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最新一期“白名單”出爐。
此次“白名單”共有31家券商上榜,新增東方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國聯證券、財通證券和西部證券5家券商,同時剔除4家券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按照“分類監管、放管結合”的思路,證監會對公司治理、合規風控有效的證券公司實行“白名單”制度。入圍“白名單”的券商享有諸多政策傾斜優惠。
券商“白名單”已增至31家
證監會官網6月21日披露了券商最新“白名單”,共有31家券商,分別是安信證券、華西證券、北京高華證券、華鑫證券、財信證券、南京證券、財通證券、瑞銀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東方證券、西部證券、東吳證券、西南證券、東興證券、興業證券、高盛高華證券、中金公司、光大證券、銀河證券、廣發證券、中航證券、國金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中原證券、華泰證券。
具體名單如下(按公司名稱拼音順序排序):
與上次名單相比,此次“白名單”新增東方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國聯證券、財通證券和西部證券5家券商,同時剔除東北證券、國開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4家券商。
從2021年5月起,監管開始公布券商“白名單”,首批29家券商入圍。至今,監管已公布過8批次“白名單”,其中只有4批次榜單有變化。
“白名單” 更突出合規風控有效性
據了解,按照“分類監管、放管結合”的思路,證監會對公司治理、合規風控有效的券商實行“白名單”制度。另外,券商分類評級制度也是對券商的分類監管。“白名單”制度更加側重證券公司的合規風控情況,淡化規模排名,要求納入名單的公司不得用于商業目的,是對現行分類評價體系的優化補充和具體應用。
同時,證監會強調,“白名單”主要供證券監管部門使用,證券公司不得將其用于廣告、宣傳、營銷等商業目的。
“白名單”制度推出運行以來,通過“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把一批治理運作規范、合規風控水平較高的公司納入,及時調出被行政處罰或被采取重大監管措施的公司,對行業形成了有效的正向激勵和聲譽約束。
“白名單”券商將優先進行創新試點業務
記者注意到,入圍“白名單”的券商將會享受諸多政策傾斜。
首先是能減則減。對納入“白名單”的券商,取消發行永續次級債和為境外子公司發債提供擔保承諾、為境外子公司增資或提供融資的監管意見書要求。
其次是能簡則簡。簡化部分監管意見書出具流程。首發、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短期融資券、金融債券等申請,不再按既往程序征求派出機構、滬深交易所意見,確認符合法定條件后直接出具監管意見書。
再次是創新試點業務的公司須從“白名單”中產生,不受理未納入“白名單”公司的創新試點類業務申請。按照依法、審慎的原則,納入“白名單”的公司繼續按照現有規則及流程申請創新業務監管意見書。
目前,“白名單”已先后調入9家公司,調出7家公司,為納入“白名單”的公司減免辦理監管意見書34件。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