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家長吐槽小學生踩著磚頭走泥路返校,官方積極回應,只是未見行動

2023-08-31 10:33:38 來源:阿蒙聊教育
秋季新學期開學前,不少中小學生家長就在網上吐槽、舉報學校存在的不良現象。有些情況屬于雞蛋里挑骨頭,而有些狀況別說學生和家長難以接受,就連素不相識的網友都不忍直視。

家校共育之下,老師把放學回家后的教學任務安排給家長,家長也有了對學校教育的監督發言權。雖說學生上學不是來享福的,老師和學校都沒有義務成天把學生捧在手里,但是也不能無視學生的正當需求。為學生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是學校應盡的責任。


(相關資料圖)

家長吐槽小學生踩著磚頭走泥路返校

河南魯山縣花715萬建造的牛郎織女雕塑引發熱議,本來官方想建造地標建筑,結果被網友吐槽又貴又丑,根本不值。要是把資金用在教育上,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豈不是更好。與此同時就有河南家長在網上吐槽,新學期開學前返校,校門口盡是泥濘。

小學生還要踩著磚頭,走泥路返校。校門口車多人雜,可是僅有一排磚頭可供學生和家長通過,一不小心就會踩一腳泥。要是學生摔倒,輕者弄臟校服,被同學嘲笑一番、被老師和家長批評不小心,若是扭傷腳或受更嚴重的傷,勢必需要請假影響學習進度。

有家長反映,校門口的路一直沒人修,一下雨就會泥濘不堪,學生上下學非常不方便。回家后家長不光要給學生刷鞋、洗褲腿上的泥,還要洗車,非常麻煩。即使不下雨,校門口也是塵土飛揚。學生放學回來一身一臉的土,回家還是少不了要仔細清洗。

如果這樣的場景發生在70后80后學生身上不足為奇,那時柏油馬路并沒有普及,很多偏遠地區包括城鎮學校門口的小路都是土路。可是眼下已經到了新世紀,看著校門口周圍的小區也是高樓聳立,學校和有關部門還讓學生走這樣的路上學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官方積極回應,只是未見行動

新學期新氣象,學生經過一個暑假的休整,容光煥發的帶著寫好的暑假作業回學校,迎接他們的并不是五顏六色的氣球拱門和紅地毯,而是校門口的一地泥巴和磚頭。估計再喜歡學習的學生,看到這樣的場景也會覺得掃興,甚至不想上學了。

家長反映校門口這條路越來越差,已經嚴重影響學生出行了。當地教育部門給出回應,學校校門外圍的配套設施環境本該由屬地鄉里統一規劃,教育部門只能積極協調并沒有決定權。

學校對此給出的反饋更叫人寒心,校門口的路況不好早在4年前就向上級部門反映過,只是一直未見行動。去年放暑假前夕,就有家長對此進行投訴,官方表示工程方咨詢問題停工,將積極籌措資金盡快施工。今年暑假都過去了,各部門依舊沒有采取行動,著實令人氣憤。

之所以全網都對715萬的牛郎織女如此氣憤,就是因為很多學校尚存在這樣的問題。雖說二件事并非發生在一個地區,也不是一個施工單位,有關部門寧可把有限的資金花在面子工程上,也不給當地的學生辦點實事,難怪河南教育資源一直處于匱乏狀態。

教育之事無小事,校園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河南從學生人數上看,本應該是教育大省,可看上去遠沒有山東等地重視教育問題。這不止是受經濟水平和教育政策限制,更多的是觀念上的問題。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核心生產力,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社會怎能進步。

正所謂教育之事無小事,雖說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校門口的泥濘是兩碼事,理論上并不影響學生上課、學習,但是會造成安全隱患。如果真有學生因為路況問題出現意外,家長心疼學生遭罪,學校也會吃瓜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雖說在學生放假時修路是最佳時機,現在學生已經開學已經受到影響,只能及時補救,在釀成更嚴重后果前改善路況環境,讓學生能夠安全上下學。

教育不是家長自己的事,更不是班主任老師的事,而是要學校、教育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都要積極響應的問題。家長都知道投資教育,回報能達到最大化,為啥官方就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小學生踩磚頭返校一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