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岳先進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客戶F簽訂了一份框架采購協議,約定2024年至2026年公司向合同對方銷售碳化硅產品,預計含稅銷售三年合計金額為人民幣80480萬元。
(資料圖)
據悉,該協議期限為合同生效日至2026年12月31日,且協議生效后次月底前,客戶F向供應商支付人民幣1億元作為本協議的保證金。“由于商業保密要求,披露合同需要獲得客戶同意,”天岳先進相關人士表示。
近年來,受下游電動汽車、新能源、儲能等應用領域對碳化硅器件需求爆發式增長,碳化硅半導體行業發展迅猛,作為國內碳化硅襯底龍頭,天岳先進過去一年利好頻傳。
去年7月,天岳先進表示與某客戶簽訂了一份長期協議,約定2023年至2025年公司及上海天岳向合同對方銷售價值13.93億元的6英寸導電型碳化硅襯底產品。
2023年4月,天岳先進披露了公司與全球汽車電子知名企業博世集團簽署了導電型碳化硅襯底的長期供應協議。博世集團對與天岳先進的合作尤為重視,出席了天岳先進上海工廠的首批產品交付儀式,并代表客戶發言。
2023年5月,英飛凌集團公告了其與天岳先進簽訂了全新碳化硅半導體材料供應協議。根據該協議,天岳先進將為英飛凌供應用于制造碳化硅半導體的高質量并且有競爭力的6英寸導電型碳化硅襯底和晶棒,第一階段將側重于6英寸碳化硅材料,但天岳先進也將助力英飛凌向8英寸碳化硅晶圓過渡。
英飛凌表示,該協議的供應量預計將占到英飛凌長期需求量的兩位數份額,這不僅有助于保證英飛凌供應鏈的穩定,讓其碳化硅材料供應商體系多元化,還能夠確保英飛凌獲得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碳化硅材料供應。
目前碳化硅襯底產能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由于技術壁壘高,國際上仍然僅少數企業能夠大規模量產。天岳先進上海臨港工廠已經進入產品交付階段,這將有助于顯著提升該公司6英寸導電型碳化硅襯底的產能產量。該公司表示,通過自主擴徑技術制備的高品質8英寸產品,目前也已經具備產業化能力。
該公司上海臨港工廠第一階段30萬片產能建設基礎上,新的規劃也已經成型。根據環評審批意見公示,天岳半導體將通過優化生產工藝、調整生產設備、原輔材料和公輔環保設施等方式,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調整后,6英寸SiC襯底的生產規模將擴大至每年96萬片。
此外,公司在積極布局前瞻性技術。2023年6月,公司CTO高超博士在SEMICONChina國際論壇上,公開了公司已采用液相法制備出了低缺陷的8英寸晶體,通過熱場、溶液設計和工藝創新突破了碳化硅單晶高質量生長界面控制和缺陷控制難題,尚屬業內首創。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種有潛力的碳化硅單晶制備新技術,液相法備受關注。通過液相法獲得均勻且高品質的晶體需要對溫場和流場進行控制,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
隨著全球能源電氣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碳化硅半導體材料賽道愈加火熱,以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將繼續保持結構性高景氣度。
國際上,英飛凌、安森美、博世集團、日本羅姆等企業都在加大對碳化硅業務的投資。天岳先進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產業化的企業之一,近年來專注于產品和技術突破,通過加快產能產量提升,穩步拓展國內外優質客戶,公司也將有望抓住行業爆發的發展機遇,鞏固碳化硅襯底龍頭地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