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調查 >

沃爾沃S90及東風雪鐵龍全新C4L怎么樣

2023-06-23 08:36:52 來源:互聯網

沃爾沃在哥德堡總部的員工告訴我們:在福特掌管沃爾沃的那個時期,有段時間挺黑暗的,沃爾沃銷量下降,工廠減班、裁員,他們有點看不到希望了;但在新老板吉利到來后,沃爾沃慢慢在復蘇,銷量增長,哥德堡新增了生產線,為當地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甚至現在沃爾沃在美國的工廠也很快就要投入生產了。

瑞典人感謝吉利,而我們也感謝沃爾沃這個頑強、恪守傳統的公司,一直能持續地給我們提供出色的汽車。在新一代XC90推出后,全世界都被這個新生代的沃爾沃車型驚呆了,大家似乎沒有想到沃爾沃能推出這么有活力、有科技感的車型,尤其是在被中國公司掌管之后。我至今不能忘記兩年前的巴黎車展上,世界首秀的XC90被世界各國媒體團團圍住、水泄不通的場面。現在我更沒有想到,那只是新生代沃爾沃驚艷世界的開始。


(相關資料圖)

你還想得起以前的沃爾沃是怎么樣的嗎?

這次我們試駕的全新S90,是沃爾沃最新的SPA平臺上的第二個產品,也就是說它是XC90的同平臺兄弟,它將會取代現在S80的位置,但定位上會比S80略高一點點,真正會代表沃爾沃向奧迪A6、寶馬5系等對手發起沖擊。沃爾沃在最新的這個SPA平臺上還會繼續更新換代60系的車型,此外,沃爾沃的另一個全新的CMA平臺,將會負責40系列車型的更新換代。

好了,說回S90。這臺車推出時,再次用它的外觀驚艷到了大家。尤其是在歐美,人們看了幾十年沃爾沃的產品,很難想到沃爾沃竟然不再古板和嚴肅,推出了這么一臺大方帥氣的車,所以很多人會感嘆: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沃爾沃嗎?

我最初在看S90圖片的時候,覺得也不過爾爾,但這回看到實車之后,確實覺得這臺車的外觀有強大的氣場。沃爾沃著重強調了一些設計細節,如他們刻意加長了DASH TO AXLE的長度,也就是前軸中心點到A柱附近的長度,因為傳統的豪華車都是這樣設計的,會讓人主觀上就覺得這臺車夠“豪”。另外,他們刻意讓S90的尾部有很多的光影面,這樣能讓VOLVO的品牌商標更加突出。

好吧,這就是現在的沃爾沃,他們也致力于設計出一臺更美的車,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能用安全來做大賣點。看現在的S90,再回顧之前的S80,真的會感嘆沃爾沃的華麗轉變,似乎從中我們也能看到這個品牌背后煥發的新生氣息。

仍然偏向于討好駕駛者的車廂

現在的沃爾沃比以前的漂亮了,但他們并不是在設計上完全拋棄了過去的風格,沃爾沃仍然有那種優雅,且又帶一點點高冷的氣質。內飾部分也一樣,設計師提到,他們的挑戰就是把斯堪的納維亞的簡約風格,與消費者喜歡的豪華感結合起來。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這個代表新式沃爾沃風格的車廂。車廂整個布局有著北歐的簡潔感,但細節部分的皮革、原木材質又大大增加的車廂的豪華感。

如果從材質的高級程度,到整個車廂所傳達的那種豪華信息,S90還不是最好的,例如它的一些細節部位還是有塑料感,例如這個車廂還是做不到奧迪那樣的無懈可擊。但這無妨,因為它是一臺沃爾沃,它的這種氛圍優雅的車廂,再加上全可降解材質的運用,才是爭取買家的殺手锏。我們并不期盼著沃爾沃的車廂變得很豪華,但我們希望它仍然有北歐設計的獨特風味,以及有對人最關懷的材質。這也是很多人買沃爾沃的理由。

S90這個車廂有太多東西可講了,挑幾個重點吧。首先當然是這個車廂內能找到同級主流的各種電子裝備,而安全裝備方面,沃爾沃更是毫無保留的全部傾注在這臺旗艦上。說一個細節的:以前大家熟悉的沃爾沃,如60系的,在B柱部分都會有SIPS字樣,這是沃爾沃引以為傲的防側撞系統,現在S90沒有這幾個字樣了,我問沃爾沃為什么,他們說因為現在的S90不僅僅是只有那一根橫向加固梁了,而是車身底部、B柱、車頂全都有了防側撞的加強系統。安全裝備遠遠領先于對手,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沃爾沃。

第二個,那個新的SENSUS系統太好用了。之前的XC90上也是同一套系統,主要功能相仿,這里不多贅述,但我很想大家去實際體驗一下這套系統,真的非常好,無論是菜單邏輯、菜單反應速度、功能的全面性、易上手程度等等各方面,都是無懈可擊。之前我們說什么MMI、i-Drive的好用,是因為它們相對于觸屏操作系統來說,操作更直觀和簡單。而像沃爾沃新的SENSUS系統可以說把觸屏系統的易用性發揮到了一個新層次,所以你會覺得還是用觸屏系統更快更爽。

第三個,這次我們試駕的歐版S90還是標準軸距版,這個版本會在中國先銷售一段時間,但以后的國產版將是加長軸距的。這個標準軸距版后座空間還行吧,比標準軸距A6還要大一些。但由于它的座椅設定得較低(為了偷頭部空間),所以坐姿不太自然,長時間乘坐還是會讓我有點感覺憋著了,所以我還是更喜歡這臺車的前排。坐在駕駛位上,操作著很好用的SENSUS系統、感受著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車廂,同時也和這臺新式的沃爾沃多一些溝通。

是的!它開起來更有趣一些了!

人和車溝通?這在以前的沃爾沃上是一個奢望。過去的沃爾沃一般都強調一個穩字,開著它你會感覺絕對的安穩,但同時也會很沒趣。就算是最有趣的V40,開起來也比同平臺的??怂?、馬自達3要虛無一些,感覺沃爾沃總喜歡去隱藏或者說隔絕掉很多路面傳遞給轉向、底盤的信息,可能他們覺得這樣就會讓用戶感覺“穩”吧。

但S90不一樣了,它的車頭對轉向的反應已經直接了許多,車身也不會總像一個沉重的稱砣壓在路面上了,而是有了幾分輕盈的感覺。這讓這臺車開起來已經比現在這代A6L更有趣、更有存在感了。你不必再擔心沃爾沃就是無趣的代名詞。在有趣了一些之后,沃爾沃的那種安穩的感覺也被保留得很好,車廂隔音也很不錯,沒有任何一部分的噪音是能顯著傳入車內、影響我的駕駛心情的,這讓我可以更好地享受車內那套高級的B&W寶華韋健音響。

S90的后懸掛形式是很有趣的,它用一根復合材料板簧橫貫左右,而又保留獨立的彈簧和避震器,可以說看上去像非獨立懸掛,但從實際的結構來說又是一套復雜的獨立懸掛,與一般常見的多連桿后懸掛很不同。據沃爾沃稱,這個懸掛設計是為了同平臺多車型的適應性,以及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車內空間。我很想體驗一下這套懸掛系統到底能做到多好,但可惜的是這次的試駕車都選裝了后輪空氣懸掛,特性是會比較不一樣的。

有空氣懸掛的加持當然厲害,S90的底盤濾震能力已經完全看齊ABB的同級車型,乘坐舒適性絕對有競爭力。但這臺車的懸掛調校風格有點像國產的5系Li,一般的路況下你會覺得它的舒適程度很好,但高速通過一些起伏比較大的路面時,車身上下的動靜還是有點大,所以我覺得沃爾沃其實可以把懸掛調得再硬一點點。但也許,沃爾沃覺得這樣的調校更沃爾沃吧,畢竟買沃爾沃的人相對會把天平偏向舒適那一邊。

2.0升雙增壓發動機也是很“舒適”,雖然功率輸出達到235kW,但實際體驗的感覺仍然不會有動力狂暴、加速迅猛的感覺,而就是這個級別2.0T車型的正常動力水準。不過愛信提供的那臺8AT被沃爾沃調校得很好,換擋邏輯清晰、換擋時機準確、換擋頓挫小,充分發揮出發動機的潛力,又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同樣是充分體現出沃爾沃的優雅穩重風格。

我知道你們一定還會問那個自動駕駛的事。S90的這個“自動駕駛”是沃爾沃的最新版本,時速130km/h下均可使用(之前的XC90使用速度上限是50km/h)。其實沃爾沃是很老實的,他們說這個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它只是叫PILOT ASSIS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還是一個輔助。技術上,沃爾沃說完全沒問題,只是法規上還不允許他們做成全自動駕駛,所以20秒內你不接管方向盤,系統就會自動關閉自動駕駛。

實際體驗,這個系統在高速行車,以及在城市擁堵路況下走走停停特別好用,在山路上就要謹慎一些,因為有些太急的彎它還是反應不過來。所謂的手不能離開方向盤,其實你只需要用個很小的力略扶著就好,而剎車、油門你又都不用管,在長途行車或上下班堵車時真的可以有效降低你的駕駛強度。至于真正的全自動駕駛車,沃爾沃說明年就會推出來,讓大家報名上路實測,感興趣的最好趕緊去找渠道報名哦。

敲門磚讓人滿意,國產版令人期待

標準軸距版的S90還是進口的,只會在中國銷售一段時間,以后國產版就是長軸版了,那才是這個車型在中國的最“強”版本。鑒于現在進口S90的售價和空間等原因,我們也暫時給不出對它的推薦等級,只能告訴大家:這臺車傳承了沃爾沃的好傳統,又在設計、機械調校上比以前的沃爾沃多了一份質感和活力,所以這臺車的國產版會是一臺很值得買的車。為什么買豪華車一定只看著那幾個牌子呢?如果你是一位高薪人士,只為自己的享受,而并不需要什么品牌為你的商務活動、事業加成的話,為什么不考慮換個口味,買一臺更安全、更有品味的車呢?

東風雪鐵龍這幾年用“C4”“世嘉”兩個名字排列組合出了好幾款車,然而C4L這個名字才是正宗繼承自法國,而“L”,則是對中國市場需求的主動呼應。

雪鐵龍有很多讓我們精神為之一振的,在同級競品當中有出色競爭力的車,C4L是其中一款。但是雪鐵龍的車,就好像那些高考錄取率不高的地區,就算成績多拔尖,也不見得有魚躍龍門的機會。出身,自己改變不了,自己卻被它無情地改變。

借著高考放榜的話題扯遠了。C4L迎來了自己的中期改款全新C4L(以下簡稱新C4L),那么它能不能給C4L帶來更多的興奮點呢?

前臉設計大改動,往C6靠攏

雪鐵龍的設計總是那么天馬行空或者說出人意料。也許就是只有這樣神經刀的設計師,才會有一些獨步車壇的經典,例如第一代C4。但是在C6的設計出來之后,網上對這個前臉的爭議很大。是不是設計師剛憋出來C4畢加索之后,設計靈感還在CD中,所以才搞出這樣的C6啊。

并不是的,改款后的全新C4L也和C6一樣,戴了一副《X戰警》隊長的墨鏡,這會是雪鐵龍下一個車型周期里的主要設計基調。兩道與雙立人標融為一體鍍鉻飾條延伸進大燈里面,而大燈與隔柵的分界線變得模糊,甚至大燈里的某些發光體是嵌入到隔柵里面去的。在改款的C4L上,這一個特征體現得淋漓盡致。

LED大燈晶瑩剔透錯落有致,帶轉向功能的LED霧燈,融入到C設計語言當中。還有3D回旋尾燈也加入豪華改款套餐,可以說,這個新C4L的外形改動幅度真是夠誠意的。

不好看?不會啊,如果說改款前的C4L是很精致很標準的法國美女,那么改款后的C4L就是法國時裝秀上的T臺女郎,貌不驚人不罷休,你一時半會可能會覺得接受不了,但其實這就是設計師的眼光跑得比大眾審美快的原因而已。

相比于前臉化了個濃妝,C4L標志性的側面被保留了下來(如果改變側面線條,要涉及到整個車身的重新設計,所以一般中期改款不會改動側面輪廓)。雙腰線還是那么性感,在沉悶、理性、簡約的競品面前總能脫穎而出。從車屁股45°特寫后輪拱,是我最喜歡的角度。

內室變化不大,電子手剎普大喜奔

C4L的內飾設計也是很有設計感的,但這也是很多人吐槽法系車的因由,功能性讓步于設計靈感,有種設計師是強攻工程師是小受的即視感(抓起來強行去污),所以人機工程學不太出色。個人認為C4L的內飾設計,設計感是很到位的,而且也開始有點高級感了,不過最大槽點就是手剎。C3-XR的手剎廢掉了一個小儲物格,C4L的手剎也做掉了一個杯架,而把后者的中央扶手向前滑,又廢掉僅剩的一個杯架,C3-XR可好,連中央扶手都沒有……

改款后C4L翻盤了,靠的就是電子手剎。電子手剎大幅度節省了中央扶手區的空間,所以現在這里有了一個小儲物格(放鑰匙、高速公路通行卡),而且挖出了兩個杯架,簡直忍不住點贊。其他的變化遠沒有這個來得這么藥到病除。

全系標配無鑰匙進入與無鑰匙啟動,在產品說明會時,宣傳手冊上說這是“賽車式”點火開關,一開始我轉不過彎來,看到實車我懂了。點火按鈕放在了左手邊而不是絕大多數品牌樂意采用的右邊。又不按套路出牌!這個不含在“絕大多數”之內的品牌,還有保時捷。保時捷說這是古典勒芒賽事保留下來的傳統。哦,懂了,這就是“賽車式”的典故啊。

排擋座和擋桿的形狀也改變了。老款的擋把我覺得很好看噠,超有設計感。新款的顏值低了不少,擋桿頭上的縫線還割手,不開心。

主動安全配置豐富,行車記錄儀亮了

C4L改款的其中一個動作,就是跟隨潮流增加了一系列主動安全配置。C4L增加了車道偏離提醒、盲區監測、防碰撞提醒等功能,這算是目前比較主流的幾種主動安全技術了,的確在開車走神的時候,有了這些主動安全系統的提醒,能避免很多無謂的事故。雖然它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但如果說有什么貢獻的話,那就是挽救無數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不過就是提示的聲音好大,冷不丁地就震耳欲聾了起來,震撼的感覺不亞于半夜接到老板電話,上課睡覺被班主任點名,老媽喊你全名……好在這些主動安全功能都是可以關閉的。

看過《原來是這樣》某一期節目的網友,應該明白這些主動安全系統需要一個攝像頭。而C4L還把這個攝像頭整合出行車記錄儀。這個級別配備原廠行車記錄儀,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亮點了。更重要的是,你以為它和后加裝的產品差不多?你錯了,它還可以記錄當前的車速、是否開啟轉向燈等簡易信息,在調取視頻的時候,會有更全面的數據來判斷事故責任方。

自吸拜拜,發動機有1.2T/1.6T

之前阿山在試駕C4L的1.2T文章里,標題就很直白地說“1.8靠邊站,1.2T才是真主流”,這下阿山的預言傳成功了。改款的C4L取消了自然進氣發動機,清一色渦輪增壓發動機當道。我拿到的試駕車是1.2T的,這是今后用來走量的排量,所以是我最有興趣的。

總的來說,這副發動機的油耗、高速加速能力、NVH都表現得不錯,最大的弱項在低速走走停停。在渦輪介入之前,發動機只有區區1.2L基礎排量,跟車蠕動的油門反應不夠迅速,往往等到1500rpm渦輪開始起作用了,旁邊的車就加塞成功了。如果開著這車堵車,確實不是很好的選擇。好在逃離堵車區之后,這副發動機的優點就顯露無遺了。

發動機越過1500rpm之后,渦輪開始發揮作用,動力的感受是挺爽快的,230Nm的最大扭矩會讓人全然忘記它的基礎排量。哦,有時候會,那就是發動機轉速飆升到3000rpm或更高的時候,會覺得有一只發情的公鵝躲在發動機艙里唱情歌。

愛信第三代6AT變速箱的邏輯不功不過,當你感覺“差不多該升擋了”的時候,變速箱就會很自覺地執行這個動作。就是低速時候有點難為它了,頻繁地在1/2擋之間切換,平順感會有一點影響。高速巡航下地板油強制降擋,變速箱會切斷動力1秒左右,用來完成降擋動作還有發動機轉速的同步,之后開始重拾動力。整個過程沒有不自然的拉扯感是最值得表揚的,至于那1秒的空白期,相比同級車型也算不上特別反應遲鈍。

1.6T發動機的表現就更好一些,NVH更好一點,由于基礎排量更大,動力儲備更充足,變速箱的換擋也更閑庭信步。但是動力又有點過于澎湃,下雨天全油門起步(不用吊轉速),電子穩定系統勢必跳出來掐發動機的脖子。

個人覺得1.2T發動機就夠用了,動力大小剛剛好,雖然低速走走停停的表現不如1.6T那么順暢,不過作為一款走量主力發動機,它交出了意料之內的成績。

最后有個小提醒。由于全系配最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C4L現在也是全系標配啟停功能了。本來這個配置能省油是好事,發動機起動馬達可承受50萬次起動,也足以斷絕車主的后顧之憂。但是發動機停機之后,空調會馬上轉而吹出常溫風,所以夏天走走停停的話,整個人就會很不好,連我這個啟停擁護者,都忍不住把它關掉。

底盤與乘坐,與老款一脈相承

這兩部分我本來打算不說的,因為和老款相比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是考慮到上一次評測這款車已經是將近三年前了,難道新老網友想知道C4L的這兩方面表現,還非得去查老文章?所以現在老調重彈也并不無可。

PSA做底盤是很有一手的,從以前廣為傳誦的隨動轉向,到C5的魔毯底盤,PSA的底盤造詣舉世公認。要說誰能把廉價車的底盤做出高級感與操控性并存,我只服PSA。

C4L的濾震就很有一手。你眼看前面那個井蓋要“咕咚”兩下硬頂過去了,沒想到這套底盤仍然不疾不徐地給化解掉,殘留到屁股的震動微乎其微。麻點路的震動過濾則不如C3-XR那么干脆,應該是胎壁厚度的影響。高速行駛中如果遇到中等幅度的拋跳,車身會上下搖晃兩三下才能安定下來,這是由于C4L的減震器設定較柔軟的關系。

操控也是自成一格。它不是??怂鼓欠N你給它一個眼神它就自嗨的類型,C4L更習慣隱藏自己。你眼看(其實是陪駕教練眼看,笑)這個樁桶拐不過去了,但是你死馬當活馬醫,強扭一把方向,車頭竟然硬生生把車子掰過去了!其實不是掰過去的啦,就是車尾的跟隨性相當優秀,只要車頭指準了線路,車尾就不會拖后腿。

雖然C4L是叫L,但操控不含糊,不過空間也未見冠絕同級。C4L的后排空間大約是速騰水準,比不上新英朗、卡羅拉這類純買菜設定的家用車。座椅的表現還不錯,坐墊不算短,座椅靠背斜度充足,頭枕寬大柔軟,是一張能讓人在上面好好放松的座椅。

總結:這是一輛將法系情懷落地的車

正宗法系車在中國好像不是很能吃得開。所以法國人也在法式料理上加入中國元素,例如C4世嘉就是這樣一款很中國化的法國品牌汽車。腐乳代替鵝肝醬只是無奈之舉,如果你是鐘情于法國品牌靈感優先于理性的設計,獨步江湖的底盤感受,還有很有歐洲風味的小排量增壓發動機,那么C4L就是一款足夠有情懷的車型。

而且,東風雪鐵龍不止引進情懷,還希望它能落地生根。像行車記錄儀這種東西,很明顯就是法國人深刻研究過中國人用車習慣的成果。鵝肝還是鵝肝,怕你用不慣刀叉,給你配了一雙筷子,夠誠意了吧?當然了,真正談“誠意”還要看價格,截至發稿當日,新C4L的價格還未出爐,所以暫時不給出推薦等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