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興利 見習記者 施雪珍 北京報道
在經歷了兩年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后,作為中國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商,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滔搏”)開始看到業績回暖的新曙光。6月26日,滔搏發布的2023/24財政年度第一季度(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三個月)運營情況顯示,該季度滔搏零售及批發業務之總銷售金額按年同比取得 20%—30%低段增長。
作為耐克與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最大的一級代理商,常年來滔搏超八成營收都由這兩大主力品牌貢獻,但隨著這兩大巨頭在華業績增長疲軟,滔搏也不得不篩選走出舒適圈的新路徑。而一個頗具信號意義的細節是,滔搏于6月1日在官網宣布了成立以來的首次品牌煥新,同時官宣與多家運動品牌的新合作。資本市場對這一舉動做出了正向回應。自6月1日截至發稿前,滔搏股價漲幅已超1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尚未追平2019年同期
結合近期發布的年報數據,滔搏公司業績已經連續兩年下滑。不過,據滔搏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務數據,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三個月,滔搏零售及批發業務之總銷售金額按年同比取得 20%—30%低段增長。
交銀國際在6月27日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提及,滔搏在第1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受吊牌價小幅上漲以及零售折扣收窄的推動,平均售價同比出現增長;滔搏還重申了全年的銷售指引,預計全年銷售增長將與市場同步。值得一提的是,滔搏還提及,年初至今(3月至6月下旬)其總體銷售額仍處于2019年同期80-85%的水平。
2019年10月,滔搏從“鞋王”百麗國際拆分后成功上市,上市兩日累計漲幅超14%,一時風光無兩,同時近七成募集資金還用于百麗國際償還債務,為母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上市前,滔搏已連續三年營收、凈利取得增長,三年營收復合增速22.53%,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速達29.23%。以2018年估計零售等效銷售總額計,滔搏市場份額達15.9%,是中國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商。但是,這個地位開始被動搖了。
從滔搏5月底發布的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年報數據上來看,報告期年度,滔搏實現營收270.73億元,同比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318.77億元下降了15.1%,而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年度內滔搏實現年營收360.09億元。兩年間,滔搏營收大幅減少了89.36億元。
凈利潤方面,截至2023年2月28日年度期間滔搏凈利潤為18.37億元,同比前一年的24.47億元下滑24.93%,而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年度期間滔搏凈利潤為27.7億元。兩年內,凈利潤也縮水了1/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財報數據看,滔搏業績走勢與兩大主力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在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今年1-3月,阿迪達斯大中華區收入為8.84億歐元,同比下跌12%,已連續八個財季下滑。此外,長期占據國內各大運動鞋服市場排名榜首的耐克,也正遭遇增長乏力等問題。從去年幾大運動品牌在國內表現來看,安踏體育實現營收536.51億元,同期年報中,耐克中國區、李寧、阿迪達斯中國區分別為514.22億元、235.97億元、285.03億元,安踏反超耐克成為當年中國運動鞋服品牌營收TOP1。
就滔搏近期業績及相關發展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在6月28日向滔搏發去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兩大巨頭深度綁定松動?
隨著國貨崛起,滔搏所處的市場環境與過去有了完全不同的變化。在社交平臺上,“回力”“人本”“飛躍”等普遍單鞋不超過百元的國貨品牌正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引發年輕人紛紛“種草”,這些品牌似乎不再成為廉價、地攤貨的象征,而是高性價比、大牌平替的國貨品牌。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本土品牌引入外國品牌打造國際化對耐克、阿迪達斯是一種沖擊,同時國潮的興起,也提高了本土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對于滔搏而言,是否繼續與耐克、阿迪達斯兩大外資品牌深度綁定成為選擇題。《華夏時報》記者據滔搏公開年報數據整理,2019年至2023年財年(截至2月28日或2月29日)的5年間,滔搏來自于耐克、阿迪達斯兩大主要客戶經銷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86.8%、87.5%、87.3%、86.5%、86.2%。可以看出,雖然耐克、阿迪達斯兩個主要客戶依然是滔搏的主力品牌,但是營收貢獻卻在下降。
不過,對于滔搏來說,不僅主力品牌商難掩疲勢,其他品牌帶來的營收也在下滑。據年報數據,截至2月28日止年度滔博其他品牌營收占比較前一年的12.6%稍有增加至13%,但是其他品牌貢獻的營收35.2億元,較前一年的40.05億元下滑12.1%。
記者關注到,滔搏正在加速調整業務線,拓展更多品牌。如2022年3月與李寧官宣合作,《華夏時報》記者就近期李寧與滔搏發展情況咨詢了李寧電商相關人士,不過對方表示暫不適合對外溝通。
此外,滔搏官網在6月初發布消息,宣布與法國小眾跑鞋品牌HOKA ONE ONE,登山品牌KAILAS凱樂石達成合作,此外,滔搏還宣布完成了滑雪裝備零售商冷山的投資,與更多的運動品牌達成合作,拓寬業務線。有接近滔搏的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未來滔搏仍然會持續關注小眾、戶外等品牌。
博弈一觸即發
近年來,耐克、阿迪達斯正不斷加大DTC渠道業務發展力度。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財年,耐克的DTC業務創造的收入達187億美元,同比增長14%,同時,DTC業務已經占總營收比例超40%,另一方面來自經銷商的營收卻同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此外,2021年,阿迪達斯曾計劃到2025年DTC將占其銷售額的50%。
隨著線上線下價格逐漸透明化,作為經銷商的滔搏難免會與品牌商們在價格、會員服務、售后服務等細節上展開博弈。而對于消費者們來說,直營的銷售渠道具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更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家住朝陽的小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在北京合生匯商場里購買了一雙休閑運動鞋,結完賬后,接過服務員給的包裝袋,袋子上印著大大的“滔搏”LOGO,還印有滔搏運動APP的二維碼以及公眾號二維碼,小陳還以為買錯品牌了。
與過去消費者拿到的大多為品牌商自己的LOGO袋不同,顯然滔搏正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強化其經營商的運營能力,將線下流量轉到線上私域,試圖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畢竟在線上,運動品牌們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自己的公域與私域線上渠道。
在交銀國際上述研報中提及的電話會上,滔搏對銷售額進行了按渠道劃分,稱一季度線上私域(微店、抖音等)增長最為強勁,其次是線下零售,然后是線上公域流量(電商平臺)。
不過,不少消費者表示,滔搏運動APP的體驗感并不強,窗口多、內容復雜,對APP的依賴也主要是將其作為搶購運動鞋限量版的抽簽軟件。
不過,在交銀國際研報提及的滔搏第1季度電話會議要點中,滔搏表示耐克和阿迪達斯仍然是兩個主要品牌的重要零售合作伙伴。在過去幾年中,滔搏在其主要品牌客戶的中國零售額中保持了穩定的占比,大概30%左右。因此,盡管各品牌加大了直接營銷(DTC)業務的重要性,但其銷售貢獻并未下降。
此次滔搏宣布品牌升級,啟用全新品牌標識,是滔搏成立以來的首次品牌煥新。滔搏多次提到“年輕化”,表達了推進全域零售創新的決心。作為多年的中國鞋服巨頭經銷商,滔搏能否扭轉疲勢,還需要市場及消費者的檢驗。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