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熱聞 >

奔馳E400 Coupe及力帆邁威怎么樣

2023-06-23 17:26:27 來源:互聯網

要正確理解E coupe,你必須先知道在歐洲究竟是什么人在開這款車。歐洲開E Coupe的大多是些穿著得很有范的老頭,很多年齡甚至在50歲以上,放在中國大致是李宗盛那種感覺??墒窃谖覀儑?,這類雙門轎跑的買家以年輕人為主,父輩那代人有錢也只會跑去買S級。這樣矛盾就來了,如果你抱著年輕人那顆好斗的心來開E Coupe,那你必然會失望而歸。E400 Coupe開起來的關鍵詞是沉穩,方向盤、油門和剎車踏板的阻尼都偏沉,屬于傳統奔馳車的味道。

除了外在層面的沉,內里機械也是如此。操控感覺穩字優先,沒有轎跑車慣有那種“賊賊”的靈活感,急躁點的人甚至會嫌它太笨重??v然腹中是一副超過300馬力的3.0T V6,但奔馳將它的實力埋得很深很深。加速對油門的回應很和緩,動力是慢慢滲出來的感覺。哪怕深踩去逼它,它依然不輕易露出獠牙。我甚至一度停車下來瞧瞧尾標,確定奔馳沒有給錯E200 Coupe。弦外之音,就是沒必要買E400 Coupe,它實在太內斂了??梢哉f,E Coupe整臺車只是像一臺懸掛變緊繃了的E級,但一切依然與運動無關,狂躁的人進去也會把你修煉成優雅的紳士。有人會問:E Coupe不是用老C級轎車底盤嗎?事實上,它行走起來那種沉厚感真的更加像E級。

在用車過程中有段小插曲,在端午節前一天早上,廣州交通大面積癱瘓。我開著奔馳E400 Coupe連續堵了兩個小時,我在環城高速上幾乎沒變過道,一是因為車子動作比較重沉,沒有多少欲望去跟別人拼殺;二是源于車子太舒服,我將座椅調成微躺,右手搭在擋桿臺上隨意扶著方向 等著時間被耗去。由于動力是隨油門很線性的“憋”出來,于是我能很準確無誤地跟著車流,不像很多車那樣,起步往前撲得過火,要靠剎車來調整車距,精神容易緊張。唯一會讓人疲憊的地方就是較重的剎車,踩上兩個小時還是挺委屈右腳。


(相關資料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臺E Coupe的音響效果很驚艷。自問試過很多用頂級喇叭的轎車,但試完之后,我覺得效果也不過如此,但這臺車卻把我給震撼住。這套音響并不挑音源,記憶最深是收音機里張學友某首歌開頭的下雨聲,真的聽得出所謂的“方位感”,暴雨從右往 橫左掃過來。看了一下,這臺E Coupe沒有將音響品牌露出來。我覺得這種效果跟喇叭素質關系不大,主要是這種Coupe的車廂特別適合設計聲場。尤其是后喇叭位置,跟前排離得不遠不近,排布起來就像在家里聽5.1聲道的音響。

接著我們說油耗。很多人會說,能買花70多萬買奔馳Coupe的主不會在意那些油錢。沒錯,油錢不在乎,但整天要去跑加油站也不行。開了兩天,如果是日常車流量下,油耗大概在13L/100km左右,哪怕遇上嚴重堵車,油耗也沒越過15L/100km。對于一臺車重達1.8噸,能在5.6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的轎跑來說,已經是非常環保。一些動力技術不好的自主車,油耗已經能輕松干掉這臺E400 Coupe。E400 Coupe油耗不高,除了動力系統技術足夠先進之外,還拜啟停系統功勞,堵車時候的油耗也沒有無節制地上升。

稱E400 Coupe為“轎跑”,其實有失偏頗。從駕駛感受來說,它應該是臺雙門轎車。E400 Coupe深得奔馳精髓,機械精密感要強于寶馬和奧迪。方向盤和踏板的阻尼質感,乃至動力系統那種線性的發力特性,會讓人覺得這是件機械工藝品,而不單純只是交通工具,就像機械腕表已經超脫出計時工具特性那樣。所以,開E400 Coupe的樂趣不在于超車和劈彎,而在于細細品味它的精密。E400 Coupe猶如一個已經看清一切的智者,很懂得潛藏鋒芒,哪怕我有300多匹馬力,但表情依然平靜如水,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蛟S,這種精密感和從容感就是大家將奔馳捧為三駕馬車之首的緣故。這段說得太感性了,源于我已經開到“中毒”,無法自拔。

【寶馬4系】

【奧迪A5 Coupe】

由于之前已經寫過詳細車評(點此閱讀),本文不再贅述E400 Coupe諸如內飾、空間等方面的表現。最近剛好像集七龍珠那樣,把奧迪A5 Coupe、寶馬4系和雷克薩斯RC都開齊了,我不妨拿它們進行個比較,好讓各位可以對號入座。寶馬往舒適性偏袒之后,其實寶馬4系和奧迪A5 Coupe調性挺類似。兩者都有轎跑那種“賊賊”的靈活感,而且都很容易上手。相對來說,奧迪A5的“電子感”較強,尤其是轉向手感,屬于一種縹緲的輕。寶馬4系雖然沒有父輩那種熱血,但機械交流做得更為真實,整臺車的反應較為緊致。雖然說4系開起來更帶感,但A5 Coupe千萬別小看它,因為奧迪最擅長做那種“傻瓜”也能開得很快的車。

【雷克薩斯RC】

外觀上的畫風差異,注定E Coupe和RC的買家沒什么交集。不過RC有一點和E Coupe類似,就是大家都是做得很舒適,質感都很高級。不過奔馳和雷克薩斯對高級的理解并不同,E Coupe是靠偏沉的量感來營造高級,雷克薩斯RC則是做得柔韌有余,有收有放,尤其是轉向手感,松弛卻又不失準繩。慶幸雷克薩斯沒有一味去模仿德系車,而是做出一種很東方的韻味,讓買家多一個截然不同的選擇。

最近看NBA總決賽時,CCTV5的廣告里出現一輛車,外觀拍得非常高大上,自稱為真7座SUV,關鍵是才賣6萬不到,還有自動擋,這輛叫力帆邁威的車是成功引起我的注意。而機緣巧合地,我們最近借到一臺邁威的試駕車。沒想到試駕過后,我們都開始方了。

小問題不少,我真的方了

力帆邁威給我們的驚訝是從發動機艙就開始,初一看布局很工整啊,被蓋板封得嚴絲合縫。可不知誰手賤掀開了蓋板,奇怪的發現也就開始了。首先機油尺在哪里呢?用電筒照了一圈,原來被藏得很隱蔽,在蓄電池蓋板下靠近防火墻的位置。我們試過怎么拿都會很困難,而且還容易被熱氣燙到,這種設計實屬不合理,明顯是發動機做縱置布局時,沒有相應的調整考慮。

繼續往旁邊看,蓄電池上有一塊被固定死在車架上的擋板,上面預留有一個小蓋開口,應該是留給接電時候用的??墒俏覀兇蜷_一看,居然只看到負極一邊,關鍵的正極卻被擋板壓著。那意味著如果萬一要接電,還得先研究一下如何拆開這塊擋板。邁威這個發動機艙的布局,老司機想自己動手做點維護,實在有些難以下手。

看了前面的發動機艙,再打開尾廂門看看,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地臺上的新車膠膜布滿了水珠,是哪里來的水?抬頭一看就見到清晰的水跡,在第三排的小窗下,左右兩邊都有,姿態很均勻。

本想這可能是小窗漏水,可適逢試車期間我們也遇到暴雨,仔細研究了一下水路,不是由窗滲進來的,而是頭頂的空調管道產生的“空調水”滴下來引起的。這不知是不是邁威試駕車個別的問題,反正如果你要買邁威,就一定要精挑細選一番,否則有可能會受到第三排水患的困擾。

還沒完,原地明明看到油還有兩格的,可一經開動抖兩下,油表瞬間清零,顯示沒油了。趕緊停車看一下什么問題,一停車油表又正常了。其實小問題不止這些,本文難以一一細說。

“真”7座空間好用,好坐嗎?

好吧!回到車的使用本身,我們從使用角度去回答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邁威的7座空間好用嗎?坦白說,并不好,廣告上車身很大,可實際見到真車,原來就是幻速S3的大小。而內部空間也是比較緊湊的,第二排座椅不能前后調節,地臺還有一塊大面積的突起,延伸到座椅下方,使得放腳的位置就很緊湊,腳活動的空間也減少不少。而且腿離前排的空間也所剩無幾,坐在第二排感覺腿和腳就被禁錮著。

至于第三排乘坐感受,腿部空間如圖所見,已經和第二排座椅的靠背緊貼著,加上地臺高,坐墊低,吊著腿坐,大腿沒有支撐,很快就會累的。第三排短途用還可以接受,長途乘坐實在不好受。還想提一點,第二排靠背的布料很粗糙,穿著短褲的我腿不斷地碰到,那感覺實在不好受。

不過有個值得一贊的地方是空調出風口的位置,跟幻速H3F一樣,改到了第二排和第三排頭頂之間,前后有3個出風口,保證涼風可以近距離地吹到你面前,而且后排也有獨立的蒸發器,空調感覺還是很給力的。

動態駕駛,2擋基本是廢的

靜態的說完,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動態的駕乘體驗如何?力帆邁威使用的是一臺力帆自家的1.5L的發動機,最大功率80kW,最大扭矩145Nm,配搭5MT或4AT的變速箱,這次我們試到的是一臺5MT的車型。

駕駛部分,力帆這個1.5L發動機的動力還算不錯,1擋起步很有力,試過載著6人坡起也是輕輕松松的,后段的提速表現還比幻速S3的1.5L要好??墒莿e掉以輕心,一旦你換個2擋就不同了,動力立馬“咔咔咔”好像難以為繼似的。關鍵是這個問題并不單單發生在坡道上,比如你在路口掉頭,掛著2擋慢慢挪動等待機會,想大腳油門沖出去,結果起步是沒問題,可想繼續提速時又“咔咔咔”要熄火了,只能又降回到1擋。

久而久之我都抓握規律,知道這個2擋是沒力的,1擋和2擋齒比離得太遠,3擋和2擋又做得太接近,使得2擋的地位就很尷尬。后來我問了一下開過這個車的同行朋友,原來大家也都是1擋直接升3擋的開法,果然,大家都只能用同樣的方式去面對這個奇葩的2擋。

說起擋位,力帆的這個5MT手感,就是稀飯同學經常說的那種“碟仙”手感,迷迷糊糊地都不知自己到什么位置、入擋成功了沒有,因為即使正確掛到檔位上,還是有很多的虛位可以前后左右擺動。所以邁威是一臺必須要找到規律才能開好的車,新手并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

而乘坐上,力帆邁威后懸掛用的是整體橋的設計,優點是承載能力好,很多微面和幻速S3,CX70等都使用類似的底盤結構,它們行駛的共同點是濾震一般,零碎震動比較多,而邁威在此之上還多了一點松散的感覺,剎車點頭擺動明顯,高速穩定性比較弱。

總結:這車去看看開開眼界就好

可能有人會說,5、6萬塊的車就別要求那么多了,我們要支持民族企業。所以就有了第三個問題,力帆邁威在同價位車型中有競爭力嗎?確實6到9萬元能買到的7座SUV真不多,除了力帆邁威就是幻速S3和長安CX70。但相比之下,邁威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優勢,空間不如CX70,做工比幻速還要隨便,動態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坐,體驗也都跟CX70有明顯差距,所以說,對力帆邁威有興趣的人試試就好,起碼可以看看眼界,如果真有買的打算,除非你只能開自動擋,不然實在沒有購買的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