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云工場科技客戶集中度高企 凈利潤開倒車或陷“一條腿走路”窘境 時快訊

2023-06-28 06:41:41 來源:中金在線財經號

《金證研》南方資本中心 海楊/作者


(資料圖片)

近年來,國內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服務形式正在逐步被云計算取代,國內大規模數據中心承載的需求逐漸擴大,一些客戶開始要求引入云計算,而集群化建設、虛擬化和云計算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不斷增長。在市場供給方面,呈現出運營商、第三方、跨界方三個主體競爭的格局,IDC的服務形態也轉變為相對集中的大型云數據中心。

在此背景之下,2023年,注冊于開曼群島的云工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工場科技”),作為一家IDC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擬沖擊港交所。而此番上市,云工場科技除了面臨行業競爭激烈的市場,其身后的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高企、業務結構或顯單一、毛利率走低等問題,同樣更值得關注。

一、行業內前五參與者市場份額為11.2%,市場分散及競爭激烈

云工場科技所處的細分行業為IDC解決方案服務市場,而其在行業中的“角色”定位為“IDC解決檔案供應商”。

據云工場科技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為2023年5月22日的招股書(以下簡稱“招股書”),業務上,對上游,云工場科技主要向國有電信服務商、數據中線擁有者、運營商及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計算服務供應商支付寬帶費用,并獲得服務器機架空間及寬帶的交付;對下游,其客戶主要為互聯網公司、云計算服務供應商、其他客戶公司,云工場主要為其客戶交付IDC解決方案服務及邊緣計算器服務、ICT服務及其他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用。

從行業情況來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IDC解決方案服務市場為高度分散及競爭激烈的市場。

具體來看,云工場科技所在的行業內有超過100個市場參與者。其中,包括云工場科技在內,截至2021年末,國內全面采用非自建數據中心模式的五大運營商中立IDC服務供應商的收入為1.64億元,占據的市場份額的11.2%,而其他供應商的收入則有12.94億元,占市場份額的88.8%。

其中,云工場科技自稱為國內第二大全面采用非字間數據中心模式的供應商中立IDC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為3%。

另外,國內全面采用非自建數據中心模式的五大運營商中立IDC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分別為4.9%、3%、1.8%、0.8%和0.7%。

也就是說,云工場科技所處的行業及市場或仍處于激烈競爭中。

而且,云工場科技表示,倘若其無法適應及有效應對飛速變革的技術、日益演變的行業標準、不斷變化的法規以及日新月異的客戶需求、要求或偏好,其產品的競爭力可能會下降。

二、采用非自建模式運營,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占比超九成

招股書顯示,2013年,云工場科技的主要合并表聯屬實體之一江蘇意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成立的江蘇云工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為云工場科技的主要合并表聯屬實體之一。云工場科技于2016年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并開始作為IDC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運營,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計算服務和ICT服務及其他服務。

一般而言,IDC服務供應商可建設和開發其自由的數據中心(自建模式),或者管理電信運營商或其他第三方用用的數據中心空間和機柜(非自建模式),相較自建模式,采用非自建模式運營的IDC服務供應商能夠減少建設數據中心的相關成本,其運營可更加靈活和可擴展,服務不受數據中心位置的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云工場科技全面采用非自建模式展開業務,然而在該模式下,云工場科技的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或高企。

據招股書,云工場科技的供應商主要為國內國有電信運營商和中小型數據中心擁有者及供應商。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2.09億元、3.64億元及4.42億元,占到各年銷售成本的94.3%、89.2%和92.2%。

同期,云工場科技對第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1.92億元、2.72億元及2.65億元,占各年采購額的86.3%、66.6%及55.2%。

此外,云工場科技也在申請文件中披露,由于國內電信市場上基本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有限,其依賴于各地的主導運營商,盡管在過去與各供應商保持良好關系,但無法保證各供應商會繼續在其運營的每個數據中心以商業上可接受的條款為其客戶提供所需的網絡及其他服務。

另外,若其中任何一家供應商提高網絡服務的價格,會對國內IDC服務的整體成本效益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云工場科技客戶的服務需求或會因此下降,并對其業務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可見,報告期內,云工場科技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超九成,是否存在依賴?

三、單一客戶貢獻超兩成收入,客戶集中度高企

觀其背后,云工場科技的下游客戶主要是互聯網公司、云計算服務供應商和其他客戶公司,提供的服務主要為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計算服務的查詢和要求、ICT服務及其他服務。

據招股書,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戶的凈收入為1.97億元、3.47億元和4.25億元,分別占到各年收入的71.3%、74.8%及77.5%,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其中,云工場科技在2020-2022年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0.73億元、1.33億元和1.12億元,分別占到各年收入的26.4%、28.7%和20.5%。

對此,云工場科技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其凈收入高度依賴少數客戶,任何一個或多個主要客戶流失或業務的大幅減少,均可能會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云工場科技披露,其凈收入高度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將繼續,且將繼續占到其所承諾收入面積的一大部分。

四、超九成收入來自IDC解決方案服務,或面臨業務結構單一的窘境

作為一家提供IDC解決方案和邊緣計算的服務供應商,云工場科技全面采用非自建數據中心的運營模式,除了供應商及客戶的集中度高企外,其業務結構或單一。

需要先說明的是,云工場科技的主要為客戶提供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計算服務和ICT服務及其他服務。

申請文件顯示,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來自IDC解決方案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49億元、4.37億元和5.39億元,該業務收入占到其總收入的90%以上,分別為90.3%、94.2%和98.2%,呈現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云工場科技來自ICT服務及其他服務的收入出現了大幅減少的情況。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來自ICT服務及其他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681.3萬元、2,704.4萬元和488.9萬元,占各年總收入的9.7%、5.8%、0.9%。

可見,報告期內,云工場科技的業務結構或單一。

五、毛利率總體走低,凈利潤連續兩年“開倒車”或增收不增利

在收入主要依靠IDC解決方案服務的同時,云工場科技或還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6億元、4.64億元和5.49億元,2021-2022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8.18%、18.2%。

然而,盡管云工場科技的營業收入呈現增長態勢,但其凈利潤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的凈利潤分別為2,538.5萬元、1,268.5萬元和803.4萬元,2021-2022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0.03%、-36.67%。

從毛利率方面看,報告期內,云工場科技整體的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

據招股書,2020-2022年,云工場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19.6%、12.2%、12.6%;同期,云工場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IDC解決方案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則低于以上水平,分別為15.6%、11.5%、12.4%。

對于毛利率下滑的情況,云工場的解釋是,2020-2022年見影響其毛利率的因素包括,其透過給予客戶競爭力的價格與國內頂尖互聯網公司和云計算公司發展新的長期業務關系的策略,且由于調度能力增強,提高寬帶資源的效率及利用率,從而產生規模經濟,另外,其延遲實行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導致向其收取的費用增幅和客戶收取的費用增幅錯配,最后是由于引用了毛利率較高的靈鏡云(于2022年推出提供邊緣計算服務的云業務)。

簡而言之,對于云工場科技而言,其毛利率總體呈現走低的趨勢,未來其將如何保持其可持續盈利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