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開足馬力!朝陽產業倍道兼進 | 科創周刊(124)

2023-08-31 10:19:29 來源:騰訊網

無錫生物醫藥領域近日好消息頻頻:迪哲醫藥抗癌藥舒沃哲獲批上市,實現了無錫創新藥近十年來零的突破;首屆太湖灣特殊食品生態圈大會召開,無錫特殊食品與營養健康研究院即將投用;長三角生命健康領軍人才基地揭牌,一批生物醫藥領域人才將集聚無錫。

亮點頻現映射地標產業的建設步伐。


(相關資料圖)

根據《無錫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我市這三年將開足馬力打造生物醫藥地標產業,到2025年末,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產業能級、創新能力、園區建設、人才項目都將邁上新臺階——這一“朝陽產業”正以倍道兼進的姿態加速前進!

產業格局鮮明,行業佼佼者涌現

打開無錫生物醫藥的產業畫卷,業內佼佼者各有特色:

以藥明康德、藥明生物、保諾科技等為代表的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產業,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國際一流;

以通用電氣醫療、祥生醫療等為代表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醫學影像B超等設備的創新與制造水平世界領先;

以阿斯利康、迪哲醫藥、智康弘義等為代表的創新藥產業,打造新藥研發的創新名片;

以費森尤斯卡比華瑞、紐迪希亞等為代表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腸內外營養制劑等產品占據了全國市場的絕大份額;

以臻和科技、泛生子等為代表的精準醫療產業,在早癌篩查、細胞治療、基因診斷等領域形成領先優勢。

產業格局鮮明,龍頭企業正繼續拉長長板,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創新藥領域激起新“水花”。迪哲醫藥的抗癌藥舒沃哲獲批上市,意味著無錫有了近十年來的首款創新藥,該藥也是針對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首款國創新藥。該藥品無論在療效還是安全性上均為潛在同類最佳。近日,迪哲醫藥決定在無錫基地增加投資2億美元,加速核心產品臨床研究進度。

隱形冠軍潛力無限。知原藥業已擁有金紐爾、麗芙、洛芙等系列明星產品,未來企業將通過“自研+產學研合作+MAH”多樣化研發模式,開發從治療藥物到功效性護膚品的系列化產品。

特醫食品“整裝待發”。8月25日,首屆太湖灣特殊食品生態圈大會暨無錫特殊食品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投用儀式舉行。無錫特殊食品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是無錫高新區聚焦打造特殊食品產業高地,攜手江南大學陳衛院士創新團隊,目標將無錫市打造成全球益生菌、特殊食品和大健康產業的高端人才集聚區和產業高地,引領產業發展。

“將繼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引導我市生物醫藥產業良性發展。”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將培育出更多的行業佼佼者:到2025年末,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的藥品或醫療器械品種超過20個;全市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累計達到20家以上,進入中國市值500強的上市公司4家;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4家;新增I類創新藥2—3個,新增第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證500個以上。

深化載體建設,園區與企業共成長

生物醫藥產業有著投入大、周期長、成功率低、風險高的特點。在無錫,6家專業園區集聚了80%的生物醫藥企業,擔當起不可或缺的“陪跑者”。

2018年,高峰醫療落地無錫(惠山)生命科技產業園時,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從精密工具制造,到進軍口腔種植市場,企業經歷了長達十年的磨合期,之后開始了加速跑。

高峰醫療總經理高俊,對企業發展關鍵時期產業園給予的支持進行了盤點。園區積極促成了高峰醫療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張志愿院士團隊的合作,最終簽署產學研成果轉化合作協議;高峰醫療獲得2億元B輪融資,園區也功不可沒;不久前,高峰醫療又在園區內拿地30畝,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如今,這家企業無論是產品線齊全度還是技術先進性,都已位列國內第一陣列,去年還拿到了國內首張種植用個性化基臺冠橋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無錫(惠山)生命科技產業園副總經理婁磊,對園區的“陪跑”故事如數家珍:

“中國正畸第一股”時代天使已在園區內“修煉”十年;今年上半年完成C輪融資的腫瘤治療電場研發商海萊新創,如今估值達55億元,臨床數據表現已不亞于國外頭部企業;深耕CT球管領域的麥默真空,重點產品RS350和RS500均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前瞻布局下,無錫(惠山)生命科技產業園高端生物醫藥研發、精準醫學檢測和診療、現代創新醫療器械三大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園區與企業共生共榮。婁磊介紹,這些年來,園區“內外功法”兼修,除設立創業輔導咨詢、技術產權交易、人才服務、管理培訓、法律咨詢、知識產權保護等園區公共服務體系之外,還著重打造了“六大平臺、兩個中心”,滿足企業從公共儀器、醫學檢驗到投融資的全套服務需求。

在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載體建設是一個“重頭戲”,引導園區與企業互相成就。大目標里,到2025年末,全市新建生物醫藥產業載體250萬平方米以上,建成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功能園區10家左右,集聚生物醫藥企業2500家以上。

據悉,我市將統籌規劃,引導產業空間科學布局,堅持“一園一特色”的戰略規劃;創新模式,推進園區建設提質擴容,加快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建設;健全平臺,提升專業園區服務能力,鼓勵園區聯合企業和高校院所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定位,布局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大力引進人才,加速好項目落地

創業界總有一個人才帶來一個項目、做成一家企業、成就一個產業的故事。

在無錫生物醫藥領域,也有這樣的故事:藥明康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革,被無錫人才政策打動,從海外歸來創辦藥明康德,從馬山的一間實驗室起步,發展成全球領先的一體化醫藥研發賦能平臺。此間,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產業逐漸成為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大亮點。

放眼全國乃至全球,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獲得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熱度值從“太湖杯”系列賽事的數據中可見一斑。

2022年“太湖杯”系列賽事中增設生命健康揭榜賽,981個項目報名參賽,占比16.7%;16個項目獲獎,占比21%;33個生命健康領域的參賽團隊在錫注冊成立企業,比2021年增長2.7倍。2023年的“太湖杯”中,生物醫藥類項目有效報名數1893個,占比26.5%,較去年同比增長1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太湖杯”總決賽一等獎企業科金生物,是哈佛海歸人才來錫創業,國內相應的基因替換技術臨床研究已經啟動,將為丙酮酸激酶缺乏癥患者提供新的治療希望。

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一批批高端人才的涌入為城市帶來重要創新要素,頂尖人才的到來更是為產業強力注入了澎湃動能。

去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校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良與江陰高新區簽約落地“劉良院士—江陰中藥產業研究中心”。該中心將促進行業領軍企業天江藥業與頂尖院士團隊強強聯合,構建集科技研發、生產制造、醫療健康服務于一體的產業生態。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生物醫藥人才項目將加速落地。

據悉,到2025年末,新招引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100個以上;擁有生物醫藥領域各類國家級人才15名以上,省市級高層次人才數量80名以上。

“將深入實施‘太湖人才計劃’,積極招引境內外高端生物醫藥人才來無錫創新創業。不斷做強產業發展支撐,為生物醫藥項目提供金融賦能,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