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財經 >

長風新村街道“老樓加梯”實施“成片化”+“零星化”+“去零化”舉措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題

2023-06-23 02:23:14 來源: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在白蘭片區舉行加裝電梯簽約儀式,徐虎加梯工作室負責人陶紋,與5臺成片加梯代表共同簽署了加裝電梯協議。至此,長風新村街道加裝電梯簽約、施工、完工(使用)總數已突破200臺,達到201臺,約占街道適合加梯樓棟總數的40%。家住6樓近80歲的商阿姨腿腳不便,每次上下樓都要歇半天,她開心地說,加梯后,就可以隨時下樓,想走就走了。真是太好了。居民們也對加梯成效紛紛點贊:“加裝的電梯越來越多,有更多的‘懸空老人’能夠下樓多走走,老百姓的出行也越來越方便了。”

隨著城市“老齡化”加快,“老樓加梯”成為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題的重要舉措。長風新村街道始終把加裝電梯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積極探索加梯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

2020年長風新村街道在風荷苑小區,開創了“修繕+加梯”的成片加梯新模式,短短3個月內,就有58臺加裝電梯成功簽約。后經創新設計、調整方案,讓有條件加裝電梯的樓棟,從69臺增長到79臺。截至目前,該小區已簽約加裝電梯76臺,簽約比例超過96%,成為目前全市加梯數量最多的小區。


(資料圖片)

2022年,長風三村成為街道第二個成片加梯小區,街道指導、“徐虎”駐點、工作小組“分棟包干”,居委會干部分塊入組、居民加梯三人小組等各方力量,紛紛開啟“白加黑”“5+2”加梯模式,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成功簽約14臺加裝電梯。隨后穩扎穩打,逐一完成從房檢、地勘、安全性論證、規劃公示到開工報送等各項流程,迎來施工。

街道成立了加梯服務中心,并在23個居民區成立了家門口的加梯服務分中心,提供“1+2+N”陪伴式加梯服務;制作了全區第一張“五色加梯地圖”,用不同顏色,直觀展示加梯難易程度;在全市首創“掌上加梯小程序”,為居民提供24小時的手機一鍵查詢,并實現網上簽約;為居民量身制作漫畫闖關式的《加梯寶典》,讓繁冗難懂加梯政策條文變簡單、易理解。把加梯成功的實際案例匯編成冊,形成了藥方式的《加梯錦囊》,為今后的加梯提供實踐參考;結合風荷苑成片加梯經驗,探索總結出長風成片加梯工作法“小紅書”《五步十法24條》,包括成片加裝全流程的“五步攻略”,群眾工作方法的“風荷十法”,以及典型問題的“24問答”,為今后成片加梯提供借鑒和參考。

為了讓居民對加梯施工全過程看得透明、加得放心,街道不斷探索,推陳出新,首創“24小時加梯直播間”,將傳統建筑施工過程和現代化網絡直播相結合,探索和健全全流程的施工全過程監管。

今年,長風三村街道進入了“三化并進”全面加梯新模式,以成片加梯作為主戰場,形成了“成片化”+“零星化”+“去零化”的“三化并進”加梯模式,繼風荷苑之后,又在長風三村、白玉新村、長四一委推進成片加梯,致力于通過“成片化”實現加梯全覆蓋,“零星化”實現加梯廣范圍,“去零化”實現加梯無死角。

街道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的作用,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和配合。師大一村625號當時的樓組長祝老師,是位80多歲的退休老教師,患關節炎行走不便,但她身體力行,積極做好組織發動。在施工過程中,她還幫助打掃建筑垃圾。居民肖先生是一名律師,他幫忙一起起草、修改各項文本合同,推送各項審批工作順利進行。施工過程中,裝卸鋼材、打樁等確實影響了周邊樓組居民,但通過真情溝通,大家都給予了諒解和支持。

儀式上,長風成片加梯工作法“小紅書”《五步十法24條》正式發布,各居民區將通過對“小紅書”的學習和實踐,進一步推進成片加梯。

普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愛鋒在講話中,對長風新村街道加梯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希望大家能夠再接再厲,以簽約為新的起點,共同打造“一鍵回家”的幸福生活。

普陀區房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軍,長風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顧曉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許磊,西部集團總經理鄭平等參加活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