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堅持實用 嚴抓降本,鴻日力爭做高品質微型電動汽車領導者

2023-06-25 14:39:25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低速電動車有著廣闊市場潛力,但整個行業也面臨很大挑戰。這就要求企業要謀定戰略定位,做好風險管控。”雖然入行微型電動車領域時間并不長,但憑借多年商界經驗、誠信經營的理念,鴻日汽車集團創始人張建軍很快就帶領鴻日汽車成為微型電動車領域的領頭羊,并在2022年一舉拿下低速電動車市場32%的占有率。  對于帶領鴻日汽車謀求更好的發展,張建軍充滿信心。他說:“鴻日汽車堅持實用主義,深耕高品質制造。在做好低速電動車的同時,做好技術儲備,在成熟的時機再涉足新能源汽車市場,力爭成為微型電動汽車領域高品質產品的領導者。”

以成本和誠信贏得市場“低成本、實用性,是低速電動車企業的生存根本,也是鴻日的殺手锏。”張建軍稱。2014年,鴻日汽車進入低速電動車市場之際,正值這個行業“野蠻生長”的階段,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激烈的競爭,誰的性價比更高,誰就賣得更好。為了做好成本管控,張建軍從原材料采購入手狠抓降本,建立了一套涵蓋采購、研發、制造、企業管理等各環節嚴謹的成本管控體系,鴻日的單車采購成本綜合領先行業水平9%,單車制造成本綜合領先行業水平42%。  分管制造的鴻日汽車副總裁劉成寧,擁有豐富的乘用車精益生產經驗。他告訴記者,在生產制造管理方面,鴻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益生產、降本增效的管理體系,鼓勵全員降本,對于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員工給予獎勵,并實施與精益生產掛鉤的績效管理制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過去一年間,日照工廠的單車制造成本平均降低了40多元。  在張建軍看來,誠信經營也是幫助鴻日汽車構建低成本采購體系的關鍵。“在很多領域,拿到尾款對供應商而言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我創辦企業多年來一直堅持誠信經營,這樣的經營理念不僅讓我們成功規避了很多‘坑’,也讓鴻日取得了供應商的信任。讓供應商愿意相信鴻日,與鴻日一起不斷追求低成本制造,進而建立了鴻日穩定可靠的低成本供應鏈體系。”張建軍如是說。  “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合資車企,慕名來鴻日學習交流成本管控經驗。不僅如此,我們多位采購負責人甚至被大車企高薪挖走,這雖然給鴻日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但從側面證明了我們在成本管控方面的領先性。”張建軍直言,一旦鴻日大規模啟動A00級純電動車的生產,將在成本上碾壓部分熱銷車型,一方面解決了很多車企苦于經營微型車不賺錢的問題,另一方面進一步降低了A00級純電動車的成本。在他看來,A00級純電動車的技術差異并不大,本質上是性價比之爭,而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在成本管控上做得還不到位,需要“用做低速電動車的方式,進一步降低A00級車的成本,從而惠及消費市場”。做低速電動車的方式,根本在于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冗余,堅持實用主義,從產品研發、結構和功能設計,到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制造,嚴格遵循實用原則,把每一分成本都花在實用功能上,并不斷優化成本。 低成本下的高品質更具競爭力低成本不代表低品質。堅持高品質,鎖定高端市場,是鴻日汽車的追求。“低速電動車不僅要價格低,還要有高品質。只有把產品做好才能決勝市場。”在張建軍看來,以老年人為代表的低速電動車主流消費群體,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成本可控的日常代步于他們而言更是剛需。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在加速,每年新增約1000萬老年人口,這些老年人中的很大部分是‘有錢有閑’的高知人士,他們對高品質電動車有強烈的消費意愿,也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張建軍強調,雖然成本管控是低速車企競爭的根本,但要想在這一市場生存發展下去,企業也必須打破低價同質競爭的惡性循環,打出差異化,做出高品質的產品,樹立高品質的品牌,才能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堅持高品質,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是鴻日汽車堅持的產品策略,也是張建軍多年來馳騁商界的立足之本。經過多年打磨,鴻日VELI、S1、U8和鴻豆等多款低速電動車不僅是爆款,而且已成為市場上高品質的代表,取得單一品類銷量冠軍,競爭力遠遠領先競品。  “同類產品中,鴻日是最貴的,也是最好的,銷量也是最高的。”張建軍介紹,S1是鴻日的首款車型,累計銷量已突破20萬輛,連續熱銷多年,一款產品連續多年熱銷且單車銷量超過20萬輛,這在低速電動車領域并不多見。而S1這款產品之所以能成為爆款,關鍵就在于較高的產品質量和較大的空間,全面滿足消費者的各種實用性需求。  “我們正在積極開發量產緊急制動和緊急避讓等符合老年人實際需求的新產品,讓低速電動車更智能,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同時,還要堅持高品質低價格的原則。”張建軍介紹,一般乘用車上搭載緊急制動和緊急避讓功能,量產成本需要上萬元,而鴻日的目標是降低到千元左右,甚至更低。“這并非不可能,因為低速電動車的時速沒乘用車那么快,隨之帶來的低速情況下的緊急制動和緊急避讓方面的成本自然也會降低。”張建軍介紹,相關量產產品有望在今年上市,幫助鴻日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做好準備 靜待時機實用主義是鴻日的產品理念,務實也是張建軍的經商原則。在被問及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熱銷有何布局計劃時,他強調:“去年,鴻日的營收達到了14.7億元,今年我們有信心突破40億元,并按計劃推進IPO。但我們不會頭腦發熱地盲目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張建軍坦言,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并非難事,擁有資質后就可以“造車”了,但如何賣好車、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卻是企業需要明確的事情,否則很容易出現今天花錢買資質、明天賣資質救企業的情況,得不償失。此前,幾家低速電動車企在轉戰新能源汽車市場后“水土不服”便相繼倒閉、破產的例子充分說明,低速電動車企業入局新能源造車必須審慎思考、理性推進。基于這一考慮,張建軍希望鴻日汽車進一步擴大低速電動車市場,借此完成IPO,累積足夠的實力后,再適時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而這種實力的積累,不僅涉及企業經營層面,還涵蓋技術和產品的積累等各個方面。事實上,鴻日汽車已具備打造新能源汽車的能力,目前推出了純電動汽車未奧BOMA,開始量產試銷售,主攻國際市場。同時,鴻日汽車還建立了一整套線性開發模型,確立HONRI架構,平臺化鋁制滑板底盤平臺已開始投入使用;智能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正在加快推進;電機、增程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產計劃也已經提上日程。張建軍告訴記者:“在產品和技術層面,我們一直在不斷研發、積累,時刻做好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準備。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很誘人,但目前還不是進入的最佳時機,鴻日不會貿然挺進。”  “不容忽視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多低速電動車企都處在虧損狀態,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即使鴻日進軍新能源汽車,也不會完全丟掉低速電動車業務,而是要靠低速電動車不斷為企業提供養分,謀求可持續發展。”張建軍最后強調,存在即合理,市場是最好的裁判。其實低速電動車擁有廣闊的市場和強烈的需求,希望國家和有關管理部門能給低速電動車留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完善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規范,讓這類產品能步入正規的發展軌道,并在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滿足老百姓高性價比的代步需求,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產品結構,構建更合理的出行體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