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越城印染、化工,柯橋紡織、印染,上虞化工、機電,諸暨五金、襪業、珍珠,嵊州領帶、廚具,新昌醫藥、軸承……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民營經濟萬馬奔騰,紹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塊狀經濟”,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
在改革中成長壯大,又依靠改革涅盤新生。作為浙江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市,近年來,紹興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緊抓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準高科技產業賽道,持續推動“跨域整合”“全域治理”,騰出發展要素,搶抓產業機遇,成為“騰籠換鳥、鳳凰涅盤”的實踐樣板。
堅決推進“騰籠換鳥”化解“成長的煩惱”
傳統制造業曾在經濟增長、就業帶動、稅收擴大等方面有過重要貢獻,但在社會發展進步中也遇到瓶頸:能耗負擔重、經濟效益低,市場競爭力、發展后勁不足。
發展形勢所需,變革勢在必行。紹興是江南水鄉、地處丘陵地帶,平原面積占比僅18.3%,其中永久基本農田占比超過85%,可開發的存量土地資源極為有限且分布零散,用地不足導致優質項目無法落地。
2017年,紹興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市,開啟傳統產業全市域全領域的大提升行動。
將中心城區越城區的印染、化工企業,整體搬遷集聚到柯橋區、上虞區——全面啟動“跨域整合”,是紹興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盤”的“重頭戲”,更是“硬骨頭”。
當地干部回憶說,頭五個月,這項工作進展緩慢:有的區不情愿接收,因為水電氣設施需要投資配套;有的區不情愿轉出產業,因為經濟增長數據做減法;有關企業也不情愿搬遷,因為涉及大量事務變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