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端午節假期前,主營家居用品出海的致歐科技順利走完上市流程。上市首日,致歐科技迎來高開局勢,一度漲至16.77%,截至午盤公司股價漲幅達6.73%。
(相關資料圖)
在股價高開的背后,是致歐科技明顯縮水的募資金額,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14.86億元,但以實際發行價24.66元/股計算,致歐科技實際募資金額約10億元,扣除稅款及其他成本后,實際募資不足9億元。
此前致歐科技曾多次在發展目標中提及利用自身的經營和設計優勢,對標成為“線上宜家”為海外電商消費者帶去優質中國產品。
受融資規模明顯縮小影響,致歐科技擬投入的多個上市規劃項目或將面臨較大資金空缺,預計建設項目包括:倉儲物流體系擴建、鄭州總部運營管理中心建設、研發設計中心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疊加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產品出海不可控因素較多,致歐科技能否順利應對?
家居出海 對標“線上宜家”
致歐科技,全稱致歐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家居產品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家具系列、家居系列、庭院系列、寵物系列等。公司依托廣東家居產業集群協同能力,并重點運營歐洲、北美及日本市場。
2020年至2022年,致歐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39.71億元、59.67億元及54.5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1億元、2.33億元和2.67億元。
與其他家居產品外貿商不同,致歐科技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且主要通過線上電商渠道展開銷售。
“對標宜家等已經成熟的線下品牌,我們的產品深度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選擇線上渠道,歐美家居行業的線上滲透率已達到了26%到27%?!敝職W科技創始人宋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通過提升產品設計美觀度、快遞拆裝簡易度以及本土化等,品牌已在線上渠道領先不少國內外品牌。
借助經驗優勢做“線上宜家”,也成為了品牌多年的宣傳口號、發展目標之一。除了風格化的產品設計理念,致歐科技與宜家極為相似的還有供應鏈管理模式。
招股書顯示,致歐科技并沒有自營工廠,產品全部依靠ODM模式,委托外協廠商生產。其中,2022年前五大供應商占公司總采購量的22.7%,重點采購產品包括生活家具類、家居用具類、家居收納類等。
對此,致歐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將經營資源集中于高附加值的研發設計端及運營銷售端,強化“微笑曲線”上游的研發迭代和設計創新,低附加值的生產制造環節全部委托給外協廠商。
不過,全部交由代工生產的方式也帶來了不少爭議。上市問詢函顯示,致歐科技旗下子公司EUZIEL曾在德國因鋁梯質量問題而引發訴訟。此外,還有媒體爆料稱,致歐科技在美多個子品牌、子公司因含有有毒化學品卻為提供危害警告而多次被起訴。
致歐科技則認為,公司不斷將產品品類向全屋場景拓展,形成多材質、多場景的產品矩陣,而家具產品線豐富,各細分品類規格型號較多,自主生產需要投入大量固定資產,輕資產模式運營有助于公司提升效益和管理效率,獲取更大的盈利空間。
從布局規劃來看致歐科技已將投資重點轉向倉儲建設。本次融資的重點就包括在國內多個城市,以及美國、德國、英國、墨西哥等地建設倉儲物流中心,該投入將達到5.17億元,而其余項目則分別投入3億元左右。
研發團隊近250人 投入不足1%
在致歐科技所經歷的3輪問詢中,被反復問到公司核心競爭力、是否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等問題。
對此致歐科技也多次提到了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42.95萬元、1276.93萬元、2451.04萬元和4501.06萬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4.13%。
然而從占比及構成來看,2019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僅占公司歷年總營收的0.45%、0.32%、0.41%和0.83%。此前問詢函還顯示,公司產品中技術和設計使用自主研發的占比偏低,2019年至2022年,自主研發模式貢獻營收占比分別為17.37%、26.19%、28.37%和31.66%。
雖然致歐科技多次強調研究經費增長迅猛,但研發實際投入金額少,且自主研發的產品營收占比低,成為致歐科技無法回避的短板。
招股書上,致歐科技認為,公司收入主要來自非自主研發成果主要是公司充分利用中國家具家居供應鏈優勢提高經營效率、提升經營規模的結果,具有商業合理性。目前隨著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公司自主研發產品銷售貢獻比例正逐年上升。
致歐科技合作開發產品以及采購供應商產品,長期貢獻了公司的主要營收。
另一方面,從專利持有數量來看,截至2022年末,致歐科技共擁有專利463項,成果頗豐。專利構成上,外觀設計專利445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據悉,致歐科技近幾年發力外觀設計獲得了不少設計獎項。
這背后的研發設計團隊人數達247人,占公司總員工比例21.31%。實際上,這一規模是近幾年突擊招聘的結果。2021年末的問詢函顯示,致歐科技2018年研發設計人員僅54人,至2021年達121人,到2022年末研發設計團隊規模再次翻倍增長。
致歐科技在描述公司創業板定位時表示,主營業務模式是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的跨境電商新業態,并依靠創新、創造、創意開展經營活動,通過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與我國傳統家具家居制造行業進行了深度融合,屬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
風險與機遇并存
作為依托海運和歐美消費市場快速成長的家居公司,除了內部的管理及研發升級,致歐科技的營收受外部不可抗力影響也較為明顯。
以2021年為例,受海運價格持續上升、歐元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震蕩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致歐科技出現了明顯的增收不增利情況。
該年度致歐科技營收同比增長50.27%,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36.9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同比下滑達到了54.77%。經歷2022年直至2023年一季度,海運價格逐步回歸常態,致歐科技營收及凈利潤增長才恢復了正常,但公司整體毛利率仍然持續緩慢下滑。
海運之外,致歐科技對單一電商渠道的依賴也成為公司的潛在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線上B2C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2.91億元、48.15億元和43.3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93%、80.81%和80.53%;海外銷售平臺包括亞馬遜、Cdiscount、ManoMano、eBay等。
在亞馬遜平臺上,致歐科技2022年B2C模式營收達36.36億元,B2B模式營收也達到了4.49億元,合計占公司總營收的75.96%。
致歐科技也曾在招股書中提到,將增加亞馬遜以外的其他海外電商平臺和自營獨立站的投入,并持續發展線下B2B市場,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而從全球市場角度,家居用品消費主要集中在在歐洲、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地,其中歐美兩地市場規模均在2000億美元左右。疊加國外電商消費在疫情的刺激下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歐美年輕人選擇網購,讓不少國內賣家嗅到商機。
盡管將面臨與致歐科技類似的困境,大量家居賣家、品牌讓人積極選擇加入亞馬遜平臺,競爭愈發激烈。這使得致歐科技也無法真正減少針對亞馬遜的投入。
Statista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電商渠道零售額為13360億美元,2020年達到42800億美元,預計未來增速將保持較高水平,2020-2024年復合年增速有望達到10%;電商零售額占全球零售總額的比例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從2015年的7.4%提升至2020年的18%,預計2024年將達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