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編五彩繩,做香囊,扎艾葉香蒲,吃粽子……6月21日下午,來自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泰國、越南、老撾、韓國、日本9個國家的19名外籍師生齊聚吉林外國語大學地球村,參加“萬粽飄香 共度端午”活動,親身體驗中國端午節的文化習俗。
活動中,外籍師生們先聽取了關于端午節來源和習俗的介紹。“為了上好這堂端午文化課,我們團隊提前一個多星期就開始設計課程內容和各個環節。”主講人、吉林外國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葉雪凝認真地說,“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統節日民俗活動豐富而有寓意,我們希望通過講解和體驗,能夠讓外籍師生們真切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善良。”
在講解團隊的介紹下,外籍師生們學習編五彩繩,制作香囊,親手扎艾葉香蒲,了解懸掛方法,還體驗了端午小游戲——射五毒,品嘗了美味的粽子。
“編制五彩手繩佩戴在手腕上是傳承千年的端午節習俗,有良好的寓意。”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馬卡拉對自己編的五彩繩愛不釋手,“我是2023屆畢業生,馬上就要回國了,希望能把這份中國的祝福帶回我的國家”。
“射五毒這個小游戲讓我們不只是坐著聽老師講,可以親身體驗,趣味性很強。”來自日本的星島園子說,“通過參加今天的活動,我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我對中國文化越發感興趣,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
外籍師生們還品嘗了端午節的特色美食——粽子,大家開心地說:“能夠在親身參與中學習中國文化,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體驗。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種邊講文化、邊體驗的課程,學校從2014年起就開設了,并于2016年專門成立‘中國文化工作坊’,幫助國際學生感受中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傳播中華文化。”吉林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宋丹丹介紹說。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劉明太|韓俊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