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地市 >

未來,中國電視劇要怎么拍?上海電視節多場論壇給建議_每日熱議

2023-06-24 00:31:05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張聰 發自上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兩年,大量爆款電視劇成功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也讓人看到了中國劇集創作者的潛力和實力。未來我們能在熒屏上看到怎樣的突破之作?怎樣才能滿足觀眾的審美新需求?在第二十八屆上海電視節上,多場論壇都圍繞相關主題展開。來自業界的聲音,共同勾畫出了未來幾年劇集的關鍵詞和新路徑。

高熱度作品讓平臺找到自信

6月22日上午舉行的“新時代國劇精品化與多樣化——中國電視劇發展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感慨萬千地道出了平臺這兩年經歷的“至暗時刻”與“逆襲時分”,更直言優質劇集對行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去年《人世間》熱度破萬的時候,我感慨萬千——當時我們非常難,有大量的債務到期了,沒有好內容,你怎么度過?連活下去都很難。但從《人世間》一路到《狂飆》,優秀的作品讓我們看到,市場對好內容具有無限的需求和極高的追捧。”王曉暉回憶說,當時愛奇藝“活得很艱難”,但連續5部熱度值破萬的作品,讓平臺找回了自信。

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總編輯王娟在論壇上

不僅如此,好的電視劇創作也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想象。《三體》之于科幻題材,《漫長的季節》之于短劇集都完成了這樣的創舉。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總編輯王娟在談到花了七年打磨的《三體》時,直言要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她同時表示,在《漫長的季節》的創作中,平臺最大的收獲就是尊重藝術、尊重創作團隊的新表達,“我們要把經驗和傳統看法全都放下,更加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可以大膽地做創作。”

多樣化創作滿足觀眾需求

“我們的電視劇是老百姓的家常菜,我們張羅請客,既要有大魚大肉,也要有青菜小菜。大家各取所需,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同樣是在“新時代國劇精品化與多樣化——中國電視劇發展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開宗明義,指出當前電視劇行業不僅要有爆款和精品,也要力求滿足多層次、多背景觀眾的多樣需求。

對此,央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書記夏曉輝認同地表示,當前現實題材最受市場關注,但創作者要把握好小人物與時代感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真實性與藝術性之間的關系,尤其要協調好主旋律創作和作品多樣性之間的關系,“現實題材聚焦生活,要有煙火氣,可以聚焦教育、醫療等諸多不同的行業,題材應該有多樣性,而不是單一的只有主題創作。”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在論壇上

王曉暉則以一句“現在的觀眾很忙,現在的觀眾不傻”提醒創作者,一定要了解觀眾多樣化的需求。同時,也要記得適時地將審美“抬高一寸”,從而實現價值的引領,“大的導演、編劇也會迎合觀眾,但偉大的作品迎合的是心靈,而不是眼球。”

優酷副總裁謝穎從《覺醒年代》說起,表示平臺從2021年就提出“回歸共識、回歸傳承、回歸初心”,布局現實題材、東方傳奇和真人漫改賽道,希望長視頻行業能夠真正在審美和思想維度上“卷起來”,“審美升級、類型融合、有價值觀的表達是未來長視頻的創作方向。”

在不同賽道上重新出發

除了精品與多元,更多新類型如何誕生,也是本屆電視節上行業聚焦的問題。以“如何在類型劇差異化賽道上跑贏”為主題的新浪潮論壇,就邀請了眾多有開先河意義的作品的幕后推手,由他們分享各自在新賽道上積累的經驗。

著名編劇王麗萍在論壇上

比如,在IP改編的思路方面,《三體》出品人、總制片人,靈河文化創始人兼CEO白一驄直言,大IP創作時改編空間有限,小IP在市場上不好賣,這是一個永遠矛盾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上說,往往是團隊在選定一個IP時,項目未來的推進方向就已經決定了。

而《贅婿》《卿卿日常》總制片人、新麗傳媒副總裁,狂歡者電影制作總經理劉聞洋則以剛剛官宣的《大奉打更人》為例,表示一方面要依托原著進行創作,一方面也需要創作團隊有共同的追求和表達,“我們的整個團隊盡量要在同一個藍圖里,不能各想各的,作品起碼得是一個統一的表達。”

有趣的是,外界似乎習慣性認為,爆款作品離不開“人氣演員”,制片方必須想方設法“碼演員”才有希望成功。對此,幾位嘉賓不約而同地表示,“強扭的瓜不甜”,作品與演員之間一定是雙向選擇的關系。

(圖片由電視節活動主辦方官方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