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藍盾(300297)最新公告稱,7月10日,藍盾轉債將步入退市整理期,首個交易日無價格漲跌幅限制。這是可轉債歷史上首只步入退市整理期的轉債。
(資料圖片)
自2017年加速擴容后,目前可轉債市場動態市值規模已超過萬億元,但其中有不少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業績呈現出較大波動性,產生退市風險。市場人士表示,退市風險對于整個可轉債市場影響深遠,一方面投資者開始重點關注公司基本面的變化;另外一面,市場博弈也更趨激烈。
藍盾轉債即將步入退市整理期
藍盾轉債即將步入退市整理期,也是A股市場首只退市的可轉債。
藍盾轉債退市主要源自發行人——*ST藍盾連續數年業績不佳,同時還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ST藍盾披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的首個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凈利潤為-17.57億元,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7065.58萬元;2022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6.64億元;同時公司2022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觸及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股票終止上市情形,和可轉換公司債券終止上市情形。
根據相關規定以及上市審核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深交所決定*ST藍盾公司股票及藍盾轉債終止上市。其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自2023年7月10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
具體而言,7月10日藍盾轉債與公司正股*ST藍盾同步進入退市整理期,共計15個交易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23年7月28日。公司股票及可轉債于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并終止上市。
資料顯示,藍盾轉債在退市整理期前14個交易日的證券簡稱為“藍盾轉退”,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證券簡稱為“Z藍轉退”。按照規則,藍盾轉債進入退市整理期的首個交易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此后每個交易日的漲跌幅限制為20%。
市場風格分化 博弈激烈
盡管市場對于藍盾轉債退市已有所預期,但其影響依舊深遠。
1992年,中國寶安(000009)發行A股第一只上市可轉債——寶安轉債。在此后30年發展過程中,可轉債創造了“零違約、零退市”紀錄,這也讓其市場價格兼具“上不封頂,下有保底”的特征。如今,藍盾轉債即將步入退市整理期,無疑會改變此前的市場生態。
“此前可以躺平的市場,如今必須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了。”知名證券分析人士張崎向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受到藍盾退市的影響,目前跌破面值的可轉債數量已經高達15只,包括帝歐、正邦、鴻達、廣匯轉債等。
一位可轉債研究人士表示,退市的潛在影響之一就體現在市場開始重視負面信息的沖擊。周一,受到實控人、董事長被實施留置措施影響,衛寧轉債重挫7%,正股重挫19.96%。
但也有機構人士表示,從歷史規律看,往往信用沖擊后的低谷也是市場布局的好時點。
東北證券固收分析師陳康表示,今年5月以來,可轉債市場先后受股票退市風險警示、交易所問詢函等負面事件影響,引發投資者對轉債信用風險較為持續的擔憂。從歷史看,這種情形較多發生于市場階段性底部附近的時段。近期,低價轉債在相對正股下跌后,往往會迎來市場整體的反彈,多數低價轉債估值能夠有一定修復。
從周一市場表現看,此前存在一定信用風險的低價品種表現差異較大,其中“全筑轉債”重挫5.77%,而“中裝轉2”大漲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