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69.76億元,同比增長2.03%;歸屬于銀行股東的凈利潤495.64億元,同比增長5.20%。
截至2023年6月末,郵儲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5萬億元,達15.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負債總額突破14萬億元,達14.2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8%。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目前,郵儲銀行全年信貸投放目標已經完成超過7成,下半年將繼續優化信貸結構,比如收益較高的小企業和個人貸款,目標能在新增貸款占比中達到70%。
業績公告顯示,郵儲銀行上半年凈息差2.08%,同比下降19個基點,環比下降1個基點。劉建軍表示,今年最大的息差降幅在一季度已經兌現,未來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后續政策走向,二是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如果存量房貸利率維持現狀,息差下降的壓力不是很大;如果下調的話,可能目前這個息差還是維持不住的。另外,存款付息率具備一定剛性,如果沒有政策指導,商業銀行通過自身負債結構調整來優化付息成本空間是有限的。考慮資產端收益率還在不斷下行,存款利率下行存在可能性。總體看,下半年息差承壓存在不確定性。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生成率0.78%,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分別是381.28%、3.08%。
郵儲銀行副行長姚紅表示,從不良貸款具體結構來看,西部地區不良率略有上升,其他區域都在下降;16個行業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及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兩個行業不良率有所上升,其他行業都在下降;另外,市場普遍關注房地產開發貸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這兩塊業務雖然占比低都不足2%,但確實是比較容易出現風險的領域,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業務的風險。
對于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問題,郵儲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梁世棟回應稱,重定價定然對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營收產生一定影響,但利率下調以后,對提前還貸的緩解有一定抵補作用,同時對整個市場信心的提振也有一定作用。重定價工作聽上去簡單,但做起來復雜,前期梳理了一下,目前已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但因為歷史發放個人按揭貸款在不同時期、同一時期不同地域政策不同,需要打好標簽,但最終會按照監管政策來調整推進。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