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
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
(資料圖)
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青春之花唯有經歷風雨磨礪
綻放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才會更加絢麗多彩
自1996年中央確定上海市對口幫扶云南省以來,兩地團組織緊緊圍繞黨政工作大局,緊密結合兩地青年需求,于1998年聯合組織并實施上海青年志愿者助力鄉村振興赴滇服務接力計劃。寶山青年積極響應號召,拿起了助力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如今已薪火賡續20余載。
第26批寶山區助力鄉村振興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務接力隊員已經出征,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吧!
“我想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看似渺小卻足夠堅定的力量,讓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即將出征赴滇志愿者周志杰說。
周志杰是寶山區羅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勞動關系調解員,也是羅店鎮團委委員。90后的他,運用自身豐富的勞動法規知識和熟練的調解技巧,為企業和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提供調解服務,平均1年調解處理案件數100余件,個人調解率高達75%。周志杰同志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以實干扛起責任、用堅韌詮釋擔當。他加入羅店鎮青年突擊隊,多次在重要活動中擔任安全志愿者,參與勞動普法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自2020年以來,在上海志愿者服務平臺上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695.5個小時。
周志杰說:“我將接過赴滇志愿服務的接力棒,與前輩們共同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中國式青春,揮灑汗水、磨煉品格,在云南的土地上繼續耕耘成長,向著更好的自己,出發!”
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務接力計劃自實施以來,來自不同行業、不同條線的寶山區有志青年,積極響應號召,前赴后繼深入云南鄉村,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涌現出許多先進事跡。
楊秋萍
第二十一批助力鄉村振興赴滇青年志愿者
“我想成為一名志愿者,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2018年上半年,楊秋萍作為第二十一批上海赴滇服務接力隊志愿者來到了云南迪慶州維西縣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楊秋萍積極參與到東西部扶貧工作中,她走遍了葉枝鎮、塔城鎮、永春鄉等7個鄉鎮,深入了解維西,為寶山和維西搭建溝通橋梁。楊秋萍發現白濟汛鄉碧樂小學學生以傈僳族為主,多來自高半山區貧困家庭,且部分孩子為留守兒童,生活物資相對缺乏。于是,她積極開展募捐活動,在她的努力下,獲得了來自寶山區農業農村委團委、寶山區月浦鎮盛橋社區服務中心團委的支持,最終為學生們籌集了全新的文具用品3000余件、體育用品100余件,并募集愛心圖書繪本426本、玩具141件,及若干衣物和床上用品。她說:“看到孩子們清澈的眼中透出的歡樂,看到孩子們能夠在新校舍中學習,我感到非常高興,希望教育扶貧能夠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未來。”
金一
第二十三批助力鄉村振興赴滇青年志愿者
2020年8月中旬,金一作為第二十三批上海赴滇服務接力隊志愿者奔赴云南保山開展志愿工作。
剛到河圖街道的第一周,金一就遇到了因易地搬遷、棚改安置引發的集訪,在還未熟悉屬地政策與職能部門的情況下,金一與來訪群眾坦誠相見,這個外鄉的小伙靠著真誠與熱情打開了來訪群眾的心扉,講出了自己的訴求,達到了較好的溝通效果。
在完成志愿崗位本職工作的同時,金一還積極協助當地社區開展工作。預防“民轉刑”案件摸排走訪、人口普查入戶登記、脫貧成效迎檢入戶走訪、“協商在基層”工作推進......一次次的走訪讓金一真正地融入了河圖,社區的老同志們總是打趣的說道“我們有個上海來的親人”。
金一說:“從陌生到熟悉,從適應到融入,云南保山仿佛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郝孟菲
第二十五批上海助力鄉村振興赴滇青年志愿者
2022年8月,郝孟菲作為上海市第二十五批助力鄉村振興赴滇服務接力隊志愿者服務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團州委。
郝孟菲通過走訪發現位于景洪市郊外農場的紅旗完小、曼海完小、天河完小等4所學校存在飲用水渾濁、教學設備嚴重老化等問題,郝孟菲與志愿者伙伴們一起以短視頻形式呼吁社會關注,募集善款25萬余元,為學校安裝超濾凈水設備,解決了困擾師生多年的用水難題。
除此之外,她還全面參與籌建西雙版納州第一家社區少工委,積極開展“青春集結號 強國新生代”主題活動等,多項工作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郝孟菲赴滇志愿服務中,不斷用行動踐行全心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譜寫不負青春韶華的時代華章,被云南省志愿者協會授予“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
一批又一批的赴滇志愿者
他們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山河
用真心開展志愿服務
用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以奮斗姿態踐行了當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張子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