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的崛起,數字人虛擬主播開始加速涌入直播間。比如,今年“6·18”期間,京東就推出了“言犀虛擬主播”產品,京東“6·18”戰報顯示,開門紅開啟10分鐘,數字人直播間開播商家數較去年“雙11”增幅近400%。
談及商家為何要用虛擬主播,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這種方式,第一商家可以不需要那么大的投入了,尤其對于一些中小公司來說,他如果要請一個主播,如果按工資來算,一個主播動輒月薪過萬元,好的主播還要坑位費。如果用這種AI虛擬人來做主播,成本是可控和節約的。所以對一些需要批量做產品播報,預算相對有限的公司來說,可以嘗試AI虛擬主播,但這個效果好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虛擬主播“入侵”直播間
(相關資料圖)
近日,記者在抖音刷到一個名為“百萬商業觀察”的賬號,此賬號便是虛擬主播,不僅有其自身播報的視頻,還在直播間里與觀眾互動。記者在直播間向其提出了一個問題,對方還進行了回復。截止到6月20日,對方發布了4條視頻,漲粉1397個。
此外,據了解,雅詩蘭黛、歐萊雅、寶潔等品牌也在嘗試接入虛擬主播服務于直播電商。
丁道師稱,虛擬主播這個話題最近之所以被熱烈討論,是因為“6·18”期間好多地方拿虛擬人做直播,一排排手機和電腦非常壯觀。“這種無人直播,去年山東臨沂那邊有個直播基地,他們當時打出來無人主播的概念,用AI主播來代替人進行直播。”丁道師說。
與傳統主播相比,AI數字人的優勢在于可以長時間直播,進行不間斷的信息播報,這樣可以持續提升品牌曝光率,同時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運營費用。而且AI數字人虛擬主播不需要薪水,人設更加安全穩定,不會受到真人主播的影響,從而有效避免了優秀主播出走造成的風險。
不過,直播電商需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沒有真人背書,虛擬主播很難吸引人類下單。一位頭部美妝品牌負責人表示,目前數字人在店播中應用并不廣泛,主要用于深夜11點至12點期間,重要的節日促銷和黃金時間并不會使用數字人。
另外,數字人的直播效果可能不太好,不夠生動。不少商家直言,虛擬主播目前的轉化率并不高,帶貨能力也遠不如真人主播。“虛擬主播‘太假’,話術簡陋、缺乏情感和個性化,很難吸引用戶下單。”
目前,不管是淘寶直播,還是抖音、快手直播,做得好的可以看榜單,前100名都沒有虛擬主播,全是真人主播。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團隊化運作的真人主播。
談及直播行業對虛擬主播的需求,愛分析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張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端以95后為代表的Z世代是AI數字人直播的重要推動力,2023年用戶量近2億,他們對于新穎的AI數字人直播接受度及忠誠度均較高。供給端,AI數字人對拉動GMV(商品交易總額)增長、降低企業成本效果顯著。通過AI數字人提供品牌資深顧問和帶貨服務,一方面實現了7×24小時直播,有效帶動品牌GMV、直播間轉化率提升;另一方面,與真人相比,大幅削減了企業直播用人成本。”
數字人有未來嗎?
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橫空出世之后,坐擁全球6億粉絲和百億日元身價。2020年,國內虛擬偶像也迅速崛起,虛擬人更新迭代。2021年,虛擬歌手洛天依登上春節聯歡晚會。截至2021年8月,B站(嗶哩嗶哩)有3.6萬多名虛擬主播,一半以上的月收入為0,前120名虛擬主播拿走了九成以上收入。也就是說,0.3%的頭部用戶吃掉了市場大部分份額。
自Chatgpt火了以后,記者就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做AI數字主播的創業者,近日看到其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廣告:“全新AI數字人克隆系統,可以為各行各業降本增效,只需要三分鐘就可以克隆一個數字人,真人配音,全自動執行,上百個不同額風格的數字人形象任你挑選……”
不過,記者看了他發的虛擬主播案例,在做視頻播報的時候,口型對不上,很像假人,效果不太好。
去年“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透露,科大訊飛5分鐘就可以生成一個虛擬主播。今年“全球1024開發者節”發布業界首個虛擬人交互平臺后,劉慶峰表示1分鐘就可以定制一個虛擬主播。
這些數字人可以根據商家的需求,自由選擇形象和風格,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帶貨。據悉,目前定制一個AI數字人主播,每月成本最低僅需數百元。
硅基智能創始人司馬華鵬展示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硅基智能已經生產了近150萬個數字人,與30萬余家商家達成合作,與4萬余個電商帶貨直播間達成合作,且與許多百萬粉絲大V都有一定合作。
談及AI數字人的應用行業,張揚稱,“政府、電商、金融等是AI數字人應用的重要行業,應用范圍持續擴大中。在銀行業數字人需求不僅在國股行持續存在,在區域性銀行應用也在逐漸擴大。另外,據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訪談了解,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也在做重點采購計劃。”
未來AI數字人能取代主播嗎?丁道師認為,“我認為將來會把大部分主播、創作者取代掉,但現階段,更多的是起到一個輔助和幫助,以及我們的靈感擴大器的作用,是我們的助手這樣的意義和價值。”
張揚認為,經過2022年的火熱行情后,如今AI數字人市場熱度有所下降,整體處于泡沫期之后的低谷期。預計未來2—3年,隨著AI數字人價值不斷提升,滲透率會持續提高。根據愛分析統計,AI數字人2023年市場規模為25億元,主要由數字人直播、數字人虛擬活動、數字人客服等構成。
“政策驅動,以《北京市促進數字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為代表的政策,對數字人產業提出了明確發展要求。在未來落地過程中,持續不斷的政策刺激是AI數字人直播的重要推動力。技術驅動,隨著大模型的發展,影響數字人在直播行業進一步應用的障礙將得到質的解決,數字人多模態的形象以及互動回答準確度將越來越高,預計2—3年將達到一個高可用水平,AI數字人主播占比也將達到較高比例。” 張揚說。
平臺方面,5月9日,抖音發布《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臺規范暨行業倡議》中提到,發布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幫助其他用戶區分虛擬與現實,特別是易混淆場景;平臺將提供統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標識能力,幫助創作者打標。虛擬人需在平臺進行注冊,虛擬人技術使用者需實名認證;平臺將提供虛擬人的注冊能力,并對已注冊的虛擬人形象進行保護。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