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涼宮在《涼宮春日的嘆息》這個篇章的角色很像一個獨裁者,由此我發現涼宮的人設確實是很像一個“暴君”的。
思維發散一點的話涼宮的“團長”臂章也說不定有歷史原型。
而啊虛在這個篇章中是反抗者,古泉和其他人是被動或主動的獨裁者爪牙。
涼宮拍電影可以當做是獨裁者對烏托邦社會的實踐,啊虛對拍電影態度的變化或許反映的就是谷川流對理想主義的態度。
涼宮是理想家和獨裁者的結合,阿虛是內心里的理想家,表面上的日子人,同時阿虛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谷川流的意志。
谷川流無論是對涼宮“獨裁者”的一面還是“夢想家”的一面都進行了毫無保留的刻畫,他對獨裁者一面的丑惡刻畫的活靈活現,具體表現就是對學姐的壓迫,同時他又通過阿虛來表達了對獨裁的厭惡。
同時涼宮也代表了谷川流對理想主義的憧憬,正是因為涼宮是一個無所畏懼的理想家所以她才是主角,所以她才是擁有神一樣力量的獨裁者。
不是神力塑造了涼宮,而是涼宮塑造了神力。
阿虛則代表著谷川流以及無數把理想藏著心里的理想主義者被無畏的涼宮吸引著。
就像現實世界里沒有完美的偉人,在谷川流所塑造的世界里,涼宮也并不完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