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網站需要巨額開支,而我們不能再自掏腰包了。”
2023年6月1日,一小段白底黑字的英文通知,出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免費下載網站之一——RARBG的頁面上。通知中提到,受俄烏沖突、歐洲電費上漲、運營成員感染新冠等因素的影響,網站面臨關閉危機。經過無記名投票之后,網站的運營人員決定無限期關閉網站。
一開始,習慣登錄這個網站的網友們不相信這件事,他們覺得這可能是黑客的惡作劇,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但幾天過去,依然只有那段關站通知掛在上面。此時人們才意識到,RARBG不會再回來了。有人開始在網上傷心欲絕地評論,RARBG的關閉,讓他感到“失去了一個朋友”。
(資料圖)
RARBG這個網站已經成立了15年,在網友中擁有極高的聲譽。在上面,人們能找到海量的免費影音文件、游戲和電子書,其提供的文件質量極高,頁面設計也是干凈清爽。因為這些優點,在關站之前,RARBG的流量排名一直位于同類網站的前列。
不過,因為傳播盜版資源,RARBG這樣的網站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大型娛樂公司打擊的對象,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而如今,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盜版打擊力度的增加,RARBG的倒下,再度為這類網站的前途蒙上了一層更深的陰影。
圖/視覺中國
RARBG自行了斷
根據RARBG方面的自述,這一次關站是網站工作人員自行決定,并不是外部因素導致。他們坦陳,RARBG的很多成員參加了俄烏沖突,為兩方效力的人都存在,沖突導致的人員流失和族群撕裂,讓網站在精神上面臨四分五裂的境地。另外,一些網站工作人員幾年來飽受新冠的折磨,工作效率大幅下滑,有些人已經因病去世,這也造成了網站人力資源的流失。最后,經濟問題也是促使RARBG關站的一個因素。一方面,因為歐洲數據中心的電價上漲,造成網站服務器的開支大幅上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通貨膨脹提升了物價和開支,也大幅提升了網站成本。
網友們原本覺得,免費的分享網站大概率是被大型的娛樂公司起訴,遭到關停而與網友告別,但沒人想到,RARBG的關站是這樣“戲劇化”的原因。近年來,網絡資源分享領域頻頻有網站倒下,這件事的悲情色彩就更顯濃厚。數年前,全球最知名的下載軟件“海盜灣”(The Pirate Bay)在多個國家被禁,不得不轉入地下生存。到了2023年,網絡免費圖書館Z-Library也遭遇了關停又重開的挫折。人們開始擔心,是不是未來再也無法享受到任何免費的文化資源?
但RARBG網站的關停,是否完全由于其內部因素造成?也不一定是如此。2023年6月1月,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的官方網站上刊登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新聞。新聞中提到,保加利亞索菲亞市法院剛剛宣布了一份判決,要求保加利亞的三個網絡業務提供商禁止提供對“海盜灣”、Zamunda這兩個BT種子網站,以及二者所有后續的鏡像網站、子域名和代理網站的訪問。這個判決的下達時間,恰好在2023年5月31日,也就是RARBG關站的前一天。而這個案子,也正是國際唱片業協會與保加利亞音樂生產者協會(BAMP),聯合國際三大唱片公司合作提起訴訟的。
迄今為止,并沒有證據表明,國際唱片業協會的行動與RARBG的關停之間有任何關系,但這份判決所說的行動,是保加利亞政府近年來對這類網站采取的最大規模的行動,而根據分析,RARBG很可能是一家出身于保加利亞的網站。如此的巧合,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除了自身狀況頻出,RARBG的關閉也可能是感受到了強大的外部壓力,在隨時可能遭遇關停的情形之下,不如選擇“自行了斷”。
(網頁截圖)RARBG能在眾多下載網站中突圍而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讓下載用戶感覺便捷、省心。
反盜版與反反盜版
關停,可能是RARBG這一類網站必然的結局。因為自誕生之日起,這些下載網站就一直活在被剿滅的陰影里。像RARBG一樣,很多網站從嶄露頭角、流量如日中天,到突然關停,跌落也只在一瞬間。他們的故事,就如同一群冒著法律風險航行的“海盜”。
故事要從21世紀初講起。當時,智能手機和各種App尚未普及,文化產品依舊需要靠CD、錄像帶、VCD、紙質書本等實體形式傳播。此時,一些人開始在小范圍的服務器上分享自己電腦中的資源。慢慢地,這種分享行為從小小的網絡社區、區域服務器不斷擴大,也出現了“電驢”這樣的大型資源分享網站,形成了很多“烏托邦”一樣的網絡共享社區。
很快,一個新發明加速了網絡資源分享的進程。2001年7月2日,美國程序員布萊姆·科恩開發出一種名為“比特洪流”(Bit Torrent)的內容分發協議,也就是人們熟知的“BT下載”。使用這種方式時,只要某個網絡資源下載的人數越多,那么它下載到其他人電腦的速度就會越快,而且,這種下載不會降低網速。這顯然是一種互惠互利的下載方式,會鼓勵更多的人拿出自己的資源分享,海量的下載軟件、論壇開始使用這種方式幫助網友分享手中的文化資源。“BT下載”至今都是網絡資源共享的主流方式,其中就包括RARBG、“海盜灣”等網站。
在RARBG出現之前,世界上最出名的、最穩定的免費下載網站,就是服務器位于瑞典的“海盜灣”。這是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互聯網組織,其創始人都來自一個民間反版權組織“海盜署”。他們公開反對大公司的版權壟斷,甚至極端地提出,知識和信息應該盡量免費向公眾開放,提倡無限制的網絡自由下載。在這種“劫富濟貧”氣質的加持下,“海盜灣”很快成為資源下載領域最有名氣的網站,用戶量飛漲。
2006年,瑞典政府突擊關閉了“海盜灣”,但三天之后網站就恢復了正常。到了2009年年初,多家國際音樂、電影公司巨頭抓住機會,將“海盜灣”告上法庭,讓四名創始人被判監禁和罰金。但是經歷了這幾番折騰,“海盜灣”反而在更多年輕人心中留下了反傳統、敢于抗爭的印象。更有趣的是,一家與“海盜灣”理念相近的政黨——“海盜黨”,也開始趁機發展壯大,他們真的拉到了年輕人的選票,參政議政,宣傳版權共享的理念,甚至擴大為一個國際級別的政黨。
在“海盜灣”被處罰的那幾年,其他大型下載網站也不斷遭遇打擊、關停、被狀告。為了滿足網友找尋替代品的需求,新版本的資源下載網站也不斷地誕生。RARBG正是在這個階段橫空出世的,很快,它就在諸多資源下載網站中脫穎而出。除了能夠提供優質資源,在乎用戶體驗,是RARBG網站令人們感到滿意的最大原因。它的頁面干凈,廣告很少,還設計有一套詳細的文件命名規范,便于人們查找。而且,網站還會通過收集網友評論,去評估一個下載資源的健康程度和口碑。
因為這些優點,在“海盜灣”等網站衰落之后,RARBG迅速上位,在一些科技自媒體的評選中,RARBG每年都會入選資源分享網站好評度的前幾名。而自誕生以來,雖然RARBG也被關停過,但并不頻繁,這種高穩定度也提升了用戶對它的信任。根據流量分析網站Similarweb在2023年5月的數據,RARBG即使已經關閉了十幾天,此前它積累下的流量排名在同類網站中依然能夠排在第六位。
無法解決的困境
實際上,資源下載網站的發展史,一路伴隨著大型娛樂公司對它們的圍剿,也凸顯著雙方難以調和的矛盾。瑞典斯德哥爾摩媒體與傳播研究副教授喬納斯·安德森·施瓦茨(Jonas Andersson Schwarz)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了大公司、創作者和此類網站本身之間微妙的關系。在他看來,作品的版權一般會以有組織的形式被大型公司控制,創作者本身也愿意將其版權簽給這些巨頭。一般情況下,創作者既希望看到作品得到廣泛傳播,也希望能夠從中獲得報酬。但實際上,大公司在傳播作品方面往往表現得相對保守,反倒是盜版網站的免費資源,可以讓一些作者的作品得到最大范圍的傳播。
當然,下載網站存在一些原罪,因為這些自詡英雄的網絡極客把付費的資源變成了免費的,也確實影響到了創作者的經濟利益。但是,在版權保護和人類的文化、知識共享之間,有一個知識的公共領域。而按照一般的版權約定,大公司或版權方不能永遠把持某些版權,應該在規定的期限內將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的作品釋放出來,讓作品流通回公共領域,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比如,人們熟知的《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就有規定,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期一般可以在作者死后50年開放,且因為教學等原因,可以在部分范圍內允許作品免費復制、傳播。
但實際操作中,大公司、版權方經常不肯放掉手中的利益,而是希望壟斷權能延續。馬丁·佛雷德里克森(Martin Fredriksson)是瑞典林雪平大學文化與社會領域的副教授,長期從事版權、專利、盜版等方面的研究。他曾經在研究中對“海盜黨”的澳大利亞成員進行過采訪。在他看來,盜版網站要求影視和知識資源共享的訴求并不是荒謬的,有其合理性。他看到,那些作為版權持有者的大企業一直在過度保護他們的內容。很多大企業會一直進行游說,希望延長他們手中作品的保護期限。“這種版權擴張主義, 確實是在不合理的程度上限制了公眾獲取知識、使用版權材料的權利。”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這一問題上,他的態度是處于中間地帶的,并不會偏袒其中任何一方。
在長期關注版權問題的學者們看來,想要解決版權與資源共享之間的矛盾,也有一些辦法。其中,一些自發形成的私人下載平臺,早在十幾年前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些小團體中,網友們通常是因為相似的愛好、口味而聚集,他們對內容本身有熱情,而不是為了“占便宜”去下載資源。時間長了,這群人慢慢摸索出了一些讓作者和受眾雙贏的辦法。馬丁·佛雷德里克森提到,在這類小團體中,組織者會和創作者本人建立聯系,得到許可后,再把內容提供給社區成員,進行內部下載。“海盜灣”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彼得·桑德就曾經嘗試組織過這樣的平臺。
匈牙利學者巴拉茲·博多(Balasz Bodo)在2013年研究了幾個私人資源分享的網絡社群,這些小團體并不像大型下載網站一樣是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平臺,他們更像是一個個“同好”組織,有些還需要回答繁復的問題才能加入,有著嚴格的“群規”。其中一個下載社群專門分享匈牙利語配音的影音資料,出于對匈牙利民族語言資源的熱愛,他們做出規定,社群內的所有內容必須經過創作者的同意,才可以免費分享資源。這樣看來,這些散落各地,“用愛發電”的小社群、小論壇,似乎有可能成為解決版權與共享問題的希望之光。
聽起來,這種讓小眾作者和粉絲直接接洽的方式似乎部分解決了免費下載中的版權糾紛,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概率很低的理想狀態,距離真正解決網絡免費下載的困境還差得太遠。版權保護是對于文化知識生產者的一種必需品,而用更低的成本獲得資源則是根植于每個網友心底的欲望,即便他們從理性上知道付費的必要,但面對互聯網上海量的免費資源,以及可以繞開監管的隱蔽的技術,是否真的可以依舊付費,始終是一道考驗。更何況,除卻那些自愿分享自己作品版權的小眾作者,那些作品可以為自己帶來巨大利潤的作者們不可能在版權保護期內做免費分享,版權擁有者——無論是個人還是巨頭公司,都將一直對于網絡盜版下載進行追蹤和起訴。這困境和沖突注定將持續下去。RARBG不會是最后一家倒下的免費分享站,但也可以知道,注定還會出現更多的資源分享的方式,或許比此前的都更隱蔽。
發于2023.6.19總第1096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RARBG:一個著名下載網站倒掉了
記者:仇廣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