馬曉云原有鳳霞、鳳勤兩個女兒,遇到梁富寬后,將鳳勤留在父母家,后來與梁富寬又生下了小女兒鳳菊。

本來在父母家,鳳勤有姥姥、姥爺和老姨照顧,然而姥爺中風,老姨又下崗,只能把鳳勤送回到馬曉云身邊。

不知道小伙伴們有沒有聽過一個說法,東北是執行計劃生育最徹底的地區。

馬曉云并非不想養鳳勤,但梁富寬認為,現在這么個動不動就下崗的時期,突然冒出個鳳勤來,很有可能會成為把柄。

到時候,他和馬曉云將雙雙下崗,別說鳳勤了,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風。

然而,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

這段時間省里派來了新場長,專門來處理林場的停薪留職工作,總共將有80個工人被停薪留職。

一時間工人們群情激奮,人人自危。

當靴子落地時,“梁富寬”三個字還是出現在了停薪留職的名單當中。

而為了起到帶頭作用,顧長山把自己的名字也寫了上去,可即便如此,他所收到的,也依然是工友們冷眼與恨意。

這怪不得他,也怪不得那些工人。

殘酷的時代洪流席卷而來,沒有人能夠逃得掉,他們和他們的后代,都必須想辦法找到出路,頑強地活下去。

在后續的劇情中,那些留在大山的人,在顧長山帶領下搞起了“家庭生態林”,暫時解決了生計危機。

此后,在2007年、2014年、2015年,這些關于我國林業改革的重大階段中,他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活也更加美好。

不可否認,這部《父輩的榮耀》是一部主旋律電視劇, 乍一看簡介的話,你還會覺得有點假大空。

但是,從前五集的質量來看,該劇還真不是那種空喊口號的糊弄之作。

相反,它在方方面面都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

首先,這是部以小見大的作品,聚焦時代但沒有采用所謂的宏大敘事,而是將視角瞄定在一個個具體的人上。

劇中的那些工人和他們的家屬,都是鮮活的,看著他們的對話、表情、行為,東北長大的孩子都會倍感親切,一秒穿越回小時候。

隨便舉幾個例子。

倆大老爺們喝酒討論工作,女人忍不住說上幾句,男人一臉不耐煩:

你老娘們兒,瞎摻和啥。

兩口子吵架,女人看上去很強勢,指著男人又打又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男人表面上不愿跟女人計較,能敷衍就敷衍,嘴上一口一個“你個老娘們懂啥”,等逼到不耐煩了,那也是不會手軟,主打一個口不服心也不服。

面對停薪留職,火爆脾氣說上來就上來。

那邊領導還沒講完話,這邊底下立馬不忍了,一個個紛紛站出來——

啥玩意兒?你啥意思啊,咋的啊,讓咱下崗啊,憑啥你說停薪留職就停薪留職,我們可是國家的正式工人,你是誰啊!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劇中對東北話的重視。

全東北話語境不說,每一次出現你可能看不懂的東北詞匯,還都給出了相應的標注,似乎有一種奔著做東北話教科書去的感覺。

如:欠兒登、吵吵巴火、十個頭的等等。

這些日常化的語言、生活化的人物,讓人在觀劇的過程中,有著非常強的代入感,仿佛一切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眼前。

與之對應的,相信小伙伴們單看截圖也看出來, 這部劇的服化道和布景,真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東北。

茶缸、柜子、布簾、粘豆包、手悶子、狗皮帽、鐵飯盒……每一處都能勾起觀眾的回憶。

敘事層面,《父輩》給人的感覺不緩不慢,娓娓道來,但效率卻又非常高。

下崗、改革這些嚴肅而沉重的主題,被貫穿在了家長里短的生活流當中,接地氣的同時,真切地呈現出了工人的痛苦與無奈。

演技層面,老一輩的表現不用多說都穩得一批,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小演員,一個個太有靈氣了。

比如顧長山的小兒子兆喜,人不大,嗑倒是一套一套的。

教人寫檢討書,還不忘“埋汰”對方兩句:

你這承認錯誤,你得誠懇……還不如我們小孩呢,這都不會。

再比如馬曉云的小女兒鳳菊,一天天老霸道了。

鳳勤剛出現時,大姐夸鳳勤說話好聽,她叉著個小腰,立馬不樂意了:

一點都不好聽,她不是我二姐!

沒經允許就翻鳳勤的包,然后還瞪著眼睛理直氣壯:

我看看咋了?

總而言之,明明都是熊孩子,但是你看劇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好笑,一點也不討厭他們。

至于年輕一代的演員,前五集中的戲份相對少一些,確實不如老戲骨,但也算能接受,只希望后續劇情中他們千萬不要拉胯吧。

總的來說,從前五集來看,這是一部非常真誠的劇。

它的整體基調是溫暖的,著眼點都在一個個的小人物身上,有笑有淚,讓人悲嘆而又令人感動,基本沒啥大的短板。

唯一的問題可能是,顧長山的人設多少有那么點圣人化。

就比方說關于收養鳳勤這件事,存花就有過糾結,表現出了不情愿的掙扎,但顧長山似乎就沒有。

當然,現實中也確實有這樣的人,也正因為這些人,社會才沒有喪失溫度,變成黑暗森林。

特別是在大變動的艱難環境下,這樣的溫度更顯得彌足珍貴。

趨利避害是人性,舍生取義也是人性,我們至少不能自己做不到,就去嘲笑和否定光的存在。

認同我說的,那就 點贊關注 支持一下吧。

今天就到這里!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