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社交娛樂行業的發展,一種名為“戀愛體驗館”的營業場所迅速興起。
“沉浸式體驗,300元1小時”“陪看電影、吃零食、聊天、劇本殺”“不懂規矩勿擾”……在一些內容平臺和服務平臺上,出現不少以“戀愛體驗”等為名進行宣傳的商家,承諾可以給顧客提供陪聊、陪玩游戲等“戀愛式”的體驗服務,并在詳情頁內展示了大量性感美女圖片(據9月6日《法治日報》)。
這種以“戀愛體驗”為掩護,明碼標價,公開提供“女仆影院”等服務,顧客可以與店員發生肢體接觸的營業場所,已經不屬于在打法律的“擦邊球”,而是已經越過法律的“紅線”。
在上述娛樂營業場所內,通過對“情感”“娛樂”等進行“陪聊”“陪護”和“陪伴”來換取報酬的行為,屬于典型的有償陪侍。對于有償陪侍行為,《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中規定,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實施提供或者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陪侍行為,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前述行為提供條件。因此,即使這些“戀愛體驗館”沒有以“戀愛體驗服務”為幌子進行色情交易,其單純提供有償陪吃、陪玩、陪聊等服務,也是法律法規所禁止的。如果違反上述規定,從業者會被批評教育,娛樂場所會受到停業整頓的處罰,情節嚴重會被吊銷執照。同時,這類服務中容易滋生賣淫嫖娼行為,如果存在這一情況,商家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可能涉嫌組織賣淫罪、協助組織賣淫罪或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等罪名,面臨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
如今,確實有一些年輕人想通過戀愛體驗幫助自己覓得真愛。是以,這些操著歪心思的商家精準擊中當代青年的社交需求,提供“初戀助教”“紅顏私人助教”等名不副實的服務,成為色情交易等違法犯罪新的滋生地。然而,愛情不是交易,又怎能通過商業服務來體驗?為了不讓“戀愛體驗館”荼毒年輕人的戀愛觀,也避免其成為色情交易的溫床,影響社會治安和公序良俗,法治與德治亟須共同發力。監管部門應當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打擊涉黃行為,強化互聯網信息監管,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針對未成年人牽涉其中的問題,也要十分警惕!不僅需要關注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問題,同樣要關注組織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問題,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等。
在某服務平臺上,筆者以“情感咨詢”“解壓”“新奇體驗”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還有大量商家提供類似違法服務。這一現象恰恰說明,面對市場上逐漸走向“隱秘”的這類廣告,管理部門和執法機構除了要拿出更為積極的監管態度和監管措施外,也要督促平臺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責任,加強技術監管,通過關鍵詞嚴格篩查、實時監控等方式,提高對涉黃信息的排查、預警能力等。對于不能履行好自身職責的平臺,監管部門要采取約談、處罰等方式,加大懲治力度,有力整治網絡平臺涉黃亂象,維護社會安定文明。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楊璐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