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哀鴻遍野,AIGC兩天大跌11%,昆侖萬維、寒武紀、曙光數創等AI龍頭股暴跌。上午臨近收盤,電力板塊大幅飆升。
過去A股一直流傳著一段口訣傳:冬炒煤來夏炒電,五一十一旅游見,逢年過節有煙酒,兩會環保新能源。
(資料圖片)
就在近期,北方地區再現極端高溫天氣,北京觀象臺觀測史上首次出現連續三日超40℃。極端天氣下,為了應對高溫,人們對電力需求越來越突出。
受此影響,今天市場上演“夏炒電”時刻,電力ETF、綠電ETF出現拉升。
近期海外風電巨頭則曝出了暴雷消息。
1
海外風電不平靜,巨頭突發暴跌
全球風電巨頭——西門子能源,上周五一夜暴跌37%,總市值單日蒸發69.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45億元。同日,歐洲風力渦輪機生產商Nordex和維斯塔斯的股價分別下跌5.85%和6%。
西門子能源股價下跌導火索源于其撤回2023財年的利潤預期指導,原因是經過全面審查后,發現西門子歌美颯風電業務的問題要比預期更嚴重,可能會給集團額外帶來至少10億歐元的費用。
西門子能源表示,西門子歌美颯已安裝的130吉瓦風電機組中,約有15%-20%將受到老舊部件的影響,由于風機零部件故障率上升,公司對現有風機產品及設計展開調查,現階段調查發現,為保證陸風產品質量達標,需耗費或超10億歐元的維護成本,詳細信息將在三季報中披露。
2022年西門子能源以40.5億歐元收購了西門子歌美颯剩余32.9%股權后,實現100%控股西門子歌美颯。西門子能源半年度財務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不計特殊項目的凈虧損額為2.41億歐元,主要因西門子歌美颯的拖累,同期西門子歌美颯虧損達到11.34億歐元。
6月23日電話會議上,西門子能源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Bruch表示,西門子歌美颯掩蓋了太多事情,質量問題比他想象的更嚴重。但Christian Bruch強調,西門子能源今年完全拿下西門子歌美颯的股權,不是錯誤的決定。
成立于2016年6月的西門子歌美颯是全球風電整機巨頭,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風電整機商排名中,西門子歌美颯和中國企業明陽智能并列全球第五,裝機容量均為6.8 GW。
值得注意的是,西門子歌美颯的渦輪機問題或許不是風電行業中的個例。據彭博社報道,風力渦輪機的故障正在上升,維修等售后成本已經給制造商造成巨大負擔,西門子、通用電氣、維斯塔斯三大制造商都承認,制造更大的渦輪機的競爭,已經引起了問題。三大制造商在聲明以及最近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證實,快速開發更強大渦輪機的努力帶來了挑戰,他們正專注于改善制造業務,并承認停止引入新設計。
東證期貨表示,海外風機巨頭質量問題頻出,國產風機有望在全球風機市場競爭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國產風機零部件也有望在海外巨頭業績承壓的背景下贏得出海機遇。
2
風電領域國內外正開展新一輪角逐!
今年以來,國內年內風電累計裝機量同比增速呈連續加快趨勢,風電裝機進度同比顯著加快,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國家能源局發布1-5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1-5月份全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636萬千瓦,同比增長554萬千瓦。5月份風電新增裝機216萬千瓦,同比增長74.2%;1-5月份,全國風力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1081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05小時。
風電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規模化應用,2022年新增裝機TOP5為中國、美國、巴西、德國和瑞典,合計占比約72%。
據GWEC數據,2011-2021年全球新增裝機量從41GW上升至93.6GW,年均復合增速約8.6%。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新增裝機同比下降17%;2011-2022年全球累計裝機量從238GW上升至914GW,年均復合增速約為13%。
海外風電特別是陸上風電起步較早、裝機基數較大,近年出于減排目標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考慮,海外尤其是歐洲多國陸續加大風電部署。
民生證券認為,從結構上來看,海外海上風電裝機有望實現超越行業整體的增速,新增裝機主要由歐洲、亞太和北美地區貢獻;從供給端來看,國內企業優勢主要體現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交付響應效率等方面,當前出海邏輯較順、節奏較快的是風機零部件和塔筒,其海外業務占營收的比重相對較高,預計隨著海外需求起量,有望貢獻更大的業績彈性。
3
債基“回血”,超長期國債ETF登場
今年以來,資金連續三個月資金凈流入債基。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末,債券型基金規模達到4.37萬億元,比今年1月份債基規模低點增加3592.9億元,規模增幅近9%,且出現連續三個月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在去年債市大跌期間,部分銀行理財、保險等機構資金整體贖回了債基,今年以來理財規模在逐漸恢復,債基也陸續出現了資金的回流。
此外在市場行情、風險偏好降低的綜合背景下,現在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持有不同類型的債券型基金。
在本輪債基規模的增長中,新發基金成為“主力”,同時債基ETF創新產品頻出。
今年新發債基中,惠升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泰達宏利添盈兩年定開、鵬華豐尊等多只債基募集規模達到80億元。
A股債券ETF主要跟蹤國債指數、政金債指數、國債指數等,大類上可分為利率債ETF、信用債ETF和可轉債ETF。目前A股市場有18只債券ETF,最新總規模約為544.41億元。
(本文內容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今年以來,存量債券型ETF獲得凈流入,其中短融ETF吸金超60億元。債券ETF迎來新產品,繼鵬揚基金30年國債ETF上市后,近期華泰柏瑞基金和博時基金申報上證超長期國債ETF。
上證超長期國債指數樣本券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剩余期限為18年及以上的國債組成,通過優化的方法確定樣本券的權重,將上證超長期國債指數久期穩定在18年左右。
30年國債ETF、超長期國債ETF的上市和申報,有效填補了行業超長期債券ETF缺乏的空白,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