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公益訴訟檢察守護岐澳古道

2023-06-25 12:02:51 來源:北京青年報官網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韋磊 通訊員劉麗燕)“街區內多數歷史建筑已經開始修繕,我們同步謀劃保護與利用,未來將引入文化消費新業態。”近日,廣東省中山市檢察機關干警對從善坊街區歷史建筑修復保護工作進行回訪時,該市石岐街道城市更新和建設服務中心主任田湘攸說。

中山古稱“香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孕育了一大批閃耀在中國近現代歷史舞臺的鄉賢俊彥,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文化,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物資源。其中,修筑于明清年間的岐澳古道,跨越中山、珠海、澳門三地,是當時民眾、商賈往來中山石岐和澳門的必經之路,也是南粵古驛道之一,全長70公里。位于中山市石岐街道舊城區的從善坊既是岐澳古道的源頭,也是中山市四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之一。

2021年3月,中山市第一市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張穎在履職中發現,從善坊街區“從善坊22號”“觀音一橫巷2號”等部分房屋已處于無人居住狀態,內部墻體破損嚴重、窗戶缺失、墻體雜草叢生,并有樹根纏繞、電線裸露雜亂、雜物亂放等情況,歷史建筑主體的保護迫在眉睫。

針對發現的情況,中山市第一市區檢察院就從善坊街區內歷史建筑修復保護工作、文化街區改造項目等問題,與中山市石岐街道進行積極溝通,并就相關保護工作開展協作,推動石岐街道將街區部分建筑列入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范圍,制定了修繕計劃和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強轄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力度。

近年來,中山市檢察機關對全市公益訴訟案件的線索管理、監督標準、案件管轄、信息發布等實施統一管理,強化履職并持續跟進,督促協同行政機關開展前端治理,共完成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登記線索53條,立案48件,發出磋商函39份,推動修繕歷史建筑、文物遺跡超過100處,助力提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水平。(韋磊劉麗燕)

(檢察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