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0日,在南京海事局全方位保障下,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首榀鋼箱梁吊裝成功,標志著大橋正式進入上部結構安裝新階段。
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距上游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約6.2公里,距下游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約4.3公里,是連接南京主城區棲霞區與江北新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紐帶,全長約13.5公里。其中,跨長江大橋為主跨1760米的單跨門型塔整體鋼箱梁懸索橋,主塔高263.8米,建成通車后將是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度的單層懸索橋。
大橋主梁采用鋼箱梁形式,分為6種類型、97個節段,按作業區域劃分為淺水區和深水區。淺水區共計36榀鋼箱梁,最大箱梁重量約333噸,采用“支架搭設、浮吊就位、梁段滑移、先存梁后吊裝”的方式進行吊裝。深水區共計61榀鋼箱梁,最大箱梁凈重量約270噸,采用2臺500噸纜載吊機,由跨中向主塔方向依次對稱同步吊裝,預計8月底前完成吊裝工作。
據悉,此次大橋吊裝鋼箱梁重量大、落位精度要求高,并且處于水運繁忙的長江主航道上下行航路分界線,施工作業挑戰大。為此,南京海事局牽頭多次召開通航安全保障專家評審會、內部協調會,成立鋼箱梁吊裝維護工作專班,每日將派出9艘海巡艇及40余名執法人員全力保障作業及通航安全。與此同時,提前發布航行通警告,與施工區附近碼頭及擬航經施工區船舶做好管控要求宣傳,確保施工過程中長江南京段通航不斷不亂。
此次起吊的第一榀鋼箱梁(SG-49節段)長16.6米,寬31.5,重271噸(附加配件等),采用纜載吊機吊裝,吊裝位置處在仙新路過江通道的正中間位置,也處在南京港黃金水道——龍潭水道中間。由于運梁船舶要占用龍潭水道通航水域,為保障施工作業安全,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警戒單位及南京海事局聯合開展應急演練,確認幾方配合順暢后,開始了第一榀鋼箱梁的吊裝作業。
“龍潭水道作為長江12.5米深水航道重要區段,大小船舶川流不息,日均船舶流量近1300艘次,施工區附近還有西壩碼頭、歐德油儲、金泰碼頭等多個碼頭。要確保施工作業安全的同時還要確保南京段航運不斷不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南京棲霞海事處處長陸祥說:“特別是近期南京強對流天氣頻發,也給施工作業和安全監管帶來較大困難。”
在江蘇海事局的統籌安排下,南京海事局縝密布置,充分發揮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作用,指揮中心與快反中心緊密合作,全程做好交通組織工作,充分利用精細化管理理念,將長江南京段設置為核心管控區、重點管控區及外圍管控區,同時加強與上下游海事局之間聯動管控,確保過往船舶提前知曉施工計劃及施工期的航路航法,順利通過施工區。
6月20日16點48分,兩側吊索與鋼箱梁固結成功,南京海事局圓滿完成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第一榀鋼箱梁吊裝通航安全保障工作,為后續過江通道上部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是“十四五”期間南京城市建設重大工程項目,也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從棲霞大道到江北大道車程將由原來的1小時縮減至10分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