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吉利銀河重返打擂模式

2023-06-23 02:21:41 來源:鈦媒體APP

“現在銀河L7除了頂配那款,其余幾款都是虧的,賣一輛虧一輛?!奔麑氹u工廠的一位負責人告訴AutoPix,按照吉利汽車的計劃,銀河L7低價打開市場,待銷量穩定后,通過規模來優化成本,那時再考慮單車利潤。

吉利研究院的一位高層告訴AutoPix,吉利內部判斷國內燃油車市場將在2025年前大范圍失守,海外仍有5年左右的燃油車窗口期。


【資料圖】

因此吉利未來數年的戰略是——吉利、領克等燃油車品牌抓緊出口市場,同時在國內打造一個自誕生起便能給予消費者全新認知的新能源品牌,改變傳統形象。

吉利銀河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它是吉利汽車對百萬燃油車基盤的“自我革命”,希望之戰,“貼錢”也得打。

混動野心激活老工廠

在職業焦慮中徘徊近半年多后,張威終于在車企搶占混動(PHEV)市場帶來的就業風口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張威在某國資背景的整車廠中有三年工作經歷?!澳沁呺[形福利多,公積金是按最高比例繳納的。”但問題是加班不給加班費,算“自愿”,這大大限制了張威的收入。

如今的整車工廠中,加班費逐漸成為獲取收入的重要來源,在比亞迪等效益好的工廠中,“加班工時費”往往能占到普工、技工工資的三分之二以上。

“吉利(寶雞)工廠最近在大范圍招人。”技術工人張威告訴汽車像素,工廠用工缺口大,要求不高,他進工廠后先被安排培訓三天,隨后會被安排到部門去參加一天培訓,再分配到班組,通過考核后便可以上崗。

如今,清閑了一段時間的吉利寶雞智能工廠重新變得忙碌起來。

“我們上周六單日的(整車)產量超過400輛,上周之前還都是100出頭?!?月19日,吉利寶雞智能工廠制造部門的負責人徐剛告訴AutoPix,沒想到了這周,每日400輛的產量已經成為日常,但車間中僅有一個班組,以至于產線經常加班到晚九點后。

“新車剛上,現在小問題比較多,經常會停線影響進度,解決問題以后日產量可以到480輛?!毙靹偢嬖VAutoPix,這還不是最終目標,產能還會繼續爬坡。按照計劃,工廠“下個月要開雙班,日產量還要再翻一倍?!闭蛉绱耍麑氹u工廠正大范圍招工補充人力。

▍4月底量產銀河L7在吉利寶雞工廠下線

突如其來的忙碌,由剛投產不久的新產品銀河L7帶來。此前,吉利寶雞工廠主要負責吉利博越系列的生產,2021年該車年銷量22.5萬輛,月銷量經常站上2萬輛規模上,而到了2023年,隨著市場波動,博越系列月銷量降至1萬輛水平。

今年5月31日,主打混動(PHEV)的吉利銀河品牌首款產品銀河L7上市,新車放到吉利寶雞工廠生產,填補了博越系列市場萎縮帶來的產能空缺。根據陜西省官方數據,5月吉利寶雞工廠月產量環比增長95%,同比增長55.8%。

除了人力跟不上外,供應鏈準備不足,是限制吉利寶雞工廠銀河L7產能發揮的另一個因素。AutoPix了解到,毗鄰吉利寶雞整車工廠的寶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如今正在緊鑼密鼓的產線改造之中。

“去年三缸發動機停產了,現在做產線改造,上四缸發動機?!币晃患l動機工廠的負責人告訴AutoPix,L7之后,吉利銀河還將會有多款新產品在寶雞工廠投產。

按照吉利銀河的未來的產品命名方式,動力選取上,L代表混動(PHEV),E代表純電;產品序列上,單數代表SUV,雙數代表轎車序列。

銀河L7之后,混動(PHEV)轎車銀河L6會在三季度交付,純電產品E8會在四季度交付。小尺寸的SUV銀河L5會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旗艦SUV銀河L9計劃2025年推出。

密集的產品布置下,首發車銀河L7所要承擔的已不只是銷量。

吉利“貼錢打”混動

從招工到改造,銀河L7的到來讓吉利寶雞工廠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對于新加入的員工來說,張威依然保持觀望態度。數年在汽車產業的從業經歷讓他明白,現在展現出的是一片未經市場檢驗的繁華。

“得過幾個月才能看出規模能不能穩定下來?!睆埻蚱囅袼乇硎荆绻袌龃虿婚_,工廠會再度進入縮減產量、清理庫存的階段,那對工人來說,會意味著被迫離開,“工廠技工、普工進進出出的太正常了?!?/p>

張威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對于吉利汽車而言,推出專攻新能源品牌的吉利銀河像是一場豪賭。

“現在銀河L7除了頂配那款,其余幾款都是虧的,賣一輛虧一輛?!毙靹傁駻utoPix透露,但吉利銀河并非沒有盈利的計劃,按照吉利寶雞工廠高層傳達的信息,銀河L7希望“虧本”將市場打開,等到銷量穩定之后,通過規模來優化成本,最終完成盈利任務。

規模決定了吉利銀河L6能否實現單車盈利。壓力下,吉利銀河“貼錢”打出的不只是產品。6月5日,在僅有一款產品的情況下,吉利銀河225家門店同步開業。按照官方發布的渠道拓展計劃,今年年內吉利銀河將在全國范圍內建成650到700家門店。

渠道和產品快速布局的背后,行業激烈的競爭中,留給新品牌慢慢成長、試錯的空間逐漸縮小。

此前的一次交流中,吉利研究院的一位高層告訴AutoPix,吉利內部判斷國內燃油車市場將在2025年前大范圍失守,替代者即是諸如銀河L7等PHEV電混產品。而在海外市場中,吉利判斷燃油車仍有5年以上的窗口期。

基于這一判斷,吉利已在執行中的戰略方向是,吉利、領克等燃油車品牌抓緊出口市場,同時在國內打造一個自誕生起便能給予消費者全新認知的新能源品牌。

對于吉利汽車而言,依托吉利、領克兩品牌實現轉型不現實。一是因為兩品牌仍占據著每年百萬輛規模的燃油車市場,是吉利汽車的銷量基礎。讓兩大燃油車品牌一面賣好燃油車,一面在內部完成新能源的“革命”,組織目標上很難實現,大眾艱難的轉型證明了這一點。

二是因為,吉利、領克兩品牌的形象固化于燃油車市場,雖然兩品牌規劃了多款新能源車,但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吉利汽車不能寄希望于兩個品牌的緩慢轉型。

如今,新品牌吉利銀河需要完成這一任務,這是吉利銀河著急于“貼錢”推產品、拓展渠道的重要原因。

然而,挖掘混動市場潛力的,并非吉利一家。

此前,新能源的優勢區間集中在乘用車消費市場的首尾兩端,即12萬元以下、25萬元以上區間。但在最龐大的腰部市場,仍以燃油車為主。情況將在今年起變化,按照行業的普遍結論,混動產品將在今年開始快速實現對腰部燃油車市場的替代,窗口期兩到三年。

此背景下,今年3月長城發布了Hi4方案,稱可做到“全工況最優”,長城計劃今年推出十余款新車。此外,廣汽稱自家的矩浪混動是“工程邊界內最優的方案”,今年多款車型將發布。作為在混動市場已占據先發優勢的比亞迪DM-i,預計今年混動產品銷量將超過百萬輛。

兵家必爭的混動市場上,頭部自主品牌正在上演一輪新產品價格競賽。

混動競品卷出新高度

6月19日,比亞迪宋PLUS冠軍版上市,混動價格區間為15.98-18.98萬元,起售價比預售價低了1萬元。

事實上,近期上市的新車中,起售價低于預售價的現象普遍發生。車企為拿下混動市場相繼給出更低的起售價,因而在控制成本上走向極端。今年5月,長城、比亞迪之間對于高壓油箱的爭執,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

成本和定價,同樣是制約銀河L7產品力的重要因素。

6月中旬,銀河L7首批車開始交付,與此同時,部分車主在社交媒體中指責銀河L7電池、剎車、ABS等配置“貨不對板”。

在這些車主看來,幾個關鍵零部件上,銀河L7的電池供應商由寧德時代變成“寧德時代和蜂巢能源混用”,剎車的供應商由博世改為了雙利,一些車主認為這么做的主要原因在于節省成本。

事實上,這樣的指責并不成立,吉利從未承諾電芯全部來自寧德時代,早在新車推出前的工信部的備案中,銀河L7的電池供應商已經是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兩家。此外,蜂巢能源也是理想L7等高價格產品的核心供應商,很難說吉利銀河選擇蜂巢能源是為了節省成本。

即便如此,消費者的擔憂也情有可原。

作為一款A+級的油電混動SUV,銀河L7定價13.87萬至17.37萬元之間,起售價大幅低于預售價。為了基礎拉低價格,銀河L7選擇保留一些“吸睛”的配置,比如全系搭載高通驍龍8155車機芯片,但在消費者普遍關注的配置之外大幅縮減。

AutoPix了解到,銀河L7入門版只安裝了主駕、副駕兩個安全氣囊。此外,銀河L7入門版放棄了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一系列L2級別智能駕駛功能。

吉利在這些配置上大幅削減成本,是為了將銀河L7的起售價拉低至與比亞迪、長城競品相同的區間。主要競品中,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售價13.58萬-15.98萬元,長城哈弗梟龍13.98萬-15.68萬元。

然而,相比之下,售價13.58萬元的低配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最少有四個氣囊,長城哈弗梟龍則全系標配六個氣囊。智能化配置上,售價13.98萬元的哈弗梟龍全系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L2自動駕駛配置,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在售價14.28萬元的次低配上也配齊了這些功能。

這背后,與同競品相比,吉利銀河的混動系統成本更高,因此不得不在上述配置中“減配”,以壓低成本。

為適應不同工況,不同品牌的混動方案選擇了不同檔位數量的離合器。上述三個品牌中,比亞迪用的一檔離合,長城用的兩檔,吉利用的三檔。

籠統來看,多檔位離合的優勢在于性能,實現相同動力輸出的節油性便越好、對不同工況的適應性更好。以吉利雷神的DHT pro為例,由于比長城多一個檔位,這套系統可搭載的工況模式為20種,相比之下長城Hi4僅有9種。

但劣勢在于,工程難度、成本會相應增加。檔位越多,整個系統的結構復雜程度越高,工程技術的難度增加,對整體質量可靠性的考驗也會變大。此外,齒輪、軸齒數量會幾何增加,導致大幅增加成本。

無論如何,吉利銀河混動系統的技術路線特點,決定了其產品動力系統的成本高于競品,但要將價格打下來,只能在其他配置上做取舍。而這些取舍,直接影響了部分消費者的口碑。

(文中張威、徐剛為化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