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楊秀清杖責過諸王,連洪秀全也不能幸免,為什么獨獨放過石達開?

2023-08-28 22:14:04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自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后,功勞最大的是馮云山和楊秀清。馮云山的組織能力出眾,他深入不毛,在遠離家鄉一千多公里處宣傳拜上帝教,這才有了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同時,永安分封的五王中,都是他拉著入伙拜上帝教的。

而楊秀清軍事能力出眾,他雖然出身卑微,但是卻謀略過人,帶軍打仗一流。他多次挽救太平天國于危難之際。特別是1852年7月,楊秀清力排眾議,反對回竄兩廣,強制推行"道州決策",這才使太平天國一路勢如破竹地打下了南京。

然而,正是因為戰功赫赫,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內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權高位重的楊秀清不甘心于"屈居"二號首長,開始了胡作非為的"逆天"之舉--用鐵腕打壓眾王。


【資料圖】

具體來說,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都被楊秀清杖責過,最后連天王洪秀全也不能幸免。而出人意料的是,只有這個人免于"皮肉"之苦--翼王石達開。

為什么兇殘的楊秀清唯獨放過石達開呢?解開這個謎底之前,先來看楊秀清的"杖責"之旅。

首先,來看一個門客引出的來的仗責大案。

這天,秦日綱手下的一個門客在燕王府門前曬太陽,結果恰巧楊秀清叔叔的一個好朋友路過。這個人只是楊秀清的要好的朋友,但他看秦日綱的門客沒有向他行禮,借著和楊家的特殊關系,憤怒之下,他當場命人鞭打秦日綱門客二百下。

按理說,這件事到此該結束了,但他還是不解氣,把秦日綱的門客送到了太平天國刑部黃玉昆處。想要黃玉昆再為他出氣。

黃玉昆有兩層身份,一是金田元老,二是石達開的岳父,可以說是太平天國"泰斗"人物。

黃玉昆是個正直厚道的人,于是,他便當起了"和事佬",勸雙方和解了事。

楊秀清叔叔的朋友不干了,他當場推倒了黃玉昆審案的桌子,指著黃玉昆的鼻子罵娘,然后跑到楊秀清處哭訴。楊秀清一聽大怒不已,命石達開逮捕黃玉昆。

黃玉昆也是個有骨氣的人,他上演驚人舉--憤而辭職。

然聽聞這件事后,燕王秦日綱和朝中另一重量級人物陳承瑢都表示支持黃玉昆,便一起向楊秀清遞出了辭呈。

但楊秀清的權威豈是能挑釁的,最終的結果是:杖責秦日綱100下,杖責陳承瑢200下,杖責黃玉昆300下,而秦日綱的門客則落得五馬分尸的悲慘下場。

其次,來看兩個女人引出的仗責要案。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楊秀清又開始玩他的"把戲"--聲稱天父下凡,讓人把他抬到了天王府。

結果洪秀全自然不敢怠慢,馬上出來迎接。結果,楊清秀見洪秀全后,指責天王府里的大朱九妹和小朱九妹這兩位女官對他"大不敬",并指出這是洪秀全管教不嚴,犯有嚴重的過錯,懲罰是4個字:杖責四十。

百官一聽急了,都呼拉拉地跪下向楊秀清求情,結果楊秀清以"天父"的名義說不準求情,好在洪秀全有"自知之明",他沒有"為難"楊秀清,力排眾議讓天往死里打。

據悉,1855年,石達開應該在8月間回過一次天京,住了短暫時間,便去了江西。1856年6月,因一破江南大營,石達開率部來到天京周邊,短暫入城后,又被楊秀清派往湖北。

也就是說,從1855年后,石達開只回京呆過兩次。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石達開長期帶兵在外征戰,這也是他免受仗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石達開盡管免受仗責,但楊秀清殺石達開的堂兄,打石達開的岳父,其實比打了石達開更難受。石達對自然對楊秀清痛恨不已。試想想,楊秀清因為一時快意,而仗責了幾乎太平天國的所有高層,他還能狂妄多久,最終慘死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楊秀清見洪秀全如此乖順,出了一口惡氣后,這才饒過了天王。事后,洪秀全還主動把大小朱九妹送到東王府去接受處罰。

后來,清朝的詩人馬壽齡為此事專門寫了一首詩:"驚傳天父來凡間,或言天王府中有巾幗,當予東王侍枕席,否則天王笞四百。"

當然,楊秀清盡管好色,但他仗責洪秀全當然不是為了奪取大小朱九妹這么簡單的事,他而是為了借羞辱洪秀全,樹立自己在整個太平天國的至高無上的權威。

另外,北王韋昌輝更慘,盡管他一對楊秀清到了"委曲求全"的地步,但父親一次上街時"沖撞"了楊秀清,結果楊秀清要他的老父親,韋昌輝不得已,以他自己來代父受罰。而被仗責100下后,韋冒輝也和楊秀清徹底決裂了。

而令人奇怪的是,翼王石達開卻是楊秀清網開一面的"特例"。石達開之所以沒有被仗責過,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石達開有政治智慧。就拿秦日綱門客事件來說,他的岳父無緣無故牽連其中,結果楊秀清命他逮捕岳父黃玉昆。石達開沒有講價錢,乖乖照做。而當黃玉昆辭職后,秦日綱與陳承瑢一起辭職響應,但石達開并沒有加入辭職的隊伍,這就是他高超的政治智慧體現之處。

二是石達開懂得作秀。定都南京后,楊秀清以天父的名義無法無天。但大家都凡知肚明,這其實就是楊秀清的"作秀表演"。而楊秀清每次表演時,自然會留意眾人的反映。結果他發現石達開是最"虔誠"的一個。

據清書《賊情匯纂》記載:"(石達開)每見楊賊詭稱天父附體造言時,深信不疑,惶悚流汗,尊奉洪楊韋三賊若神明。"

原本 "不甚附會邪教俚說" 的石達開,所以對"天父下凡"如此深信不疑,還會配合表情和肢體語言"惶悚流汗",顯然是以"秀"對"秀",同樣也是裝出來的。面對如此虔誠的人,楊秀清怎么舍得打他?

三是石達開拉開了和楊秀清的"距離"。

太平天國的中期成了石達開的表演賽,他從1855年年初,在軍事上取得了湖口大捷和經略江西這兩大重大勝利。特別是湖口大捷,石達開最高指揮官,逼得狼狽的曾國藩跳水自殺,最后僥幸逃得一性命。

而經略江西,石達開開疆擴土,把大半個江西納入囊中。

石達開之所以沒有功高震主,不是楊秀清對他另眼相看,而是距離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