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熱聞 >

看龍舟賽 品“粽”頭戲

2023-06-22 13:54:02 來源:揚州日報

濃情端午節,粽葉艾飄香。今天是端午節,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端午假期,揚州全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趕快收好這份家門口的出游攻略,去體驗接“粽”而至的假期快樂。


【資料圖】

邗江

游北湖品習俗,逛蔣王購果蔬

6月22日至6月24日,北湖濕地公園舉辦“北湖濕地公園‘粽’夏園游會”,通過浴蘭湯、吃粽子、佩香囊、掛艾草、系五彩繩等端午節傳統節日儀式和習俗開啟親子體驗園游會。

6月22日至6月23日,方巷鎮沿湖村舉辦第十屆“尚藝東美·玉衡”快樂垂釣電視直播精英賽FTT華東分賽區(揚州站),匯集各路垂釣高手。方巷鎮舉辦方巷鎮農產品展銷會,銷售的農產品包括沿湖村的端午禮包(粽子,咸鴨蛋,綠豆糕等),另外還有黃玨老鵝、裔家牛肉、珠玉桃子等。

6月21日至6月23日,蔣王街道舉辦蔣王街道第七屆果蔬采摘節,以水果、蔬菜、花卉展銷配合樂隊演出、咖啡秀之類的互動活動。

高郵

高郵湖畔體驗熒光派對,珠湖小圳感受冰霜音樂潑水節

6月21日上午,高郵湯莊鎮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文藝宣傳村村行 文化文明進萬家’——粽香飄萬里? 幸福滿湯莊公益演出”,現場有民歌、民舞、揚劇、舞蹈等文藝形式的公益演出。

6月21日下午,高郵文化館小劇場舉辦“粽情端午·詩意高郵”端午雅集會,現場舉辦詩朗誦、舞蹈、情景表演等。

6月22日,高郵湖畔帳篷露營地舉辦“濃情端午·盡情放‘粽’”活動,舉辦熒光派對、水槍大戰和樂隊表演等。高郵市圖書館一樓少兒室舉辦“我們的節日·品味濃情端午 厚植家國情懷”,以PPT的形式介紹端午節的由來、習俗、美食等、手工DIY;

6月22日至6月24日,在高郵珠湖小圳西草坪舉辦珠湖小圳·冰霜音樂潑水節,現場有歡樂潑水互動、龍舟比賽、電音燈光秀、泡泡大戰、星空帳篷露營、篝火晚會。

端午假日期間,高郵清水潭景區舉辦“濃情端午,暢游清水潭”系列活動,推出“清水潭門票+觀光車票+船票”特惠。

儀征

到捺山包粽子、捕魚,到博物館了解端午習俗

6月22日起,天樂湖“仲夏燈光節? 仙境奇游記”浪漫開啟,上演超夢幻光影燈光秀,帶你穿越童話世界,體驗現實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另外,天樂湖水上樂園、田園漂流也正式對外開放;

捺山地質公園邀請你來體驗“‘粽’情端午? 神仙一日”,推出小端午套餐,可以體驗包粽子、捕魚,品嘗捺山小公雞;

潤德菲爾莊園推出走進田園里的端午,體驗稻田插秧、紅泥腌鴨蛋、包粽子、賞繡球花……放“粽”游端午研學游;

戶外猩球山野度假樂園舉辦光影節,邀請大家夜游樂園,感受光影變幻;

6月22日,儀征市博物館開展“悠悠端午香? 綿綿家風恒”主題社教活動,編百索、聽故事,帶領大家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體驗端午節的習俗!

生態科技新城

看七河八島龍舟賽,體驗民俗游園會

6月21日,生態科技新城農文體旅融合發展中心在深潛大運河中心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暨‘大運河·七河八島’龍舟賽,同時設立端午十二紅、非遺手作香囊、手繪龍圖、拓印鐘馗像、狀元茶道表演、“祈夏?!便逄m湯等非遺體驗區,結合包粽子、射五毒、DIY風箏、DIY香囊民俗活動,感受端午傳統習俗。

6月22日-6月24日,鳳凰島濕地公園舉辦端午節帆船體驗活動和”我‘艾‘端午——鳳凰島端午游園會“,現場組織游客親手采摘艾草、香蒲等辟邪驅毒植物制作端午門掛DIY,還可在農藝坊體驗端午手工粽子香包、手作青團,體驗親子樂趣與傳統文化。?

地道端午 老揚州這樣“玩”

在老揚州的心目中,端午和中秋是僅次于春節的兩大重要節日。那么,地道老揚州過端午有哪些習俗呢?日前,記者走進東關街道瓊花觀社區謝馥春第六代傳人謝靜安的家中,聽這位71歲地道的老揚州說說,昔日老揚州的“端午”怎樣玩?

掛菖蒲 點雄黃

“端午時節,氣溫升高,各種蚊蟲、病毒開始繁殖生長的高峰時期,傳統流傳下來過端午的一些方式,就是驅蟲祛病和辟邪的?!敝x靜安家的門上,前兩天就掛上了新鮮的菖蒲和艾葉,“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又稱‘水劍’,說它可‘斬千邪’。所以菖蒲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是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

“古人驅蚊驅邪都用最天然的原料,例如在墻角旮旯撒一圈雄黃,蛇蟲都不敢靠近,這些天然原料效果是顯著的?!敝x靜安拿出家中的雄黃酒告訴記者,在前兩天瓊花觀社區端午節活動上,小朋友排著隊來要求謝奶奶給他們點雄黃。老揚州傳統,拿雄黃酒在小孩子額頭上點一個紅點子或者寫個“王”字,寓意小孩子身體像小老虎那般強健,邪祟都離得遠遠的,所以過端午之前,也有的老揚州會買手工縫制的小老虎給掛在孩子脖子上,這和點雄黃是一個含義。

玩百索 鴨蛋簍

“我編了30只鴨蛋簍子去瓊花觀社區參加端午活動,孩子們個個舉手都要!”謝靜安笑瞇瞇地展示自己編織的鴨蛋簍子,綠色、桃紅、黃和大紅四種顏色的彩線搓成一股,三股一共十二根線,要編八排,兩根線打一個結。鴨蛋簍子是謝家代代相傳,因為從謝靜安的父輩開始,端午節長輩就給晚輩編鴨蛋簍子,“我們家姐妹五個都背著鴨蛋簍子,一是覺得好玩,另外覺得稀奇。走出去人家都知道謝家的五朵花?!?/p>

老揚州傳統還會在端午給小孩子手上或者脖子上系上百索子,百索子又名五色絲線 ,是用五種顏色的線編成的線環,風俗認為這樣可以辟邪。但是到了農歷六月六那天,要把百索子扔到屋頂上。揚州有句俗話“六月六 百索子扔上屋”,扔上屋的百索子被小鳥銜走搭成了七月初七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斑@是我小時候,我媽媽講給我聽的故事?!敝x靜安表示,每逢過節的時候,就會想起這些往事,想起前輩,應該把這些傳說和故事一代代傳下去,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在社區開展的端午活動中,她都會和孩子們一一講解老揚州端午的故事。

記者在謝靜安家中還了解到,百索子不僅是給孩子掛在手臂和脖子上,也能編織成粽子,叫絲線粽子。先用硬紙板做出一個類似粽子形狀的菱形體,然后外表用百索子的彩線包裹起來,拎在手上就是只五彩斑斕的百索子粽子,可以掛在家中或者嬰兒車旁,也是主打辟邪作用。

掛香囊 十二紅

謝靜安端來一大盆香料,里面有艾葉、佩蘭、香茅等等香料,這是做香囊的原料。秉持家學,謝靜安一直有端午做香囊的習俗,她說香囊的主要作用是防蛀驅蚊,在她記憶里,每年梅雨季節的時候 就用宣紙或者毛邊紙把做香囊的原料包起來,做成紙香囊,放在書櫥里面幾個角落,對家中的藏書起到防蛀的作用,現在這種香囊既可以掛在車上,也可以掛在小孩子的身上,起到防蚊的作用。“我現在做香囊也是回憶我的父親,做一個紀念?!敝x靜安表示,既然出生在謝家,并且和父親生活了50多年,不想讓父親的手藝失傳在自己手上,她也將這些都傳承給下一輩。?

包粽子和燒十二紅大概是每個揚州人家都會做的了,在謝靜安的回憶里,跟她的爺爺一起過端午的時候,粽子和十二紅都是應時應景的,他們家十二紅一般就是枇杷、荔枝、桃杏、山楂、莧菜、魚肉、大紅(龍)蝦、咸蛋、王(黃)瓜等,雄黃燒酒是一家。粽子的品種就更多了,謝靜安今年就做了鮮肉的、咸蛋黃的 還有紅棗、紅豆、香腸。

“老揚州的端午習俗大致就是這些,我小時候就是這么過的?!敝x靜安表示,無論什么傳統節日,都有它民族文化的意義,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

通訊員 杭曉燕 史洪營 郭菲 戴心遙 江凌云

記者 居小春?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