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資訊 >

藍光發展野蠻擴張陷入債務危機

2023-06-24 02:29:22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資料圖片)

(來源:財經簡史雪球號)

6月6日,藍光發展成為今年首個被強制退市的A股房企。

作為曾經的四川最大房企,藍光發展登陸A股市場8年。期間,它在土地市場“跑馬圈地”,從偏居四川的地方性房企搖身一變成為全國30強。2019年,藍光發展第一次突破千億規模。然而,借助“三高”模式,使規模快速達到千億的背后,是過快擴張所埋下的隱憂,千億房企的地位僅僅保持了兩年,隨即急速墜落。

藍光發展的野蠻擴張離不開高負債拿地。2015年至2020年,藍光發展單年拿地數分別為15宗、18宗、31宗、85宗、48宗、60宗。綜合年報和公開報道可知,其投資金額也跟著水漲船高。2015年其簽約的土地金額為91.69億元, 2018至2020年藍光發展的土地投資計劃總額分別為不超過650億元、500億元和400億元。然而,在拿地數量和投資計劃總額最高的2018年,藍光發展實現的銷售金額和營業收入僅為855億元和308億元,債務窟窿逐年變大。

早在2020年10月,藍光發展就已經出現債務違約的端倪。而這只是債務危機爆發的前兆,此后長達半年時間,藍光發展深陷出讓公司控股權、商票拒付、債券延期、總部撤離上海等傳聞。管理層曾在2021年4月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對多個傳言予以否認,但最終依然演變為現實。截至2023年4月4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已達到了420.55億元,逾期產品由銀行貸款、信托貸款擴散至債務融資工具。

雖然債務危機爆發有市場惡化、非標持續收縮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在藍光發展由四川走向全國的過程中,其管理層能力欠缺、收購資產質量偏差、債臺高壘才是主要原因。

野蠻擴張致使債臺高壘,而在行業周期下行階段,企業沒有及時調整戰略,以致債務危機爆發。雖然藍光發展爆雷之后管理層有一些“自救”動作,但更多是為了短期應對,而不是出于長遠考慮。最后管理層更是徹底“躺平”。退市只不過是不當擴張策略結下的苦果,命運其實早已注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