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燃機,其實我們過去就有區別劃分,直接驅動車輛的內燃機一定不能是三缸機,因為三缸機作為發動機,是會將結構缺陷帶入到車輛靜態、動態使用過程中,即便技術標準再高的三缸機,也會因為主觀因素而被消費者斃掉。
(資料圖)
不是三缸機不好,而是想要挑戰傳統消費文化的企業都會一敗涂地。
但如果三缸機作為增程器,那么會有奇怪的效果,理想ONE的熱銷不僅僅是一張號牌,背后還有技術邏輯完全不同的深度挖掘電動化后的紅利。
內燃機(增程器)發電,電量存貯在電池中,通過電機驅動車輛, 這套邏輯非常簡單,但收益卻非常大。
以日產e-POWER為例,簡簡單單的1.2L結構增程器,能夠輸出百公里9秒以內的加速成績,而且油耗能夠控制在5L以內,相比于此前的1.6L內燃機版本,油耗、性能都是有直線提升的。
而內燃機作為增程器,是不會直接驅動車輛的,所以它的振動、抖動都不會傳遞給座艙,關鍵的是人們對三缸機的寬容程度完全不同。
因為電機的出現,人們對增程架構的認知更側重于電動化產品,而非傳統的發動機、變速箱產品。
奇駿e-POWER同樣是一臺以三缸機為基調的增程動力系統,這臺車因為價格精準、配置豐富、性能拉滿,電動化屬性優勢,上市就被不少人關注。
目前訂單接近萬臺,擺在日產面前的是另一個痛苦:相比于燃油版奇駿沒訂單的尷尬問題,奇駿e-POWER的問題是無法快速交付。
不是日產沒有提前準備,市場預期是18.99萬的標配車型會更加走量,因為日產給出的配置單是標配車型就已經將性能拉滿,L2、e-4ORCE、智能車機、e-POWER全線標配。
但讓人意外的是滿配的19.99萬車型更受歡迎。
奇駿e-POWER其實是一臺全新的車型,具備閃充閃放的小電池包、e-4ORCE、1.5T增壓器核心部件都是日本進口,國內組裝,標準極高,為了控制穩定性和長期使用體驗感,嚴苛的標準決定了將絕大多數精力放在內燃機市場的日產,無法短時間內全面、完美將電氣化產業鏈構建起來。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核心問題,奇駿e-POWER的定價策略、技術路線是足夠成功的。
豐田、本田、大眾、日產的核心產業鏈是面對全球市場建立的,除中國之外的全球消費方向依然是內燃機方向,國內市場跑的更快,日產作為更為中國妥協的企業,其率先進行調整,自然也率先暴露了電動化產業鏈預備不足的問題。
這是一次外資企業和中國市場消費者的深度碰撞。
我們能夠看出兩個核心事實:
1、電動化產品的界定方式,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號牌模式,奇駿e-POWER這種并沒有為中國市場完全妥協的電動化產品,也是可以通過精準的定價、強大的技術、扎實的工藝來搏擊新勢力,并且是可以取得成績的。
2、對內燃機的理解更加深刻,直接驅動車輛的發動機技術標準一定要高,用于發電的增程器,則要考量三電系統的總體強勢程度,增程器的價值已經被三電系統反超。
這也是奇駿e-POWER能夠頂著三缸壓力、奇駿過往痛點的悲劇,順利重回大眾視野的核心關鍵,同時也能看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包容度、日產奇駿的韌性都是極強的。
至少對于用戶來說,好的產品一定會被深度挖掘出來,退回看20萬預算買車,有誰能夠拒絕一臺全電機驅動、四驅、L2級非常優秀的日系SUV呢?
畢竟,過去的日系SUV都是內燃機、兩驅、智能化羸弱的產品,奇駿e-POWER如此強烈的產品撕裂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日產乃至日系陣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