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旅游市場強勢復蘇
【資料圖】
今年以來,國內旅游市場迎來強勢復蘇。“五一”假期后,用戶錯峰出游余溫尚未散去,端午小長假又來臨了,預計端午節假期將延續“五一”假期出行熱度。
近日,在線旅游平臺發布數據顯示,相比去年,今年端午假期用戶出游距離增長趨勢顯著,國內長線游占據旅游消費主導,出游人次占比為57%。其次為周邊游和出境游,出游人次占比分別為32%和11%。這一占比隨著端午臨近后周邊游訂單預訂高峰的到來,預計還將有較為明顯的變化。
今年端午節假期群眾出行意愿高漲,親子游、畢業游需求加速釋放,成為端午出游的主要客流之一。其中,學齡前兒童(6歲及以下)的親子家庭、18-22歲的高考生和大學生占據較高比例。中、高考過后學生群體“畢業旅行”扎堆,面對3天小長假,部分游客選擇通過請假、調休等方式手動延長假期。
隨著氣溫的逐步上升,用戶避暑納涼需求強烈,避暑游將迎來小高峰。云南、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等避暑勝地出游熱度升溫顯著,成為眾多用戶避暑出游的心儀之選。
周邊游方面,親子客群占據更高比例,如古北水鎮、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影城、北戴河、廣州長隆歡樂世界、天津意式風情街、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木蘭圍場、千島湖、無錫融創文旅城等主題樂園、文旅小鎮、親子度假景區預訂熱度排名靠前。
二、端午重要提醒!這分出行指南請收好
通行政策: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安排,在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和國慶節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享受收費公路免費通行政策。所以,端午節不享受免費通行政策,車輛通行正常收費。
路網流量預測:
根據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假期期間出行將以中短途交通流為主。端午假期出行高峰將從假期前一天(6月21日)晚間開始,假期第一天(6月22日)上午達到車流最高峰,出行車流將集中在高速收費站、周邊景區等處。假期最后一天(6月24日)7時至10時返程車流逐漸增多,16時至19時進入返程高峰。
天氣預報:
夏至已到,全國多地氣溫升高,部分地區伴隨降雨,出行前請注意目的地天氣預報,適當增減衣物,注意防曬、帶雨傘。
出行高峰廁所使用指南:
每年一到旅游旺季,部分景區就會展開“廁所爭奪戰”。6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客流預測數據測算廁位缺口,提前購置或租賃移動廁所,結合自身實際加強潮汐廁位、男女通用廁間、男女可互換廁位等設施建設,加強景區出入口及熱門景點、觀景平臺等瞬時人流集中區域廁位配置,推動更好解決旅游高峰期廁位不足、男女廁位比例不均衡等問題。游客可提前關注旅游目的地廁所使用情況,注意景區高峰廁所使用安排。
三、端午習俗知多少
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
龍舟競渡
劃龍舟是端午期間最盛大的活動,披紅掛綠、百龍匯集、村村歡笑的龍舟“趁景”和“探親”,鑼鼓喧天、爭先恐后、萬人爭睹的“斗標”,以及一開數百圍的“龍舟飯”,都是不折不扣的民間狂歡。
搭乘端午假期的“順風車”,多地推出活動吸引游客。四川省將推出“百舟競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活動,打造集文化、科技、藝術、演出、餐飲于一體的節慶文旅新模式,更好滿足大眾特色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深圳潮州深度聯動推出“深潮文化節”,有獅王爭霸賽、非遺市集、深潮文化大賞等多項活動,免費派發近2萬張深潮文旅消費券。
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由來已久。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草代表招百福,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還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菖蒲作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可開竅醒神。同時,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稱之為“水劍”,寓意其可“斬千邪”。
端午節帶五彩絲線有保安康的美好寓意。節日清晨可在手腕、腳腕或脖子上拴五色絲線,五色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可在節后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掉。
很多地方有飲雄黃酒“避五毒”的習俗。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并把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在汪曾祺的《端午節的鴨蛋》中提到過雄黃酒,其中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文中圖片來自攝圖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