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資料圖】
作者 | 王迪
編輯 | 吳亞
2016年上市時,顧家家居(603816. SH)創(chuàng)始人顧江生曾表示,10年后的2026年,公司將實現(xiàn)營收、市值雙千億。如今,還剩三年時間,顧家家居不僅市值僅完成近30%目標,2022年營收也遭遇了下滑,至180億元。
“雙千億戰(zhàn)略”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夙愿。
近日,在業(yè)績說明會上,顧家家居管理層重新將目標鎖定在了“到2026年,其定制智能制造項目產能將達到20億元”。按照目前公司營收和產能之間的比例,顧家家居在定制業(yè)務規(guī)模或將達到13億元。
從早年提出擴張戰(zhàn)略,顧家家居管理及研發(fā)水平難以追上膨脹野心。面對家具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從“單品”競爭邁向“大家居”競爭,顧家家居開始將后發(fā)優(yōu)勢聚焦在全屋定制大家居戰(zhàn)略上。
6月18日,顧家集團旗下全屋整裝品牌MR.KU與綠城科技家居簽署戰(zhàn)略簽約儀式,雙方達成共識成立品牌聯(lián)合唯一樣板間。同樣是杭州起家的企業(yè),兩者強強聯(lián)合為實現(xiàn)資源互補。
搜狐財經發(fā)現(xiàn),顧家家居也在通過攜手騰訊電競基地,成為杭州亞運會官方床墊獨家供應商等多方渠道開拓市場。
對此,管理層預計:“2023年整體收入將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在開店方面,公司計劃在2023年維持800-1000家系列店的目標。”
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定制業(yè)務5年復合增長率達54.7%
家居家裝產業(yè)一直具有 " 大產業(yè),小企業(yè) " 的特點,且被市場定義為地產后周期產業(yè)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存量房時代的到來,家居行業(yè)的需求動能正在被激發(fā)。
2014 年,行業(yè)掀起二次革命。諸多家居企業(yè)主打大家居戰(zhàn)略,實行全屋定制一家搞定的承諾。2015年,行業(yè)馬太效應顯現(xiàn),歐派家居、顧家家居、索菲亞成為整裝定制行業(yè)三方對陣的格局。
就顧家家居來看,顧家家居已經是軟體家具品類中的龍頭企業(yè)。從2015年開始切入全屋定制產品,并從2017年的0.8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62億元。要完成2026年定制業(yè)務規(guī)模達到13億元的目標,意味著4年間每年需要實現(xiàn)1.345億元的目標。
就2022年的產品營收分類來看,定制產品營收約7.62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不到5%。但是,定制家具版塊,2022年營收同比上升了15.45%。從2017年開始,年復合增長率達54.7%。
事實上,對于定制業(yè)務,顧家家居也顯得頗為重視,陸續(xù)投產了顧家定制智能家居制造項目,以及2020年末募資10億元投產顧家家居華中(黃岡)第二制造基地項目中,就包含生產400萬方定制家具產品。在2021年的經銷商大會上,顧家就計劃在2022年達到1000家全屋定制門店。
自今年2月份發(fā)布一體化整家模式以來,顧家家居便以企劃研發(fā)、設計賦能、店態(tài)打造、制造品控、供應鏈服務、成本管理“六位一體”為抓手,聚焦用戶需求,不斷升級拓展整家業(yè)務。
截至2022年末,顧家家居共有門店6743家,其中經銷門店6600家,一年凈增296家,但直銷門店凈減了9家,降至143家。
事實上,雖然顧家家居在定制業(yè)務上頗為關注,但是目前“挑大梁”的業(yè)務依舊是沙發(fā)收入。
年報顯示,2022年,顧家家居沙發(fā)營收占到總營收的49.8%,實現(xiàn)收入89.72億元,同比下降3.19%。此外,床類產品和集成產品收入分別為35.57億元和30.16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為19.72%和16.75%。
作為專業(yè)從事客餐廳及臥室家居產品的研究、開發(fā)、生產與銷售的家居企業(yè),多年來,顧家家居的身份完成了從沙發(fā)專家到一體化整家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轉變。
“這幾年家居行業(yè)升級優(yōu)化得很厲害,被全屋定制搶巿場,產品銷量稍一跟不上就會虧得很慘。”某位諳熟家居行業(yè)的資深人士告訴搜狐財經,一般決定家居家裝行業(yè)取勝的關鍵在于渠道和成本。
顧家家居所采用的的是自產和代工 " 兩條腿走路 " 的降本模式,而歐派家居近年大力推進電商業(yè)務升級改革,開辟線上全場景零售體驗模式。
但是,因為國內房地產行業(yè)不景氣,家具零售額同比也出現(xiàn)下降,顧家家居銷量在2021年、2022年逐漸呈現(xiàn)增長乏力的局面。其中,沙發(fā)維持在250萬套左右,床類產品維持在140萬套左右。
就2023年一季度的表現(xiàn)來看,顧家家居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一季度營收39.5億元,同比減少12.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億元,同比減少9.73%。銷售遇阻的趨勢明顯。
對于未來,顧家家居總裁李東來曾表示,顧家家居未來將會實現(xiàn)“軟體+定制”全自制。
并購存后遺癥,2022年短期借款增兩倍
收入下滑的同時,其債務層面也成為待解難題。截至2023年一季度,顧家家居短期借款增長28.21%,而2022年短期借款同比增長215.79%。
事實上,為了實現(xiàn)千億市值目標,顧家家居曾經歷激進狂飆的時刻,并實施一系列并購,推動公司資產、營收規(guī)模高速增長。
自2018年開始,顧家家居開始了一系列資本操作。包括收購德國品牌Rolf Benz、意大利品牌Natuzzi、杭州顧家寢具有限公司(顧家寢具)、泉州璽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璽堡家居)等。
只是,密集并購也帶來了一定的后遺癥。與此同時,控股股東也遭遇資金緊張情況。
為了補充流動資金,顧家家居的控股股東不得不走上了質押股權之路。今年1月,顧家集團將其持有的683萬股提前解除質押,又將683萬股質押給了華夏銀行杭州城北支行。
根據5月23日最新公告,控股股東顧家集團持有顧家家居2.80億 股股票,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34.05%。 本次部分股票質押后,顧家集團累計質押股票 1.33億 股,占其所持有公司 股數(shù)的 47.39%,占公司總股本的 16.14%。
此外,顧家家居也深陷逾期交貨與質量問題的旋渦。
今年2月,浙江政務服務網發(fā)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杭州顧家定制家居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產品,這諸多問題也成為影響顧家家居千億市值道路上的絆腳石。
網絡上,關于顧家家居逾期交貨、發(fā)錯貨、長時間未能發(fā)貨、質量問題等方面的投訴不斷。
更加引發(fā)社會熱議話題是,顧家家居陷入調查風波。例如,2020年12月,顧江生曾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事發(fā)的源頭也是因為激進擴張的2018年喜臨門收購案。此外,2022年,沈陽經銷商跑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其品牌的影響力。
反窺質量問題的背后,顧家家居因“重營銷輕研發(fā)”受到市場詬病。
自2018年至2022年,顧家家居的銷售費用,由2018年的17.8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9.52億元,五年增長了近12億元;同期廣告宣傳促銷費由4.29億元,增長到9.8億元,也翻倍增長。
對比來看,相同時間段內,顧家家居研發(fā)費用分別為1.37億元、1.98億元、2.07億元、3.02億元、3.01億元,研發(fā)費用遠遠低于廣告宣傳促銷費。
對于品牌營銷,顧家家居不惜重金先后邀請張學友、鄧超、周杰倫、歐陽娜娜等為產品代言,這也一定程度上,讓其忽視了產品本身。
此外,相對于同一梯隊規(guī)模企業(yè),顧家家居在資本市場及業(yè)績方面也表現(xiàn)式微。
相對于歐派家居6月21日的收盤股價89.32元/股,市值544.09億元,顧家家居顧股價僅為37.47元/股,市值為307.9億元,
根據2022年年報顯示,歐派家居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4.8億元、26.88億元,同期顧家家居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0.1億元、18.12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