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調查 >

湘西瀘溪:抓品質塑品牌 做好茶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2023-08-31 12:32:56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張藝凡 通訊員 賴小凡 徐婷霞 湘西瀘溪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湘西州瀘溪縣興隆場鎮密燈村眾誠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白茶生產基地,一畝畝白茶枝繁葉茂,長勢喜人。站在茶山放眼望去,茶梯間的溫柔曲線起起伏伏,滿眼翠綠醉人。讓人想起了詩仙李白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好不愜意。

瀘溪縣興隆場鎮萬畝白茶基地。

近年來,瀘溪縣委縣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做大瀘溪茶葉產業,認真貫徹“六大強農”精神,始終堅持“做大白茶、做優黃金茶、做特桑葉茶、做精林下茶”的發展思路,按照“前3年擴面,后2年提質”要求,采取“公司(合作社)+科技特派員+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以生產高端優質生態有機茶,打造瀘溪特優茶品牌為方向,突出“標準建園、精深加工、品牌營銷”,通過“四輪驅動”、落實“五個統一”、實現“八化”發展,目前全縣發展茶葉產業6.1萬畝。

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

瀘溪縣地處武陵山區,地勢四面環山,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暖濕潤,立體氣候明顯,適宜白茶種植。密燈村瞄準了這一獨特自然資源優勢,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等方式,打造了千畝白茶示范基地。眾誠白茶合作社的唐榮芬介紹,白茶屬綠茶類,富含人體所需18種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綠茶3-4倍,多酚類則少與其他綠茶品種,飲用鮮爽,沒有苦澀味,被稱為天然生態優質茶。

白茶種植技術培訓。

一片小小的茶葉,從茶樹上落入茶農手中,跌進翻炒的大鍋,轉入物流的車廂,最后沉入茶客的杯子。一片葉子連接著瀘溪縣茶農的致富路。

白茶采摘。

政策獎補、能人帶動、技術指導,村民們看好白茶產業的發展前景,紛紛加入種茶“大軍”。瀘溪縣茶葉辦主任李長尊說,興隆場鎮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既提升了白茶的品質,又帶動了農戶向茶農轉變。由公司與合作社簽訂茶葉保底收購協議,實施白茶復栽、新增白茶基地等項目,不斷擴大白茶種植規模,形成以密燈村千畝基地為核心,全鎮白茶產業蓬勃發展格局。

豐收的季節。

通過近2年新開擴面發展,瀘溪縣逐步形成以興隆場、小章、白羊溪、石榴坪為主的白茶產業帶,白羊溪鄉是縣域重要茶葉產區之一,近年來,該鄉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在當地種茶成了香餑餑產業,許多原本外出務工的村民看到了茶產業的不斷發展,更愿意留在家鄉,發展茶葉產業。

四大茶系增強產業發展“動能”

今年4月,喆友軒茶業有限公司投資建成的辛女溪茶葉加工廠正式投產。一條條茶葉生產線開足馬力,殺青機、揉捻機、烘干機十多臺機器設備高速運轉,陣陣茶香飄滿整個茶廠。該茶廠位于紅巖村黃金茶核心主產區,總面積1200平方米,總投資500余萬元,茶廠內設生產加工車間、發酵室、化驗室、冷藏室、展示廳、辦公室等,集加工、倉儲、展示于一體,可同時滿足紅茶、綠茶、白茶、青茶、黃茶、黑茶和代用茶七類茶的加工,年加工鮮葉能力達750噸。

辛女溪茶葉加工廠。

喆友軒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康美香告訴記者,通過縣里的產業、職業專業技能培訓和電商的一系列培訓和指導,在發展產業的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金秋八月,瀘溪縣浦市古鎮古驛道邊的蠶?;卮迕駛冋跇藴蕡@里精心培管著云霧桑茶?!拔覀兩a的云霧桑黑茶系列產品富含硒和生物堿,具有明顯降‘四高’作用,一上市便贏得廣大消費者青睞,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還遠銷日韓及歐美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庇腥嗄陱臉I經驗的南方蠶繭公司負責人劉明巖介紹,利用桑葉,通過微生物工程可以人工培養出俗稱為“金花”的冠突散囊菌,具有清理腸胃、降血糖等多種功效,是制作黑茶不可或缺的成分,經濟價值極高,目前每克市場價接近900元。

茶葉加工。

按照“做大白茶、做優黃金茶、做特桑葉茶、做精林下茶”的發展思路,瀘溪縣實行產業發展全縣一盤旗,重點突出以點帶面,連點成片,統一茶葉品種,突出白茶為主,黃金茶、桑葉茶和林下茶為輔的產業布局;統一技術標準,在茶葉整地定植、培管建園、采摘收購、加工包裝和品牌營銷等各個環節均嚴格按照規定統一標準進行;做到規模適當、標準建園、生產高端、優質生態有機茶,打造瀘溪特優茶品牌。

從茶園到茶旅 融合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8月26日,2023年瀘溪荷花·茶節暨湖南省茶文化研究會首屆科普作品評選在瀘溪縣浦市鎮萬荷園舉行。活動當天,瀘溪荷花茶節成為焦點亮點之一。湖南特有的瀘溪白茶被巧妙融入茶節,參與者不僅可以品味茶湯的美味,還能領略到浩瀚的荷花海洋帶來的視覺盛宴。這場在荷花池旁的茶文化盛宴,為瀘溪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通過此次茶節,瀘溪將茶產業與旅游資源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茶文化與旅游產業相融合、相促進的發展之路。

茶產業賦予了旅游業新的內涵,除了特色民宿,以茶基地為載體,將茶園建成旅游景區也是一種發展典型。游客在茶園里不僅能欣賞美景,還能切身體驗茶農的生活,學習茶知識、茶文化、茶禮儀,體驗從茶山到茶杯的過程,同時還感受了當地文化風情,形成 “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共融”一體化發展格局。

瀘溪縣密燈白茶基地。

“茶旅融合不僅讓旅游業煥發出了新活力,還帶動了茶葉加工、銷售和鄉村旅游、餐飲服務業的發展,有效提升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綜合發展能力。我們努力將茶葉產業打造成全縣實現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富民產業和強縣產業?!睘o溪縣副縣長唐保山說。

目前,全縣茶葉企業注冊商標有5個,即巴斗雲頂、天硚玉芽、紅沙包綠茶、富硒綠茶、瀘溪桑茶。正在注冊商標有2個,即“湘西白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瀘溪白茶”集體商標。下步,瀘溪縣將緊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機遇,打造茶葉品牌,將茶產業發展與文化旅游產業結合起來,建設集休閑、娛樂、住宿、觀光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