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視焦點訊!3戰2負1平丟9球,根子在青訓落后!U17國足“黃金一代”不能又成“黃沙一代”

2023-06-24 04:03:44 來源:世明說球論事

文/世明


(資料圖片)

中國足球有著14億國人的熱愛和支持,卻在腐敗與假黑之風侵蝕中一直風雨前行,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帶來失望。

這批U17國足,被稱為中國足球“黃金一代”,他們在名宿楊晨帶領下應該說取得了長足進步,在U17亞洲杯預選賽中是亞足聯夸贊次數最多的球隊之一,隊內主力10號王鈺棟能力出眾,預選賽位列射手榜并列第一。

然而,到了U17亞洲杯比賽中,卻又顯得那么弱不經風,3戰2負1平,打進4球丟9球,小組積1分墊底而出局。

在C組的三場比賽中,1比1戰平上屆亞軍塔吉克斯坦,3比5不敵實力強勁的澳大利亞,0比3慘敗給沙特,止步小組賽。

U17國足已經連續17年小組未能晉級,連續8屆比賽無緣U17世界杯,令人“塞心”!

縱觀三場比賽,U17國足在組織串聯、局部配合、邊中結合、快速進攻等方面,都踢出了不少亮點,打出了訓練水平,體現了現代足球方向。尤其是敢打敢拼、不言放棄的精神面貌,值得充分點贊。

同時也暴露了球隊整體防守意識不足,后防欠穩定、回追速度慢、盯人不緊等問題。

而楊晨執教思路不夠寬闊、戰術和用人欠妥、臨場指揮經驗欠缺等方面的不足,也是此次失敗的一個原因。

第一場迎戰塔吉克斯坦隊,中國隊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面對對手下半場瘋狂反撲,楊晨稍顯激進,如能及時換人調整,把重心放在防衛,再伺機反擊,也可能守住勝果,小組出線形勢就大不一樣!

第二場面對實力明顯強于自己的澳大利亞,球員心態明顯出了問題,想贏怕輸心理負擔重,踢球動作走形變樣,結果在半場就遭遇了崩盤,上半場竟以1-4的大比分落后。

第三場比賽中國隊毫無退路,必須贏下才有可能小組出線。而沙特已經出線,對首發陣容做出了多人調整,意在練兵。

可是楊晨卻又過于保守,擺出了5后衛打防守反擊,只派梅帥軍單箭頭前鋒,而不是用加強進攻來壓制沙特隊,使中國隊在心理上首先慫了下來,踢得畏手畏腳,結果攻不上去、守又防不住,中國隊只死守了45分鐘,球門就告失守。

在下半場,楊晨連換四人放手一搏,中國隊逐漸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由于沙特1:0領先中國隊,他們心態十分平衡,堅持打防反,中國隊雖然制造了一些威脅,卻始終無法攻破對手球門。

反而,又讓沙特隊在第78分鐘和傷停補時階段,分別攻入一球,最終0-3飲恨失敗。

如果,本場比賽,中國隊從一開場就加強全面進攻,志在搶個良好開局,沙特隊也不敢輕易大舉壓上,場面不至于如此被動,結果也可能不會如此。

客觀地講,本次U17亞洲杯,中國隊被分到了“死亡小組”,慘淡結局也并非冷門,從根本上講還是實力不濟,技不如人,直接反映出中國足球青訓的病端,越來越被亞洲其他國家拉開距離。

比如,青訓缺少高水平教練,目前中國持證教練約有8萬人,但其中有接近3萬人是D級教練。

中國青訓套路刻板、模式化,訓練痕跡偏重,基本功訓練不扎實,培養球員的靈感和創造性明顯不足。

訓練與比賽結合遠遠不夠,中國青訓球員參加高質量比賽的數量幾乎沒有,既找不到對手,也缺乏更多的比賽機會,像日本青訓球員每年的比賽數量極多,有時甚至一天要踢兩場,西班牙等足球強國的青訓球員一年將近能打幾十場比賽。

中國足球的未來在青訓,而中國青訓的低層次才是中國足球長期落后的根本所在。

在U17亞洲杯小組賽出局后,不少球迷都在喊“楊晨,下課”。憑心而論,中國現在還有比楊晨更合適執教U17國少的教練嗎?

楊晨在德國踢過球,在國內也是實力十分出眾的球員,他的執教理念和能力是值得信任的。我們應該多給楊晨一些時間,相信他能帶領這批U17小將取得更大進步。

在亞洲杯上,這批U17小將同樣以失敗而告終,他們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王鈺棟、蒯紀聞、崔泰旭、吳啟鵬、王昊斌、梅帥軍等隊員能力和技術都相當不錯,發展未來可期。

相信他們經過這次歷練,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希望他們真正成為中國足球“黃金一代”,帶給中國足球崛起的大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