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國產片里消失的兩億人,終于被看到了

2023-06-23 08:12:19 來源:槽值


(相關資料圖)

先來回答小妹一個問題。
你覺得,六十歲配談戀愛嗎?
嘴上不說,但在很多人心里,大概是抵觸的。
黃昏戀,常常是兒女晚輩口中的“不嫌丟人”;是鄰居親朋口中的“老不正經”;是圍觀網友眼中的“尬聊笑料”。
這更是一種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禁忌:“別瞎折騰了,老人就該有老人樣。”
但愛情,并不是年輕人的特權。
今天,小妹看到一部愛情片,悄悄介入了老年人的話語空間——
“你可能躲過疾病,死亡也可能離你很遠,但是誰也躲不過去衰老……我想探討就是衰老之后,人的身體衰老了,是不是精神要跟著老去? 然后就再沒機會去談愛情了。 ”
于是,當一個老人大聲喊出“我愛你”,也引爆了無數年輕觀眾的淚點。
《我愛你!》
他越努力,我越心酸
先從這幾個老人說起。
倪大紅飾演的常為戒,顯然不是個我們印象中的老頭形象。
他似乎總是站在年輕人這一邊——
會幫公園年輕工作人員,一起罵不遵守規則的老太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會和孫子一起打游戲并且技術一流,看個病的功夫都能幫隔壁小孩上分;
網絡用語也是一套接一套,什么破防、emo、就是玩兒......戴棒球帽穿皮夾克,手機鈴聲是芭比Q,時不時還能比個心。
遮住他的臉,真像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在跟你對話。
看完這些描述,你會覺得常為戒是誰?一個樂觀開朗的潮老頭?
很遺憾,他不是。
外人看他是弄潮老人,而最了解他的孫女,一句話戳破了他的保護色:不要再討好別人了。
妻子因病去世后,常為戒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一直努力討好全家所有人。
在無數年輕化的網絡用語包裹中,常為戒自己本身是徹底失語。
如同很多聽不懂后輩用語的爺爺奶奶,努力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努力討好全家人,甚至討好到失去自我。
他穿上被小輩淘汰的寬大T恤,帶著那個落伍于時代的麒麟鞭,越熱鬧,越沉默。
他潮老頭的外殼下面,依舊是為子女付出一切的“中國式老人”內核。
相比常為戒努力向年輕人靠攏的尷尬,更多中國老人的討好,則是山哥山嫂式的“田螺為仔死”。
一把年紀還要收賣廢品的山哥,患上老年癡呆認不清人的山嫂,在風雨飄搖的廢品站,彼此扶持,成為對方唯一的倚仗。
年輕時,兩人拼命養大了兩兒一女,但因為家里窮,女兒小時候生病沒法治,還是聾了一只耳朵。
兩個老人心懷愧疚大加補償,在破舊的廢品里一點一點攢錢,盡全力幫扶著女兒一家。
結果又讓剩下的兩個兒子心懷不滿,與自己逐漸疏遠。
兩人垂垂老矣,付出一切卻未得到任何,健康時為兒女操勞,重病下也不愿成為負擔,良善得讓人心酸。
甚至不僅對兒女,對沒有血緣關系的慧如也是如此。
慧如是靠撿廢品為生的都市畸零人,沒有兒女,游離在家庭之外,是老年生活的另一種樣本。
年輕時和愛人來城市漂泊,后來遭遇意外,只剩自己孑然一身。
龐大的城市里,她是被所有人嫌棄訓斥的流浪者。
幾位老人,或早或晚,都已被時代拋下。
在被社會框定的人生晚年里,小心翼翼地活著。
常為戒跟著調來的游樂場逐漸沒了游客,老象沒有了觀眾;山哥年輕時的玩偶手藝,在電動玩具汽車面前,只會被遺忘在殘羹剩飯一旁。
時代車輪轟轟向前,他們是被撞倒的人,是滾滾車輪下的陰影。
他們自己本身的模樣,他們的生命與精神,這個世界已經漸漸看不清,也不愿看。
他們只剩下彼此。
但也幸好,他們還有彼此。
摩天輪,日升月落
電影里,身在晚年的老人們,第一次放肆成為了自己,大聲地說出了我愛你。
卸下鎧甲,褪去枷鎖,他們袒露出自己最柔軟的心。
這份無法回避的炙熱袒露,讓年輕的觀眾看到了某種縱情燃燒的青春,不再畏懼衰老。
老年人的愛情是什么樣?
有時候,和年輕人也沒什么不同。
會糾結于對方有沒有給自己的朋友圈點贊;
會拉著愛人走進游樂場玩一次年輕人才玩的碰碰車;
還會帶上奇形怪狀的墨鏡,你鬧我笑,一起回到青蔥歲月。
即便是換上阿爾茲海默癥的山嫂,潛意識里也有她關于愛的表達:
不記得兒女,不記得自己,但面對“陌生人”,總能說出一句:“回收廢品找我們山哥”。
笑淚之間,我們讀懂了陪伴的長情。
電影也給出了最具年輕態度的愛情觀:老年人也有肆意追愛的權利。
是啊,老年人憑什么就要活在規訓里,老年人憑什么要變成落寞的影子,他們辛苦半生,為什么不可以在老去時為自己活一回?
勇敢去愛,對自己的情感需求說YES,完全可以成為他們的人生注解。
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超過2.6億,其中單身老人數量約5000萬;據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這些單身老人,80%以上都希望能重新組建家庭。
對于他們而言,感受家庭的溫暖,重拾愛的渴望,是生而為人的剛需。
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只能日復一日地形單影只,走入孤寂。
所以,在最后,電影借著常為戒之口,對所有人打氣:
“只要沒蹬腿,那就得繼續躁!”
這是一場無論如何都會結束的愛情,但遠方的那個Ta,是無論如何都應該愛一場的人。
戰勝時間與空間,愛的存在,本身就是生命的禮物。
我愛你,一起到白頭
如今,電影已經收獲了高口碑和無數催淚預警。
有人在兩個老人的故事里看到了愛情最開始的模樣,有人給家人打電話,窺探到了母親身份之外真實的她。
《我愛你!》的粵語歌里唱:“我與你相依相親,論富與貧不應分,真心真意就合襯,手執鮮花親送贈,永遠與你兩心印。”
愛不講道理,愛只剩狂喜,無論幾歲,這種可以雙手比心大聲呼喊的愛,永遠都令人感動。
而這,也正是電影想要表達的核心。
無論幾歲,愛情萬歲。
順著電影向現實延伸,我們也會發現,相濡以沫的真情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到愛的美好。
有的愛情是細水長流,年輕人常逛的精品店,也可以成為他們停駐的角落,為愛人梳一次頭。
有的愛情是繁花似錦,拉開車門的瞬間,無論是老太太還是看客,都能感受到甜蜜的沖擊。
總以為老一代不懂愛情,但歲月并未帶走他們彼此守望的心。
對于愛的需求,并不會因為日漸松弛的皮膚和衰老的機體而喪失。
很長一段時間里,老人都是我們這個時代被消音的群體,他們不表達,不辯駁,不追求,笨拙而無措,個個面目模糊。
愛情也似乎已變成了這個時代的調味品,我們不再呼喚愛,也不再期待愛,但沒有想到,這部電影,這些老人,給了我們最深刻也最年輕的愛情觀:
無論如何,去愛吧,哪怕世界末日,哪怕日色稀薄,去喊出——
“我鐘意你!”
“我稀罕你!”
“我愛你!”
而這份愛,就是常為戒和所有老人向命運和世界揮出的長鞭。
縱使身軀衰老殘破,但鞭聲霹靂,愛意濃烈,把夕陽也化作朝氣。
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愛,理解愛。
給他們多一點關懷與理解,也是給我們的未來多一分空間。
我們終將老去,但愛永遠年輕。
這一次,帶好紙巾,帶上愛人,一起去看《我愛你!》,一起去聽愛的雷鳴吧——
無關年齡,無謂枷鎖。
一起去看我愛你,意思就是我想和你,到白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