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熱聞 >

環球今熱點:2023水泥行業現狀分析 水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2023-06-21 23:39:18 來源:百度

水泥行業市場到底多大?今年以來,受到煤價高企成本居高不下、基建及房地產項目投資不足需求低迷、庫存長期位居高位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水泥行業效益呈現下滑態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9.77億噸,創近10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5%。


(相關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布數據,5月份水泥產量19638萬噸,同比下降0.4%;前5個月水泥產量共計77141萬噸,同比增長1.9%。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水泥市場需求環比基本持平,略弱于去年同期水平,與2019年、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二成至三成,需求延續弱勢。

“5月份,水泥市場旺季不旺,單月水泥產量環比僅略有增長,同比基本持平,產量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敝袊鄥f會副秘書長陳柏林表示,水泥市場需求延續弱勢,主要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繼續放緩所致。同時,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均有所擴大,導致房地產端水泥需求延續低迷態勢。此外,受高溫、降雨、農忙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部分地區需求階段性減弱。

據悉,作為水泥行業的重要下游產業,房地產行業在今年上半年的景氣度低迷,是影響水泥需求持續走低,相關水泥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水泥企業節能降耗、提質增效需求更加迫切。行業龍頭公司已多方探索節能降碳技術研發與應用,延伸產業鏈提升協同處置能力,加快布局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節能降碳“路線圖”日漸明晰,領跑行業綠色升級。

而從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情況看,受水泥價格下滑、銷售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整體業績不佳。但從二季度看,25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8家凈利潤環比增長。下游基建、地產開工率回升,水泥需求有所恢復。海螺水泥、金隅集團、冀東水泥、華新水泥、西部建設等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均超百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水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水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十年來,我國水泥工業產業規模和行業利潤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從2012年行業利潤總額657.41億元,到2021年行業利潤總額1694億元,實現了階梯式增長?!笆晃濉逼陂g,水泥行業營業收入24765億元,利潤1948億元;“十二五”期間,水泥行業營業收入46451億元,利潤3658億元;“十三五”期間,水泥行業營業收入46823億元,利潤6640億元。

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水泥工業的持續發展是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半p碳”目標下,作為碳排放大戶的水泥行業,降碳任務緊迫。在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汪瀾看來,年CO2排放量超過10億噸、NOx排放量超過百萬噸的水泥工業,是減污降碳的主戰場。

需求低迷,水泥價格持續下跌。數字水泥網數據顯示,6月5日至11日,全國水泥市場價格指數為398.7元/噸,環比下降1.08%,自4月初以來已連續10周呈下降態勢?!敖涍^前期持續回落,目前絕大多數地區水泥價格已接近成本線或虧損。鑒于市場已進入淡季,即便價格回落幅度有所收窄,水泥需求低迷也將持續2個月左右。”陳柏林說。

6月5日至11日,全國水泥庫存繼續攀升,處于絕對高位,庫容比達75.81%,環比上升1.06個百分點。陳柏林表示,6月上旬,受降雨、工程項目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水泥成交受阻,庫存繼續攀升,多數地區庫存達到70%或滿庫狀態。

進入6月份,夏季用電高峰也增加了水泥行業運行壓力。因此,錯峰生產成為水泥企業應對夏季用電高峰的主要舉措。

但我國水泥行業能效水平尚未完全達標。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按照電熱當量計算法,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5%,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24%。

今年以來,福建省工信廳要求水泥企業在春節、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動等時間段開展錯峰生產,每條生產線全年錯峰生產時間不少于65天。記者采訪相關企業獲悉,在需求持續弱勢情況下,今年福建省水泥企業錯峰力度將有所增強,預計在120天左右。

基建投資作為經濟穩增長抓手,仍是拉動水泥需求的重要支撐;房地產市場作為重要變量,能否在下半年企穩回暖,也是決定水泥需求的關鍵所在。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恢復動能有所減弱的情況下,改善房地產市場信心和預期,仍需要更多實質性政策落地。

水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我們認為由以下三點因素:第一是終端需求,房地產投資深降,基建投資方向發生了變化,內部的分項存在較大分化,需求迅速下降;第二是供給端,今年多個省市明顯加大了錯峰停窯的力度,錯峰的時間延長了,水泥窯運行的時間縮短了,影響了供應;第三是反反復復的疫情打亂了施工節奏,很多工地開開停停,停停開開,有一部的需求被后置。

需求下滑是水泥產量大降的主要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房地產投資深度下降對水泥需求造成了較大的拖累,而且這種作用可能被低估,一方面是因為房地產投資對水泥的需求是連續性和明顯性,這點有別于基建;另一點就是不少地方房地產更是占到水泥需求的一半,地產下行周期下這種負面作用就比較容易暴露出來。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同比增速和水泥產量走勢圖也可以看出二者具有明顯的正向關系。去年以來,國家加大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力度,地產開始高光不再,前端新開工、施工端、投資端全線走弱,截至到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下降9.8%,水泥產量同比下降10.8%。

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水泥工業的持續發展是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雙碳”目標下,作為碳排放大戶的水泥行業,降碳任務緊迫。在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汪瀾看來,年CO2排放量超過10億噸、NOx排放量超過百萬噸的水泥工業,是減污降碳的主戰場。

目前的政策多是針對“保交樓、保交付”,也就是供給端后端保證存量和優質項目竣工,而對于消費端和施工前端始終保持托而不舉;另一方面,房地產運作流程模式基本是銷售—拿地—新開工—竣工,現在銷售沒有企穩,2022前11月累計下降23.3%。投資的兩個重要指標拿地和新開工一個下降超50%,一個下降近40%,都處于深降通道。銷售作為領先指標,只要未企穩,那拿地和新開工就難以有突出表現,因此2023年房地產依然是水泥需求拖累的最大分項。

想要了解更多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水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